首页 -> 2004年第6期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

作者:姚 侃




  我做教师四十年了。经常有年轻的同事问我,“当好教师的奥秘是什么?”我总是回答他们:“要当一个好教师,首要的是要热爱每一个学生。”多年的教师生涯让我深切地感受到:热爱学生不仅是当好教师的前提,而且应该是每个教师的天职,应该是每个教师对自己的基本要求。做不到这一点就不配当教师,更不用说当一个好教师了。“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确实是至理名言。
  教师的工作是有其特殊性的,它服务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而且是各方面还比较稚嫩,需要人们给予更多关爱的青少年们。
  教师对学生充满爱心,这是教师的基本素养。现在强调教师的专业化,我认为这是教师专业化的基本条件、基本要求。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崇高和理智的情感。它专注于培育学生成人、成才,它是精心呵护与严格要求的统一。师爱是博大的,它不论学生的外貌、资质、秉性等如何不同,都一视同仁地给予同样的爱,同时特别给予那些学习、品德、经济、生理、心理等方面有困难或欠缺的学生以更多的关爱。师爱是全面的,它关注学生各方面的成长,关心学生的学业进步,更关心学生品德的提高,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它不仅关心学生在学校的表现,也关心他们在家庭、社会的情况;不仅关心他们的现在,更着眼于他们的未来。师爱是理智的,它是以严格要求为前提的,同时又十分注意方法,准确地把握住一个“度”。师爱是无私的,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愿意献出自己的一切而不求任何回报。现在有人说“尊重比热爱更重要。”这话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我认为对教师来说,热爱学生是尊重学生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爱又如何能有时时、处处尊重学生的意识和行动?
  教师对学生的爱来源于教师的职业道德,来源于教师对人民教育事业的忠诚和对祖国、人民的热爱。
  教师要热爱学生,这本是理所当然的事,也是一个多少人说过的老话题。之所以要老话再提,是因为这样一个本应该做得到的事,现在却做得并不那么好:一些教师对学生感情冷淡;一些教师嫌弃他们心目中的“差”生;一些教师受庸俗风气的影响对学生不能一视同仁;一些教师对学生冷嘲热讽,甚至体罚或变相体罚;还有个别学校违背教育规律,不断加重学生身心负担,结果是以牺牲学生身体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为代价来换取一时的高分。当然,造成这种情况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是如果是一个对学生充满爱心的教师,一个对学生终身负责的教师,他就决不会这样去做。现在社会正处在一个转型的时期,一个变革的年代。人们的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但是我认为,无论社会上的事情怎样变化,教师的职业操守不能变,还是要做到行知先生说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颗心就是对学生的挚爱之心,就是为人民的教育事业无私奉献之心。
  我期盼着这一天:我们每一个教师都能把热爱学生作为自己的天职,都能无私地把我们真挚博大的爱的阳光洒向每一个学生的心田,去温暖每一个学生,让他们更好、更快地成长。那么,我们的工作会更加出色,我们的职业生涯会更加充实、绚丽。
  (联系地址:江苏省南通中学 226000)
  (作者为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