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陈寅恪魂归庐山

作者:贺 伟




  当太阳从五老峰后露出了脸,景寅山上陈寅恪与夫人唐筼的合墓便沐浴在金色的阳光中。陈寅恪墓由第四纪冰川遗留的漂砾石搭成,距今已有百万年的漂砾石在朝阳下闪着熠熠的光泽。
  陈寅恪与夫人的骨灰是2003年6月16日落葬中国科学院庐山植物园的,建墓的山现已被命名为“景寅山”。墓茔左侧的长条石上竖刻着“陈寅恪唐筼夫妇永眠于此”,右侧的扁形石上横刻着当代著名画家黄永玉题写的陈寅恪奉行一生的准则:“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科院院长路甬祥在为陈寅恪骨灰落葬庐山发来的贺电中说:“陈寅恪先生以其学术架构宏远、博大精深、学贯东西为海内外学者公认为一代宗师。先生向有儒生思想、诗人气质和学人风骨,实为学界之楷模,先生一生主张‘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对学界影响深切久远矣。时下我中华行富国强民之路,以科教予兴国,学界当以国学大师自勉,为强国鞠躬尽瘁不已!”1929年,陈寅恪在为国学大师王国维所作的墓志铭中郑重写道:“唯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70多年后,“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又被后人郑重地刻在他的墓碑上。
  陈寅恪奉行“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与他的家庭有很大的关系。他的祖父陈宝箴、父亲陈三立都是科举出身。陈宝箴身列晚清“封疆八大吏”之一,任湖南巡抚时,积极推行新政,支持戊戌变法,后被慈禧太后“赐死”。陈三立积极佐助父亲推行新政,被时人誉为“维新四公子”之一,戊戌变法失败后与父亲同被革职,发誓不再入仕,专心写作,成为清末民初著名的诗人。他在给友人的诗中写道:“破荒日月光初大,独立精神世所尊。”陈寅恪的大哥陈衡恪(陈师曾)是现代大画家,精通中国画的精髓,他因将漫画引进中国,成为中国漫画的鼻祖。
  陈寅恪的独立特行的确与众不同。他12岁就跟大哥陈衡恪到日本留学,直到35岁被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聘为导师,其间大部分时间在国外读书,却一个学位也没有拿到。1918年已是28岁的陈寅恪赴美国哈佛大学学梵文和巴利文,学了两年半,他认为该掌握的都已掌握,马上就动身去德国柏林大学研究院学习东方古文学。老师和同学都劝他等拿到学位再走,他说留学是为了学知识,既然已完成了任务,再待下去就是浪费时间,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生命,岂能为了学位而浪费生命?1925年,吴宓举荐陈寅恪为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之一,校方还有些犹豫,和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相比,陈寅恪既没有显赫的声望,又没有震服人心的学位。吴宓说此人可了不得,精通近20个国家的语言,在语言学、史学、佛学等领域都有极高的造诣。校方试着先聘用一段时间,结果不久,校方就为找不到更大的教室而犯愁。每次陈寅恪讲课,听课的教授远比学生多,教室一换再换总是满足不了要求,陈寅恪很快就赢得了“教授的教授”的美誉。他随后出版的《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和《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两部奠基之作及撰写的大量水平极高的史学论文,为他赢得了更高的声誉。但他决不为名声所累,做违背自己意愿的事。蒋介石托人以重金请陈寅恪写《李世民传》,暗中为自己歌功颂德,陈寅恪坚决拒绝,说“我写文章,违背我本意的我决不写”。
  陈寅恪把“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作为奉行一生的准则,但是,中国是一个封建社会过于漫长的国家,“三纲五常”、唯上唯书、盲目服从的传统习惯根深蒂固,即使在封建制度被推翻后,这种传统习惯还以各种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新中国成立初期,在中山大学任教的陈寅恪担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全国政协常委等职,心情舒畅的他撰写了大量高质量的论著和论文,初步建立起自己宏远的史学学术架构。但从1957年开始,政治运动一波连着一波,一浪跟着一浪,在这种形势下,陈寅恪要按照“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主张去教书、写作,已经是不可能了,但他又不能违背自己的准则,只有保持缄默。虽然其间他也写了长篇宏论《论再生缘》和80万字的《柳如是别传》,但却不可能写出已成竹在胸、中国学界寄于极大厚望的中国通史或中国文化史等扛鼎巨著,这使他内心感到极大的痛楚。他在1961年赠吴宓的诗中也不无自嘲地写道:“著书唯剩颂红妆”。这是陈寅恪的遗憾,也是时代的遗憾。
  1969年10月,79岁的陈寅恪含恨悲怆地离开人世。34年后的一天,在和风细雨中,他携肝胆相照的老妻唐筼“回”到庐山。唐筼是清末闽台巡抚唐景崧的孙女,比陈寅恪小8岁,与陈寅恪算是门当户对。1928年8月唐筼与38岁的陈寅恪在北平结婚。唐筼几十年与陈寅恪风雨同济,照顾极周。尤其是陈寅恪晚年双目失明,又跛一足,特别是不能自主的撰述和教书,心情极为压抑,唐筼更是百般宽慰,力挡风雨。陈寅恪辞世后,唐筼强忍巨痛,镇静自若、有条不紊地安排好夫君的后事和家中琐事,45天后从容地追赶夫君而去。
  现在,这对“旧时王谢堂前燕”呢喃地“飞”回了庐山。庐山本是陈氏家族温馨的乐园。陈寅恪祖籍江西修水,此县原名义宁,因与广西义宁同名,故在民国时改名为修水。修水在江西西北部,紧邻庐山,与鄂湘接界,是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黄庭坚的家乡,读书之风极盛。陈寅恪曾祖陈伟琳在家乡创办义宁书院,培养了大批人才。陈寅恪祖父陈宝箴生于道光十一年,1860年到京师应试,遂留在京师,后辗转各地为官,直至任湖南巡抚。陈寅恪于光绪十六年庚寅五月十七日(1890年7月3日)生于长沙。陈宝箴、陈三立多次游历庐山,极喜庐山的风光和气候,多次流露要在庐山长住的心愿。1929年,陈寅恪出资在庐山购买了松门别墅,接他的老父上山定居。他的二哥陈隆恪一家陪父长住,陈氏家族成员时常汇聚庐山,尤其是夏季,常人满为患,需另租房暂住。陈三立后因年岁太高,多病,去北平陈寅恪处居住,1937 年底去世时希葬庐山,因战事混乱,未能如愿。抗战胜利后,陈隆恪一家仍回庐山,惜松门别墅损坏过甚,两年后终离山而去。1949年,周恩来委派陈三立的挚友李一平到广州看望陈寅恪,恳请他不要去台湾和国外,国内定居点由他定,如愿来庐山,由政府出资将松门别墅全面整修,后陈寅恪因多方面原因未来庐山。现在,他终于来了。他1945年作的《忆故居》一诗曾哀叹:“松门松菊何年梦,且认他乡作故乡”(“松门”即松门别墅),现在,他终于梦想成真了。中科院院长路甬祥在贺电中充满感情地说道:“陈寅恪先生谢世34年后择我院庐山植物园归葬,甚感荣幸之至。庐山乃我华夏之绝艳宝地,名人名山名园融为一体,归于自然,先生终得以慰藉!”陈寅恪感到慰藉的还有另一个原因:有他的爱侄相伴。他的侄子、中国著名植物学家陈封怀(陈衡恪之子)1934年与胡先骕、秦仁昌创办了中国第一座正规植物园——庐山植物园,为中国植物界作出了卓越贡献。陈封怀晚年任中科院广州华南植物园主任,与年龄相差不大的三叔陈寅恪过从甚密,十分欢洽,给了寂寞中的陈寅恪很大的宽慰。陈封怀1993年病逝,归葬庐山。叔侄墓只隔几米,有贤侄相伴,大师当更感欣慰矣!
  (责任编辑刘荣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