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3年第8期
试论素质教育的实质
作者:王永利
但是,种种迹象表明,当前仍有不少教育工作者没有真正理解素质教育的精神实质。因为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课业负担过重,个人的兴趣与爱好得不到尊重,想像力和创造力受到一定禁锢等应试教育的弊病,仍然或多或少地存在于现实教育中。因此,要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从精神上把握素质教育的实质。
一、素质教育是一种适应时代发展的新教育思想,它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不是形式上而是观念上的不同
素质教育的提出并不是偶然的。从教育自身的原因来看,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教育存在的弊端大多是由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引发的,高考成了普通教育的指挥棒。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而不注重能力的培养,过分注重智力的发展而不重视心理和道德的发展,过早地进行专业教育而不注重宽广的知识基础……这些弊端使得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面狭窄、应变能力较差、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等等。从当时社会发展的宏观背景来看,知识呈几何状态增长,社会进入所谓知识爆炸时代,相应地对个体的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经济迅速发展所引发的职业变化和相应的技能需求的变化等,要求个体在知识结构、创造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另外,民族素质和公民素质的提高成为社会发展的目标,这也使得以选拔为主要目的的精英教育思想受到挑战。
由此可以说,素质教育思想的产生是时代发展的结果。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反映了它已经不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素质教育思想便应运而生。
素质教育与传统应试教育的不同主要表现为观念上的不同。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素质教育强调的是公民素质的提高,因此在普通教育阶段,它不像应试教育那样意在选拔精英,而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所以它是民主的和大众化的教育思想。第二,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人,不同于应试教育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换句话说,素质教育重视发挥个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而应试教育下的个体只能被动地服从于知识的传授,主动性受到压抑。第三,素质教育是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要而产生的,因此,它不像应试教育那样旨在传授既成知识,而是更加重视提高个体对变化的适应能力。
当然,观念和形式不是截然分开的,观念需要通过外在形式来体现。但是,外在形式是"标",内在观念才是"本",外在形式的不同是内在观念不同的体现。如果仅从外在形式看,实施素质教育和进行应试教育在课程设置、教学组织管理、教学方法选择、教学评价等方面似乎无明显差别之处。比如,传统的班级授课制教学组织形式在素质教育模式中依然存在,教师讲解也仍然是素质教育中主要的教学手段之一。然而,一旦教育者所持的教育观念不同,这些相同的形式和方法就可以产生不同的作用与效果:教师讲解的可以是现成的知识,也可以是启发人思考的问题;班级授课可能压抑学生的积极性,也可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必须首先真正理解素质教育的思想和观念,然后才能选择出为实现这种观念服务的有效的教育教学形式。
如果不从根本上扭转传统应试教育的思想,而仅仅增减一些课程或采用一些新的教学手段,这样的改革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改革。只有结合时代发展的背景,认清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根本区别,切实把握素质教育的真谛,才不至于使其流于形式。
二、素质教育的目的不是把每个学生培养成完人,而是要使其得到最充分的发展,这集中表现在创造力的培养上
素质教育要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其根本的教育目的是什么?这是实施素质教育时必须首先明确的问题。
就我国目前的情况看,大多数人认为,素质教育的目的实际上就是发展人的素质。应该说,这种看法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妥,但是如果要进一步弄清楚这一问题,还必须明确两点:第一,怎样理解人的素质;第二,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什么。
先来看第一个问题。目前普遍的观点认为,人的素质是指人在心理、生理、思想、道德、专业等方面表现出的特点和品质。但是,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如果只停留在这一层次上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素质教育在实践中遇到的许多问题对有关研究提出了更深层次的要求。如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要求个体在更多方面具备良好的素质,但是个体的精力和受教育的时间是有限的,如何处理无限的要求与有限的时间之间的关系?再如,我国中小学的素质教育已经搞了十几年,学校在着力培养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同时,如何减轻学生的负担?还有,究竟用什么标准来衡量素质教育的实施是否成功?是不是课程设置的越全越多就越能发展人的全面素质?
这些问题的解决必然涉及到对人的素质的深层理解。笔者认为,发展人的素质,其目的并不是要把他培养成完人,而是要使其得到最充分的发展。长期以来,人们似乎热衷于建立一个十全十美的素质教育目标体系。诚然,把培养完美的人作为教育的追求,无可非议,但是,对完美的人的理解不应是机械的和静态的,而应该是动态的和能动的。进一步说,人的完美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具备各方面素质就可以了,因为人的完善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并且社会对人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所以,完美并没有一个静态的最终标准,要想在教育目的中穷尽人的各种素质既不现实也不必要。素质教育以发展人的素质为目的,实际上强调的是人的充分发展。它能够使人的发展获得更大的空间,使人能够不断地超越自身、环境和社会所带来的局限。一句话,素质教育的作用不是禁锢人的发展,而是尽可能给人的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
要进一步理解这一问题,就涉及到对第二个问题的看法,即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究竟是什么。从以上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不是素质,而是人。如果素质教育的眼中没有人,不把人放在首位,其结果只能是"全面素质"的应试教育。
那么,从实践的角度看,究竟应该以什么样的标准来衡量学校所实施的素质教育是否体现了以人为本,是否使人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呢?笔者认为,最首要的标准就是创造力的发展。波兰学者A·马太依科曾说过,创造过程的实质是在新旧结合的基础上,改造现有的经验和职能。这就是说,创造是在旧有知识、经验等的基础上,通过思考,建立某种新东西。在这一过程中,不仅需要创造者本身具有广阔的知识、良好的思考习惯、健康的身心素质等,更重要的是,创造的过程需要个体具有一种自由、自主、自信的态度,而这种态度只有在人的充分发展中才能获得。
综上所述,素质教育的核心精神是以人为本、使人得到充分发展的精神,并体现为每个人创造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三、素质教育的活力在于其模式的多样化与方法的灵活性
在我国现阶段的素质教育中,教育模式统一化、单一化的现象并不罕见。人们往往自觉不自觉地追求形式上的一致,认为别人这样搞素质教育,自己也应该可以照搬来用。从某种角度讲,这是我国素质教育至今无法深入的原因之一。既然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人的充分发展,而人是千差万别的,要使每个人都得到发展,素质教育的模式和方法就应该是多样化的,应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来定。另外,人的充分发展最首要的体现就是个体发展的个性化,如果个体没有充分发挥其优势,如果用同一目标要求不同情况的人,以同一方法教育不同水平的人,个体就无法在自身的基础上得到最充分的发展,也就不符合素质教育使人得到充分发展的目标。
实施素质教育,应该在模式的多样化和方法的灵活性上下工夫。实际上,从某种角度讲,素质教育的活力也正源于此。素质教育的活力是通过实际效果来体现的,只有把它作为一种观念贯穿于整个教育活动中,才能产生切实的效果。因此,真正的素质教育在模式和方法上必然是多样化的,而真正理解素质教育思想的人们必然会根据自身、学校和地区等具体特点选择合适的模式和方法。
怎样才能使素质教育具有多样化的模式和方法呢?笔者认为,教师的素质是决定因素。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惟此,他才能把教育改革和实施素质教育当成自己的责任;另一方面,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惟此,他才有能力在实践中摸索出适合自身所处环境的素质教育模式。
总之,素质教育作为一种适应时代发展的教育思想,它和传统的教育思想有着很大的不同。只有理解了这种不同,理解了素质教育的实质,我们才能在实践中真正落实素质教育的思想,也才能取得切实的效果。
(联系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房区木材子弟小学 1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