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胡耀邦的三句箴言

作者:章学新




  1969年春,广大干部按照“五七”指示,下放到五七干校“重新学习”。虽然指示规定“除老弱病残者外”,但是,共青团中央是被江青斥为“修透了”的单位,因而必须“连锅端”,就连年过花甲的老年干部和知识分子,也要“自动报名”,不应放弃这个“极好的机会”。54岁的胡耀邦是“斗、批、改”的主要对象,当然不能除外。
  
  朝夕相处的时光
  
  团中央五七干校设在河南潢川县,原是白露河畔的一个农场。团中央机关和各直属单位的1000多名干部,编成12个连队,分布在农场的12个点。这时,党的九大已经开过,耀邦同志是作为“右”的代表出席了会议。大家心里明白,他至少不是“死不改悔的走资派”了。这年12月初,军代表安排耀邦同志到群众中去“推磨”。“推磨”是个创新的概念,意思是让犯有“错误”或“罪行”的胡耀邦到各连队去听取群众批评。一天,耀邦同志扛着简单的行李来到七连,住在我们二排的宿舍,和我是邻床。这是一间挤有20多个床位的大宿舍,他和大家食宿在一起,朝夕相处,非常贴近。
  当时,江西的中办干校是排行第一的“红旗”单位,团中央干校排行第二,七连是有名的“四好连队”。凡出工、收工,都要排着队,举着红旗和领袖像,高歌前进;就是到食堂打饭,也要以班为单位列队,唱一首语录歌去伙房。耀邦同志非常守纪律。只是在晚上临睡之前,我常看到他从床下的提包中拿出一只铝制的饭盒,倒上热水。我以为他肠胃不好,要冲点软食。他对我说:我有痔疮,一上火,这玩意儿就淌血。我这才发现他的困难。当时,在黄湖干校盛传:打麦场上,耀邦同志能肩扛100多斤重的麻包;盖战备房时,他和大家一起到几十里外去拉石料。这对于年近半百而又患有痔疮的耀邦同志来说,该是多么困难啊!
  七连的成员是中国青少年出版社的编辑队伍,其中有一批是在20世纪50年代初由著名的开明书店和旅行杂志社合并过来的。在“文化大革命”中,这支队伍既要和“修正主义青少年工作路线”划清界限,又要和修正主义的文艺、教育、出版路线划清界限,“斗、批、改”的任务很重。顾均正原是开明书店编辑部主任,又是北京市民主促进会的负责人。他年近古稀,眼睛高度近视。在干校,我们常常看到他一手拄着长竹竿,一手提着小板凳,足蹬半高筒的胶鞋,口中“啰啰啰……”地吆喝着,在刚收割后的稻田里哄猪,准确地说是撵猪。战备房盖好后,他把老伴接到干校,家安在离连队约二里地的草房里,每天晚上,学习或会议活动结束后,他便从连队走回宿舍。有一天晚上,没有月亮,四野漆黑,老人打着手电,在没有路灯的烂泥路上蹒跚,半天找不到家门,迷路了。耀邦同志知道这些情况后,便向连部提出:顾先生是北京“民进”的主任委员,在爱国反蒋的斗争中,他是我们党的朋友,今后,统一战线依然是我们党的法宝,像顾先生这样的老朋友,安排劳动时应加以照顾。
  
  周振甫先生时年五十有九,他是1932年进开明书店的资深编辑,古典文学专家,曾同臧克家共同完成了《毛泽东诗词十八首讲解》(臧克家讲解、周振甫注释,中国青年出版社1957年版)。毛主席讲话中提到宋玉的《登徒子好色赋》、柳宗元的《敌戒》等名篇,耀邦同志都曾请教过他。到干校后,振甫先生在放牛班。我们犁耙班一收工,牲口卸了套,他就牵着牛去放牧,风雨无阻。春耕忙季,放牛班清晨三四点钟起床,把牛喂饱,五点钟犁耙班就拉着牛下地。耀邦同志来时,振甫先生在为全连烧开水。一次,耀邦同志转到锅台旁,问周先生:还有时间搞本行吗?周答:不搞了,封建主义的东西,闺怨离愁,才子佳人,不适合教育青年。耀邦同志说:思想路线端正了,还是要整理的,这是我们民族的文化财富,应当介绍给青年。没有想到,时隔不久,毛主席指示要圈点《二十四史》。1970年11月,周先生被调回北京去圈点《明史》。周先生走后,驻干校的军代表怕大家动摇了“走一辈子五七道路,在干校生根开花,生儿育女”的决心,在全连大会上告诫大家,不要三心两意,说周先生调去“无非是圈圈点点”,甚至还有人说是“废物利用”。这些话和耀邦同志所说的形成了强烈对照,令人啼笑皆非。
  
  三句箴言留心间
  
  耀邦同志到七连来“推磨”为期半月,在他快要离开时,我们二排的同志要求他和我们“聊一聊”,他答应了。第二天利用“天天读”的时间,大家盘腿坐在床上,听耀邦同志讲。他首先讲了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的战略部署:头十年是进行所有制改造,第二个十年是开展上层建筑意识形态领域里的革命,反修防修,现在进入第三个十年,提出了备战,要准备打仗。他没有详细展开讲。接着,他向大家讲了三句言简意赅、发人深省的话:“不懂的不要装懂,不通的不要装通,不服的不要装服。”最后他勉励大家要抓紧在干校学习的机会,认真读书。胡耀邦同志的三句箴言,虽然没有解释,但深深地留在我们的心里,激起了不平静的心潮。
  这已经不是我第一次聆听耀邦同志讲话了。记得1961年冬,那时我参加团中央的工作组,在河北唐县做基层工作。当时,全国农村正在纠正“大跃进”所造成的“‘共产风’、浮夸风、命令风、干部特殊风和对生产瞎指挥风”的错误,物质生活极度困难。我们一天只吃两顿饭,五两粮食加代食品,连白洋淀的水草也当代食品,不少同志都带着浮肿病坚持工作。耀邦同志来看望我们时说:同志们,党是我们的,我们是党的,大家要咬紧牙关和群众一起渡过难关,身体坚持不住的同志,少在大会上讲话。又叮嘱我们:要系统地做几个村的调查。他说:“中国是个农业大国,革命干部头脑里不装进几个村的基本情况,就不可能真正了解国情。”他的话亲切、热情,给人以启迪。
  1969年耀邦同志给我们讲三句箴言时,五七干校里正在整党,被停止了三年组织生活的党员,人人都在斗私批修,“灵魂深处爆发革命”。老实说,大家内心里都有不理解的东西。在被严重扭曲了的历史和社会条件下,或者是迫于政治压力,或者是受组织纪律的约束,或者是在当时的“潮流”下“自以为非”、“在执行中加深理解”,有谁敢说自己不懂、不通、不服呢!因此,对于耀邦同志的三句箴言,大家心领神会,但是相约不张扬、不传播,所谓湖外一阵风,湖里一阵浪,深恐传到军代表那里,被当作“阶级斗争新动向”。
  1971年九一三事件后,中央组织部成立了整团组,分清共青团工作路线的问题被提到日程上。此事由谢静宜牵头。如何分清路线是非呢?耀邦同志曾提出过三点意见:一是要把团中央的书记们请来一起研究;二是对过去下发的团中央文件进行检查;三是请中共中央派人参加。这时我才恍然大悟耀邦同志三句箴言的深刻内涵,和他在干校“推磨”期间关心群众、重视政策及一字一句启示干部的良苦用心。他身处逆境,却坚信历史唯物主义,坚信党的传统,坦诚刚正,充满无私无畏的浩然正气。
  为了检验我的记忆,我曾和当年在场的同志交谈过,七连的一位同志还查阅了日记,耀邦同志和我们“聊一聊”的日期是在1969年12月7日。第二天,耀邦同志便提着行李到九连去“推磨”了。
  
  (责任编辑陈小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