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4期
论班级管理与学生心理素质发展
作者:孙 昊 陈家麟
一、班级管理与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的关系
班集体的教育实践表明,成熟的班级管理模式的形成大致要经历初建、发育、成熟三个阶段。在各个阶段,班主任若采用不当的管理方式,都会影响下一阶段的发展,进而不利于学生心理素质的优化。
(一)班级管理初建阶段与学生心理素质发展
这一阶段由于刚刚组建,班级尚处于无序状态,因此需要强有力的规范、纪律来促使班级有序化。随着班级工作的开展,班级管理面临的主要任务也将由“促进班级有序化”,向培养班级心理因素即“良好的班级人际关系、融洽的班级气氛、多样化的角色分化”方向转变。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班级管理常呈现两种趋势:一种是朝“专制性”方向发展,即教师仍然采用权威的力量和强制手段来教育和管理学生,对班级心理因素缺乏关注。这种趋势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探索精神的发展,不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并且易使学生形成对班级的疏离感,以及自卑、猜疑、利己、胆怯、欺骗等不良心理素质,从而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和心理素质的优化。另一种趋势是朝下一阶段即发育阶段发展。
(二)班级管理发育阶段与学生心理素质发展
这一阶段班级处于由他律向自律转化状态,班级规范、纪律在活动中由初建阶段的强制性遵守,开始转为被学生理解、认同。学生对班级有了归属感,班级心理因素日益增长。发育阶段的班级继续发展,班级管理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在融洽的互动气氛中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这一阶段也存在两种趋势:一种是朝着“放任型”方向发展,即班主任过高估计班级成员的自我管理能力,放弃对学生的一般纪律指导和要求,对班级学生的问题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这种趋势忽略了学生的情感、归属、依存、自我发展等多种需要,既不利于学生的个性成熟,也不利于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健康心理素质的形成。另一种趋势是朝下一阶段即班级管理成熟阶段发展。
(三)班级管理成熟阶段与学生心理素质发展
这个阶段班级管理面临的任务是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完善学生的个性和激发学生的潜能。此时,班级规范已经内化为学生深层次的自觉行为,维系班级力量更多的是健康的人际情感等班级心理因素。此时,教师和学生之间是平等民主的关系;学生之间是平等的竞争关系,彼此间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班级成员能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能大胆地提出问题,善于进行创造性思考;还具有协作、协调的精神。成熟的班级管理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自主性、成就感、责任感、自制力等良好心理品质,完善学生的个性。它无疑是班级管理实践中人们追求的理想状态。然而在实践中,大多数班级管理只能处在初建阶段、至多达到发育阶段的水平。班级管理如何达到成熟阶段,进而促进学生心理素质发展,值得进一步探讨。
二、通过班级管理促进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的策略
现代班级管理的根本着眼点是人本身,而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也已是教育发展的时代潮流。成熟的班级管理应以人的发展、主体性的激发、潜能的开发为主要目标,因此通过班级管理促进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的策略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确立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其心理素质发展
1.人人发挥作用,管理角色多样化。
传统的班级管理中只允许少数人进入班级管理的核心,其他人只能在规定的角色范围内按照要求去行动。这样做不仅削弱了多数学生的积极性,减少了他们个性表现的机会,也严重压抑了学生主体性和独立性的充分发展。所以,班级管理要改变传统“层级化”的管理分配制度,形成一种“角色多样化”的管理制度,使每个人在集体中都能获得一个具有一定管理责任或服务责任的角色,处于一个能够发挥作用的地位。如,可以让学生轮流担任班级干部、学科代表,还可以有意增设更多的班级岗位等等。这些方法可以实现多重作用:一是使学生获得了自信心、自尊感、归属感。二是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力,增强成就感。三是可以在工作中与他人互动,换位思考,发现自己的不足,形成宽容、诚实、有责任感等心理素质。
2.班主任恰当指导,学生自主活动。
班级管理历来重视活动,把活动作为增强集体凝聚力、促进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的基本因素。但是,传统的班级管理在设计活动时大多是基于学校要求,在统一的学校教育目标和任务指导下进行,而对学生个体需要则缺少关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班级活动自主性的意思是放手让学生自主活动,允许学生对具体活动方案、活动过程进行自我选择与决定。在活动中,教师既不能“越俎代庖”,完全按自己的意志包办一切,否认学生的主体作用;也不能放任自流,听之任之。一般而言,教师只需引导方向,提出参考意见,不宜过多直接介入。这种管理方式体现了尊重每一个学生,尊重他们的正当爱好和需要,有利于培养他们自尊、自强、自制力和创造性等心理素质。
(二)发挥班主任的能动性,促进学生心理素质发展
1.目标激励,形成恰当的管理目标。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若使用恰当的目标激励,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若运用不当,则会阻碍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故班主任在实施目标管理时,要注意:
(1)目标不能过于单一。班主任不能仅仅盯着智育目标和知识目标,把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变成单纯对文化课考试成绩的追求。这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单一目标选择,不仅易使学生出现烦恼、紧张等负性情绪,而且对学生能力的发展、个性的完善、潜能的开发、心理素质的优化均会产生不良影响。
(2)目标要适合学生各自特点。班主任要在全面了解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现有水平的基础上,为不同的学生设置不同的但适合他们各自特点的目标水平。目标水平过低,起不到激励学生发展的作用;目标水平过高,连续失败会引起学生的挫折感,易形成自卑、胆怯、自暴自弃等不良品质和消极的自我概念。
(3)目标设置要处理好合作与竞争的关系。研究发现,过多的竞争易使获胜者夸大自己的能力,形成不恰当的自我概念;易使失败者降低自我评价,产生一种潜在的习得性无助感。而合作若引导不当,会使学生养成过于依赖、坐享其成等不良习惯。这些都会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2.平等待生,转变班主任的认知偏差。
学生不良心理素质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与班主任的认知偏差有关,表现为当班主任评价学生时,容易产生“晕轮效应”,即认为学习成绩优秀(低劣)的学生在性格、心理发展等其它方面都优秀(低劣)。这种认知偏差易使受偏爱的学生滋生骄傲情绪,形成诸如优越感、有恃无恐等不良心理素质;使得不到教师喜爱甚至被消极偏见所困扰的学生滋生自卑感,陷入自尊心麻木、进取心淡漠的心理状态中,也抑制了自身心理素质中闪光点的发挥。更重要的是,班主任作为学生的主要精神关怀者和影响学生成长的“重要他人”,其评价行为中的“晕轮效应”影响着学生的自我概念、自我评价水平,进而影响学生自我意识的成长。由于自我意识是推动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它对学生整个心理素质的发展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为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提高认知能力,抛弃对学生的成见,扭转对学生的认知偏差;要以公平地对待学生和理解学生为原则,关注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基本品质的培养;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在此基础上,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整体发展。
(三)运用奖惩机制,促进学生心理素质发展
1.讲究技巧,正确使用奖励。
奖励是学生行为塑造与改造的重要手段。从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的角度来看,奖励可以唤起学生的自信,激发他们的潜能,满足其对爱与尊重的需要。奖励要取得成效,须遵循以下原则:
(1)民主公开的原则。这要求班主任在实施奖励时,不能主观臆断,应力争做到客观、公正。民主公开的奖励,一方面会给被奖励者以一定的强化;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在班级中树立典型,使学生接受榜样所产生的“替代性强化”,从而促进学生良好的行为品质和心理素质的形成。
(2)准确性原则。这要求班主任在实施奖励时,要防止奖励失当或疏漏。所谓“奖励失当”,是指对不应该奖励的行为进行了奖励。为避免这一失误,班主任就要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应对哪些行为加以关注。所谓“奖励疏漏”,是指对期望的行为没有给予相应的奖励。为避免这一失误,班主任就要善于捕捉学生的每一次行为变化,抓住每一次强化的机会。
(3)恰当性原则。班主任实施奖励不能过于频繁。频繁使用奖励,会助长学生学习行为的功利主义倾向,使学生形成投机取巧的不良品质和缺乏自觉性、主动性以及退缩、意志薄弱等不良心理素质。
(4)内在奖励与外在奖励相结合的原则。研究表明,单纯给予外在奖励可能会使活动中的内在动机被外在动机所取代。这要求班主任在实施外在奖励的同时,需寻求一种方式来增加这一活动的内在价值,即采用外在奖励和内在奖励相结合的方式。
2.多作引导,恰当使用惩罚。
恰当的惩罚对于纪律管理是必要和有效的,但过于强调纪律与处罚的管理会造成师生之间的感情隔膜和情绪对立,并使学生逐渐养成自卑、胆怯、缺乏自尊心和自信心、依赖、多疑、敌意、不合群等不良个性特点,使学生心理素质发展异化,引起种种病态心理。故此,在使用惩罚时,班主任要多做引导,增加惩罚中的说理比例。要有意识地对造成不良行为的动因进行充分的说理分析,不仅要指出学生的行为是不合适的,更要指出应有的正确行为是怎样的。在说服引导时,班主任必须在深刻理解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及性格特征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和个性。此外,当学生接受了班主任的说服教育,改变了态度和行为后,班主任还要积极地进行评价,以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态度与行为习惯。
(联系地址:江苏省扬州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225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