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在那礼花绽放的夜晚

作者:龙新民




  公元2001年7月13日,北京人民、全中国人民、世界各地的中华儿女,翘首企盼的日子。
  这一天,国际奥委会第112次会议将决定2008年第29届奥运会的举办城市,中国人民百年奥运的梦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心愿,聚焦到了新世纪之初的这一天,这一时,这一刻。
  莫斯科,北京奥申委代表团以决战决胜的勇气,以扎实有效的工作,迎接着这一历史时刻的检验。
  北京,一千多万人民以坚定的信心,以空前的成熟和理智,在精心筹划欢庆这一历史时刻的盛典。
  
  于无声处听惊雷
  
  莫斯科申奥“决战”前夕,北京申奥工作进入冲刺阶段。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领导下,北京奥申委和北京市领导同志把中央关于申奥工作的正确方针,化为夺取胜利的巨大精神力量,运筹帷幄,指挥若定。
  
  2001年5月29日,北京奥申委召开执委会议,分析形势,研究对策。申奥领导小组组长、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贾庆林在会上讲话强调,时至今日,要更加有序地工作,防止我们自己犯错误。他特别指出:宣传舆论上要适可而止,注重实效,对内不炒热,不把群众的胃口吊得太高,越到投票前,越要“静悄悄”。他借用鲁迅先生的诗句说,我们要“于无声处听惊雷”,这充分表达了奥申委和北京市领导在关键时刻的冷静,在决战前夜的信心。
  一系列谋划战略策略、部署申奥工作的重要会议在这一期间召开:
  6月19日上午,北京市委召开书记办公会;
  6月28日下午,北京市委召开全市领导干部会议;
  7月3日上午,北京奥申委召开领导小组会议;
  7月11日下午,北京市委召开常委会……
  在这些会议上,贾庆林、刘淇、袁伟民、李志坚等同志都对申奥最后一个阶段的工作提出了十分明确的要求。从北京市的角度讲,这一时期,我们面临的既是有利的形势,又是巨大的压力。因为尽管从申奥一开始,我们坚持“不提志在必得,但要努力争取”这一基本方针,但每一个北京人,每一个中华儿女,谁不盼望申奥成功!如何使广大市民保持一个正常心态,如何切实维护好首都改革、发展、稳定的良好局面,实在是太重要、太重要了。我在这些会议上,深深感受到了每位领导同志的历史责任感、使命感和肩上的那沉甸甸的担子。
  按照贾庆林同志提出的要求,北京奥申委代表团离京赴莫斯科之后,我们对市属新闻媒体的申奥宣传精心调控,保持平和有序的舆论态势。在实际工作的部署中,做好两手准备。这样,全市上下形成了“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氛围。此时此刻,在每一个领导同志的心中,在每一个北京市民的心中,涌动着的是夺取胜利的信念,是向往奥林匹克的热流。
  
  此时无声胜有声
  
  按照国际奥委会的惯例,申办城市在国际奥委会决定奥运会举办城市的时候,都要举行一定规模的群众文化活动,并与国际奥委会会议的电视直播对接。多伦多、巴黎、大阪都作了这方面的准备。我作为北京奥申委副主席、市委副书记,负责北京市的新闻、宣传和群众活动的组织工作。2001年6月19日召开的市委书记办公会,确定了“7.13”群众文化活动的总体原则。6月21日,我即找北京市委宣传部和奥申委留京的有关同志研究活动方案,但实质性的筹备工作是从7月3日开始的。由于筹备时间短,又要做欢庆申奥成功和万一申办失利两种活动预案,工作量之大,任务之艰巨,是可想而知的。
  根据北京奥申委和市委、市政府对联欢活动的规格、规模提出的总体要求,我们在中华世纪坛紧张有序而又不露声色地开始了各项筹备工作:
  
  制定总体方案由北京广播影视集团党委书记马朝军牵头,集中了北京奥申委、市委宣传部、教育工委、团市委、市政管委、文化局、公安局、广电集团等有关方面的负责人,一项一项地研究活动方案,其中包括:在中华世纪坛组织6000人的群众文化活动,如申办成功,则施放礼花,庆祝活动持续到次日凌晨1时左右;在人民大会堂,组织1万名大学生和城区干部群众观看电影,待宣布北京申奥成功的结果后,这1万人即从人民大会堂涌向天安门广场,参加由群众自发组织的联欢活动。活动方案对具体的时间、节目、任务分工、工作流程等都作了详细安排。
  布置活动场地我们有过在中华世纪坛举办迎接新世纪、新千年活动的经验,但“7.13”文艺晚会现场的布置工作既要高水准,体现隆重、热烈、喜庆的气氛,又不能过早地张扬。因此,负责这项工作的北京歌华文化发展集团的同志们在世纪坛内先精心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直到7月10日才开始在世纪坛外安装灯光、音响等设备。那些天,世纪坛照常对外开放,7月13日上午仍有不少游人在这里参观。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歌华集团和北京电视台等有关方面的工作人员在最后两天通宵达旦地加班,布置完了所有的灯光和音响,搭设了6个大型电视屏幕,搞好了主席台的背景、标语及世纪坛外部环境的美化工作。
  精心安排节目承担文艺晚会节目组织和直播任务的北京电视台,由台领导亲自挂帅,抽调强有力的导演、制片、摄像、音响、舞美等专业人员,迅速组成工作班子。他们不分昼夜地撰写台本,联系演员,仅用几天的时间就落实了近5个小时的节目,一批优秀的艺术家和歌唱演员、舞蹈演员都怀着极大的热情参加演出。出于“两手准备”的考虑,我们不可能在中华世纪坛现场对节目进行彩排,灯光、音响也无法事先进行整体的配合演练。北京电视台的同志们凭着丰富的经验和娴熟的技术,最终成功地组织并现场直播了这台节目。
  
  组织群众联欢中华世纪坛主会场的6000名群众主要是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组织的首都高校学生和海淀区组织的部分居民。各高校在接到任务后迅速组织在校学生,他们手举国旗、奥申委旗,意气风发地参加文艺晚会。市文化局承担组织群众文艺队伍的任务,局领导亲自指挥,在短短几天内,一支支舞龙队、秧歌队、舞狮队迅速调集到一起,他们的精彩表演构成群众联欢队伍中最引人注目的景观,既洋溢着浓郁的北京风情,又充满着欢乐喜庆的热烈气氛。团市委牵头承担了一项特殊的任务,在人民大会堂组织1万名干部群众,作为天安门广场群众联欢活动的骨干,在北京城八区的大力支持下,他们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提供各项保障组织大型群众文化活动,涉及方方面面。按照北京市领导和指挥部的统一要求,由市政管理委员会主任阜柏楠负责,组织供电、环卫、园林等部门,美化联欢会场的环境,架设变电器和电缆,确保了晚会7000多千瓦的用电量。市委政法委协调公安、交通、消防部门,精心制定晚会安全保卫和交通方面的方案,成为晚会顺利举行的有力保障。在筹备过程中,海淀区委、区政府领导由区委书记朱善璐带领,多次到现场了解情况,解决问题,他们表示:市里需要海淀区做的事,区里一定百分之百完成任务。施放礼花是申奥成功后庆祝活动的一个高潮,7月13日上午,歌华集团组织北京礼花厂、江西礼花厂在中华世纪坛北侧的玉渊潭公园布置完了全部礼花。临近中午,我到现场察看,公安人员、礼花厂厂长和工人们都坚守在岗位上,礼花厂的领导告诉我,但愿申奥成功能施放礼花,否则拆除和搬运这些礼花弹,其困难比施放礼花要大得多。我笑着对他们说:“放心吧,一定会放的。”当然,礼花厂也从技术上做好了两手准备,以确保安全。
  
  “7.13”晚会的筹备工作,时时刻刻牵动着北京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心。市委书记贾庆林每天都向我了解晚会筹备工作的情况,及时做出决策。市委副书记强卫,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孟学农也都直接指挥协调有关方面的筹备工作。7月11日上午,贾庆林同志亲自到中华世纪坛检查晚会筹备工作情况,慰问工作人员。他在听取各单位工作汇报后对大家说:“现在总的形势对我们非常有利,申奥成功的可能性极大,大家要精心做好晚会各项准备工作,向世界展示北京的风采和北京人民良好的精神面貌。”他还对晚会的一些重要细节一一作了叮嘱,给了全体参与筹备晚会活动的同志以很大的鼓励。而此时,北京市市长、北京奥申委主席刘淇正率团在莫斯科为申奥决胜而精心准备最后的“冲刺”。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