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3年第10期

同桌

作者:徐吉华 史益青




  "同桌"两字亲切、随和,闪烁着平等和友爱。一提起它,人们就无法抑制涌动的思绪,因为它常常包含着难以忘怀的手足之情。而"师生"两字却曾经被一些人看作是格格不入的两个"世界"。师者,学识渊博,拥有课堂的主宰权,肩负着传授知识的任务,总是高高在上。生者,后学之辈,只能恭敬谦卑,唯唯诺诺地接受知识,不可半点越轨。
  二十一世纪,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教育也不断产生新理念,并对师生关系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课程标准解读》曾指出:"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浪潮中,教师将发生一些历史性的变化,在教育改革的舞台上将扮演一新的角色。"笔者认为,作为一名好老师,不妨扮演学生的"同桌"角色,做学生生活中的朋友,学习上的伙伴。
  好老师是学生的"同桌"--生活中的朋友。几千年的封建礼教带来了一个根深蒂固的思想--师者为上。在它的影响下,有的老师高高在上,脸上寻找不到一丝笑容,在他们的教育中只有责令,没有商量。在学生心目中他们是没有血肉的"泥菩萨",学生只能恭顺,不敢亲近。师生间形成了一道难以逾越的壕沟。而新时期的好老师应该是学生生活中的朋友,他常与学生同坐一桌,同进餐、同漫步、同游戏、同表演……老师从高高的"讲坛"走下来,走进了学生的生活。师生之间同命运,共欢笑,增进了心灵的沟通,结成了深厚的情谊。"老师不是圣人,是我的同桌!"这句话发自学生肺腑,表现了学生获得平等后的激越情怀!
  好老师是学生的"同桌"--学习上的伙伴。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有的老师却片面地理解了这一过程。他们认为老师拥有课堂的绝对主宰权,把学生当做雕琢的物品,根据自己的兴趣肆意"敲打",学生只能被动接受,不可存在任何见解。而新时期的好老师是学生学习上的伙伴,他们在教的同时,也在虚心地学。学生拥有学习的主权,他们可以坚持自己的见解,可以反驳老师的观点,也可以走上讲台大胆地教。师生相互启发,共同学习,共同进步。课堂活跃了,学生就会表现出从未有过的积极性,就会不断地迸出智慧的火花……
  著名教育家弗莱雷认为,教育教学必须在对话中进行。对话中既没有完全无知的人,也没有无所不知的圣人。教育教学的双方应相互平等,相互启发,共同学习。老师扮演学生的"同桌"角色,将会有效地贯彻这一先进理念,因而必将使教育教学散发出绮丽的光彩!
  (联系地址:江苏省金坛市涑渎小学 213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