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6期

WTO与中学生价值观的教育导向

作者:汪宏林




  中国加入WTO后,多元价值文化交汇碰撞的现象必然突出,传统价值观与西方现代价值观、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与反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矛盾和冲突必然加剧,中学生对多元价值观的评判和价值取向也一定更加艰难。在这种形势下,如何审时度势地进行价值观教育,如何有效地发挥价值观教育的导向功能,从而帮助中学生确立科学的价值取向,是全社会和广大教育工作者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
  中学生科学的价值观的确立,绝不可能是一个自发的嬗变过程,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有效实施价值教育的科学导向。为此,当前应努力在理论与实践上解决好以下问题。
  
  一、系统构建教育的目标体系
  
  人类社会价值观是一个不断嬗变演进的历史系统,是一个多元价值观互相冲突、融合的多维系统。价值教育导向目标的构建应在这一历史系统中寻求科学的内涵,在这个多维系统中实现有效的整合。为此,中学生价值观教育必须做到以下三点。
  1.以西方现代价值观的积极精神为营养。面对西方价值观的冲击,中学生价值观教育必须在被动适应与主动应答的二值逻辑中做出能动选择。笔者认为,为主动应答西方价值观的冲击和挑战,必须对西方异质、消极的价值观加以剔除,对同质、积极的价值观加以吸收。当前,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积极引导学生接纳、确立与WTO规则相适应的开放、竞争、效率、自由、民主、平等、公正、法治、规范等科学意识,努力培养学生的国际精神、合作精神、团队精神、创新精神等。只有对西方价值观进行扬弃和整合,以西方现代价值观的积极精神为营养,中学生价值观教育才能在与时俱进中充满活力,丰富内涵。
  2.以民族传统价值观的优秀精神为基点。有学者提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现代化,没有先进技术,一打就垮;如果没有优秀历史传统,没有民族人文精神,则不打自垮。可见,中学生价值观教育要主动应答WTO的挑战,必须大力加强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价值观教育。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文明发展中积淀了丰富的优秀价值文化,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抱负,“天下为公”、“先忧后乐”的集体情怀,“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仁爱孝悌”、“谦和好让”的伦理规范,“见利思义、先义后利”的价值取向等,我们都要积极引导学生传承弘扬。中学生价值观教育只有以民族传统价值观的优秀精神为基点,才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抵御异质文化侵蚀的能力。
  3.以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教育导向为根本。面对西方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冲击,马克思主义信仰面临危机和挑战。在这种形势下,中学生价值观教育着眼于超越现实的理想人格的引导和培养,坚持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教育导向就显得尤为重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向学生理直气壮地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教育学生坚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引导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教育导向为根本,才能提高中学生的价值判断和选择的能力,进而有助于中学生找准健康成长的价值航标。
  
  二、努力寻求价值教育的导向方法
  
  科学的教育导向方法既产生于教育实践,反映教育规律,又服务于教育实践,规范教育行为。为有效进行中学生价值教育导向,就必须努力寻求相应的方法。
  1.自我导向。依据德育转化和生成理论,价值观的自我导向的教育过程,应是在教师的正确启发下,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都成为受教育者自觉的内心体验、充分的民主讨论、深刻的思考分析、科学的选择认同的自我构建的过程。在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现代社会里,运用自我导向法进行价值观教育,对于提高中学生在价值取向上的判断、勘误的自觉能力,对于增强价值观教育的内隐效果显得尤为重要。
  2.辩证导向。多元价值的交汇和价值取向的冲突,必然引发中学生的困惑,致使中学生的价值取向陷入“信仰危机”、“民族虚无主义”,盲目崇拜西方价值观的形而上学误区。为引导中学生走出困惑和误区,价值观教育必须坚持辩证导向的方法。广大教育工作者要用辩证的理性思维武装学生,引导学生对西方现代的价值观、对中华民族传统的价值观进行扬弃,分清精华和糟粕;要教育学生明确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与西方现代价值观既有对立的一面,又有统一的一面,我们不应在接纳西方现代价值观的同时否定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相反,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应在融合西方现代价值观的积极因素中得到发展。毫无疑问,如果我们在价值观教育导向上不坚持辩证的两点论,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就会陷入误导。只有坚持辩证导向的方法,才能为中学生确立科学的价值取向奠定方法论基础。
  3.合力导向。依据德育合力理论,中学生价值观教育的过程应是家庭、学校、社会同向互补、合力共振的过程。学校、家庭、社会产生教育导向的合力时,价值教育导向的实效性就能最大限度地得以显现。因此,学校要利用教育导向的优势,运用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向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例如,在显性课程导向方面,要充分利用政治、语文、历史、地理等学科的教育资源;在隐性课程导向方面,要创设一些具有积极教育意义的环境和氛围。与此同时,学校要采取具体措施,剔除家庭、社会中的逆导向,寻求正导向。只有努力寻求合力导向,才能减少教育耗散,产生导向合力。
  参考文献:
  1.傅文第:《WTO给我国教育带来的机遇、挑战及应对策略》,《教育探索》,2002.5。
  2.朱士鸣:《加入WTO与学校的德育观》,《中学教育》,2001.6。
  3.王学凤:《WTO与中国学校德育现代化》,《教育科学》,2002.6。
  4.彭惠芳、瞿华:《加入WTO与素质教育》,《教育探索》,2002.1。
  (联系地址:安徽省太湖中学 246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