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3期

请关注“听话”的学生

作者:周建军




  最近,在咨询室我接待了一位来访的女生,通过谈话,我了解到她是一个很内向的学生,在班里成绩属于中上等,凡事都很注重内心的体验和感受,做事比较谨慎,不善言辞,对于别人尤其是老师对自己的态度非常敏感、非常在意。这次她来咨询,也是鼓足了勇气。受老师冷落,她感到委屈和心理不平衡。她说:“老师很少看我一眼,根本不找我谈话,即使有时对我说话,态度也很冷漠,心里很难受,老师看不起我。”说着,她的眼泪流了下来。我赶忙递纸巾给她,待她稍稍平静下来以后,开始与她交谈,我说:“你很委屈,你认为老师不喜欢你,不关心你,是吗?”她点了点头。我接着说:“关于老师对你的态度,我想可能是因为你很听话,从不给老师添麻烦,学习又比较主动,自我约束能力比较强,老师觉得你不需要他再提醒什么,比起那些整天违规违纪的学生来说,你是一个让老师非常放心的学生,只是由于老师忙于管理那些整天惹事生非的学生,没有顾得上多关注你而已。其实,老师心里是非常喜欢你的,只是老师没有表达出来,你认为呢?”她想了想,点了点头,情绪渐渐地平静下来。
  后来,我找到她的班主任交换了一下意见,正如我给那位女生分析的一样,老师没有顾得上找她谈话,也没有想到这样一个自觉的学生会对自己有这样的期盼,并表示抽时间与她谈一谈。
  这件事情过后,我在想,一个班里的学生,在性格、习惯等各方面是有差异的,从遵规守纪方面可以把学生分成两种类型:听话的和调皮捣乱的。最能引起老师注意、牵扯老师精力最多的是那些调皮捣乱的学生,因为他们常常会出一些“问题”或者说是“花招”,让老师应接不暇。听话的学生又有两种情况:成绩好又遵守纪律的和遵守纪律但成绩一般的。对于前者,因为他们是班里的佼佼者,老师自然对他们宠爱有加。最容易被老师忽略的是后一类学生,因为他们遵规守纪又默默无闻,常常引不起老师的注意,但是他们的心理又是最敏感、最脆弱的,他们最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所以,教师无论在课上还是课下都要注意给这类学生以更多的关注。
  其实,每一个学生都很在乎老师对自己的态度,老师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可能会影响学生的情绪,从而改变一个学生。我想起了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吉诺特的关于“教师的作用”的一段话:“在经历了若干年的教师工作之后,我得到一个令人惶恐的结论,教学的成功和失败,‘我’是决定性的因素。我个人采用的方法和每天的情绪,是造成学习气氛和情景的主因。身为老师,我具有极大的力量,能够让孩子们过得愉快,也能让他们过得悲惨。我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能是启发灵感的媒介;我能让人丢脸,也能叫人开心;我能伤人,也可以救人。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一场危机之恶化或解除,儿童是否受到感化,全部决定于我。”
  当然,教师这个职业很辛苦,既要教书又要育人,尤其是班主任,压力更大,面对几十个性格各异的孩子,管理起来是要颇费一番心思的。但是当我们知道了学生对老师内心的依赖和期盼被关注以后,当我们读了吉诺特的“教师的作用”以后,我们每一个做教师的都应该想到,在自己平时的工作中应该更加热情地、主动地去关注每一个学生。
  (联系地址:山东省邹城市第二中学,农坛路16号 27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