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潘扬案”中的扬帆一家

作者:李 琼 口述 董洁心 整理




  粟裕的一声“同志”让扬帆尤其激动,他已经有整整25年没有听到这个称呼了。老战友的关心,让扬帆的病情进一步稳定。然而对家人,他始终不肯承认。为此,我想出了一个办法,让几个女儿来当护士,三班倒,8小时一班,以此接近扬帆,跟他建立感情。
  一开始的时候,扬帆非常客气,女儿给他削水果,给他做一些生活琐事,他都会很客气地谢个不停。过了一段时间以后,几姐妹觉得时机差不多了,就开始给他讲一些家里的情况。
  有一次,三女儿扬小朝告诉扬帆:“我这个小朝的名字您知道吗,就是你起的名字啊。当时你想要有个儿子,但是用那个‘招弟’的‘招’呢,觉得蛮土、蛮俗气的。因为你很喜欢一个报纸上的《朝花》版,就给我起了这个‘朝’。”扬帆听了没有作声。小朝就继续讲:“姐姐叫小殷(后改名晓云),这个‘殷’呢,是奶奶的姓。妹妹叫小苏,是你到苏联去的时候生的,也是你起的名字。我们都是你的女儿。”扬帆听了这个话,沉默了很久,最后说:“这样吧,我认你们做干女儿。”
  扬帆先承认了女儿,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不肯承认我,这让我伤心了好久。我只能默默照顾着扬帆,希望有一天能够感动他。
  扬帆出院后,回到家里开始由我照顾。房间里两张床,一张扬帆睡,一张我睡。我像保姆一样,在生活上照顾他。然而,扬帆从来不叫我,也不跟我说话。
  有一天,胡立教和陈丕显到上海来看扬帆。当时陈丕显把我们一家人都喊到房间里,声音很大地对扬帆说:“老扬,你爱人李琼为你吃了多少苦,你为什么还不认她?”当时扬帆没有说话。几天之后,他突然说:“李琼,给我倒杯茶好吗?”当时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说:“什么?你叫我什么?”扬帆说:“你啊。”我问:“你不是说我是假的吗?冒充的吗?”当时扬帆回答:“不是我承认你,是北京来电话说,你是真的,不是假的。”
  谁也不知道扬帆这个说法是当时他的幻听幻觉帮了忙,还是他给自己一个台阶下,反正从这个时候开始,他就承认我了,我们之间的关系彻底转变过来了。
  我除了好好照顾扬帆,让他安享晚年之外,仅有一个心愿,就是还扬帆一个清白。为此,我几次给中央写信,并终于有回音了。
  1980年的一天,公安部派两位同志来到我们家,宣读扬帆的平反书。平反书说:“反革命分子”跟扬帆无关,应予平反;“内奸”问题,根本没有的事,应予平反;在上海工作期间,在潘汉年领导下,包庇重用了大批“反革命分子”,错误是严重的。
  这样的结论,让我非常不满意,我把想法跟两位同志说了。那两位同志说:“这个问题我们不能答复你,要请示。”他们讲完了以后把扬帆和我的五个孩子都叫来,非常郑重地说:“你们的父亲,在25年班房的压力下面,没有胡说过一句。我们两个人复查的案子非常多,有好多人资历比你们爸爸老,地位比你们爸爸高,但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说了不少违心的话。所以,你们包括我们,都要向你们的父亲很好地学习。”那两位同志的话让孩子们铭记至今。
  1983年,中共中央为扬帆的冤案彻底平反,之前平反时遗留的尾巴,也得到了彻底解决,并肯定了扬帆在任上海市公安局局长期间的工作成绩。
  正如粟裕所说:所有的事情最终都要让历史来说话,历史是公正的。
   (本文素材由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往事》栏目提供)(责任编辑李树泉)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