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4期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张淑玲




  教育部颁布《中小学心理健康指导纲要》后,广大中小学普遍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的一项常规任务纳入工作范围。但我们也看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在开展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对此有必要进行认真分析,找出原因,寻找解决的办法。
  
  一、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1.心理教育,流于形式。
  有的学校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只局限于表面上的热热闹闹。虽然搞了一些活动,但很多都流于形式,甚至当过试点校或做过活动观摩课的学校,实际工作也不到位。心理咨询室、悄悄话心理信箱等,也形同虚设,很难起到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作用。
  2.评价目标,德育化倾向明显。
  在我国教育领域中,长期以来常常将心理问题当作思想品德问题来处理。受其影响,心理健康教育从达成目标来看,存在着显著的德育化倾向。对学生的要求往往从德育的角度出发,对教育效果评价的最后落脚点跳不出德育目标的圈子。如对学生的人际交往、人际关系的发展变化,往往从是否团结同学、帮助同学的德育目标加以考察,而忽视学生在性格的乐群、关心他人、接纳他人以及人际交往能力和交往技巧等方面发展的评价。
  3.活动安排,随意性较强。
  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活动课是其主要的形式。有的学校在设计活动时,不能根据教育目标的要求,从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年龄特征和实际心理状况出发来安排活动。在活动安排上,随意性较大,缺乏系统性、整合性、计划性、层次性。不能有目的、有步骤地实现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有效预防学生心理问题的目的。
  4.课程内容,呈现学科化。
  有的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缺乏深入科学的理解,只是机械地按心理健康教育读本进行讲授,把心理健康教育课上成了心理学的理论知识课。在教育过程中,让学生背概念、记条条,方法机械、呆板、教条、乏味。这种重知识、轻体验,重讲授、轻活动的课程,是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化的集中体现。从效果上看,这样的课程不仅没有起到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作用,反而又增加了一门课,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5.活动过程,学生的主体性不强。
  某些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角色定位,依然仅仅局限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层面上。他们在教学中,不能以平等的、民主的态度来对待学生,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参与的必要性,交流呈单向态势。结果使得学生的主体性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自主性和自觉性得不到发挥,师生间相互尊重与平等的关系未能确立,因而不能产生应有的效果。
  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师生之间的交流和共感反应。这种相互之间的交流及共感反应,是通过活动来完成的。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和其主体性发挥的程度是活动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首先应该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活动的内容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所选择的事例应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需要;活动的方式应有助于引发学生的动机与兴趣,便于使学生成为活动的主角。教师应引导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让学生通过参与各种活动来丰富内心的体验和感受,接受各种行为训练和实践,领悟其中的道理,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和行为。在活动中理解和掌握自我调节的原理和方法,克服消极情绪,矫正行为偏差,促进心理健康。在相互交流中促进团体互动,形成团体信任,增强合作意识,加强人际交往,培养积极情绪。学生在参与、交流、体验、领悟中发展成长,完成教育的内化过程。总之,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自始至终使学生保持一种积极参与的活动状态,对取得教育实效是非常必要的。
  
  二、解决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对策
  
  抓好师资队伍建设是搞好心理健康工作的关键。因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仅需要具有较高水准的专业教师,而且需要大批具有相关知识和一定水平的兼职教师。现在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队伍中,虽然大多数教师是满怀热情,但不少人却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凭经验上岗的。他们中的一些人不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原则,不懂得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不能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组织学生开展活动,因而对实践活动缺乏有效的引导,在活动中不能实现教师角色的正确定位。还有一些教师固守原有的管理定势和教学模式,不能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心理和行为训练与实践。凡此种种,无不与教师的专业素质低下有直接关系,因而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较差。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是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前提。因此,目前当务之急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理论修养和专业技能,建立一支以专职教师为指导,以班主任、德育教师为骨干,相关人员为兼职的专业互补、专兼结合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培训可采用专职、兼职分层次进行的方式。对于专职教师可送出去脱产培训,使之参加有关学习训练,系统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取得专业上岗证。对兼职教师,可请进来与校本培训相结合,实施在职提高。通过讲座、自学、集中培训,教研活动、专题研讨、案例解剖、实践锻炼、课题研究等方式促使他们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理论修养和操作技能,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学校要建立在校长领导下,以班主任和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体制。把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列入学校师资培训计划及在职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系列,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素质的提高从体制上给予保证。
  (联系地址:河北省廊坊师范学院教育系 102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