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任鸿隽的科学人生

作者:张 丁




  回溯中国现代科学事业发展史,就不能不提到任鸿隽。任鸿隽是我国第一个综合性科学团体中国科学社的主要创办者和领导者,也是第一个综合性科学刊物《科学》杂志的创办人之一。他毕生追求科学救国的梦想,曾担任北京大学教授、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干事长、东南大学副校长、四川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总干事等职。
  
  革命救国起家
  
  任鸿隽(1886—1961),字叔永,1886年12月20日出生于四川省垫江县(今属重庆市)。他6岁入私塾,饱读四书五经。后入书院,兼学算学,在书院月考中曾12次蝉联第一名。1904年参加最后科举考试,在万余名童生中获得第三名,中了秀才。随后进入重庆府中学堂学习物理、化学、地理、教育学、心理学等新知识。毕业后在中小学校教了一年书。1907年初,怀揣教书积累的200块大洋,辞别家人,乘船顺江东下,进入上海中国公学高等预科甲班读书。
  中国公学是20世纪初中国留日学生创办的一所进步学校,革命气氛浓厚,被认为是革命党的大本营。任鸿隽进校后第一件事就是剪了辫子。他的同学中不乏大名鼎鼎的人物:胡适、朱经农、但懋辛、朱芾煌、苏明藻等。
  在中国公学仅一年,受当时留学风潮的影响,任鸿隽于1908年初东渡日本,次年秋考入日本东京高等工业学校,成了官费留学生。第二年他加入了同盟会,担任过四川分会的书记和会长,与各省分会负责人共同参与总会事务。当时在中国留日学生中,许多人认为从事暗杀是最好的革命手段。在目睹同乡好友喻培伦、黄复生被炸弹炸伤后,任鸿隽选择了应用化学专业,为了将来能够制造出高级的炸弹。“可是想不到革命进行意外的快,我的学校尚未毕业,而辛亥革命已经成功了。”于是,他与其他很多青年志士一样,满怀报效祖国之心,毅然踏上归程,“最后乃抛弃一切书籍行李,挈小箱萧然上船,为归国投军之举,尤平生未有之乐事也”。
  1911年旧历十月初,任鸿隽回到上海,受邀担任总统府秘书处总务组秘书。元旦前一天,任鸿隽等人搭乘孙中山的花车到达南京。1912年2月5日,任鸿隽给远在四川的大哥等人写了一封家书,讲道:“先生(指孙中山)因约隽到宁,为司秘书,刀笔鞅掌(形容事务繁杂),瞬过一月,不及作书告家,至为歉也。”当时临时总统府成立仅仅一个月左右,秘书处工作甚为繁忙,如孙中山就职后颁布的《告前方将士文》、《咨参议会文》、《祭明孝陵文》等均出自任鸿隽的手笔,以至于他连给家里写信的时间都没有。
  1912年2月13日孙中山辞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职务,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职。眼前发生的一切,改变了任鸿隽当时的政治理想,他决定到国外留学,将来再以所学报效国家。这年冬,他作为首批“稽勋生”(作为对辛亥革命有功人员的一种奖励,由官费资助出国留学,为革命储备人才)之一,踏上了去美国的轮船。
  
  科学救国的实践
  
  1912年圣诞节前后,任鸿隽和11位“稽勋生”一起抵达美国。他与杨杏佛两人选择了康奈尔大学,任鸿隽依然就读化学专业。到美不久,凭借扎实的国学基础和出色的文笔,任鸿隽很快成为《留美学生年报》的主笔之一。1914年,年报改为季报,他出任主编。
  1914年6月10日,在美国康奈尔大学留学的几个中国学生,晚餐后聚集在大同俱乐部廊檐下闲谈,谈到世界形势正风云变幻,都希望能为祖国做点什么。有人提出,中国所缺乏的莫过于科学,我们为什么不能刊行一种杂志来向中国介绍科学呢?这个提议立即得到在场人士的赞同。随即,任鸿隽根据大家的讨论意见执笔起草了一个“缘起”。在这个“缘起”上签名的有胡明复、赵元任、周仁、秉志、章元善、过探先、金邦正、杨杏佛、任鸿隽等。
  因为要发行杂志,所以要组织科学社。当时,科学社并无正式组织,暂时采取公司形式,入社需交5元股金,作为刊行《科学》杂志的资本。不到几个月,社员即发展到70余人,股金筹集到500余元,同时,杂志的稿件也准备了3期。1915年1月,《科学》创刊号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这也是我国第一次采用西式标点排版的正式出版物。
  任鸿隽执笔撰写了激情洋溢的发刊词,指出:“世界强国,其民权国力之发展,必与其学术思想之进步为平行线,而学术荒芜之国无幸焉。”大声疾呼:“继兹以往,代兴于神州学术之林,而为芸芸众生所托命者,其唯科学乎,其唯科学乎!”
  这篇发刊词全面阐述了科学的社会功能,突出宣扬了科学救国的思想,最早同时举起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应该是五四时期倡导德先生与赛先生的前奏曲。科学史专家樊洪业认为,在《科学》创刊以前,中国人使用“科学”一词,是理解为与传统儒学相对的西方的分“科”之学,“科学”一词在中国的相对规范化,即始于《科学》杂志。《科学》杂志从1915年1月创刊,共出版《科学》月刊32卷、增刊1卷, 1951年停刊。
  《科学》杂志创刊不久,社中同仁便感觉到要谋求中国科学的发达,单单发行一种杂志是不够的,因此建议把它改组为学会性质的组织。1915年10月25日,中国科学社正式成立。任鸿隽任董事长兼社长,赵元任任书记,胡明复任会计,他们和秉志、周仁五人组成第一届董事会,杨杏佛为编辑部部长。同时,确定每年的10月25日为中国科学社成立纪念日。
  中国科学社作为一个私人组织的学术团体,开始是以英国的皇家学会为楷模的。它除了向国人介绍科学知识以外,还注重进行科学研究,并为国民的公益事业服务。社员从1914年的35人,发展到1949年的3776人,绝大多数是国内从事科学工作与工程技术有成绩的人才,如竺可桢、茅以升、李四光、姜立夫、严济慈、陈省身、吴大猷、吴有训、裴文中、侯德榜、梁思成、叶企孙等,还有一些政界要人、世界级的名人如蔡元培、马君武、徐世昌、黎元洪、熊克武、范源濂、张謇、爱迪生等分别被聘为特社员、赞助社员和名誉社员。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形势变化,任鸿隽等把苦心经营的中国科学社的事业全部交给国家:1952年2月,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改名为“中国科学院工业化学研究所”;1953年初,《科学画报》移交给上海市科普协会;1954年,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中所有标本、仪器及工作人员分别移交给中国科学院生物、动物及植物三个研究所;1956年2月初,中国科学社决定将明复图书馆全部图书、馆舍设备、购书基金等捐献给国家;当年秋,中国科学社所属中国科学图书仪器公司中的印刷厂合并到中国科学院所属的科学出版社,人员和机器全部迁到北京;1957年初,中国科学图书仪器公司所属编辑部合并到上海科技出版社,仪器部分合并到上海量具工具厂;1959年,中国科学社所有的现存房屋、财产(其中包括存款、公债、现金计83542.79元)、书籍、设备等,一并捐献给政府。1960年5月4日,与上海市科协办妥一切移交事项,中国科学社宣告结束。
  任鸿隽曾长期担任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以下简称中基会)干事长一职,为推动中国教育文化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中基会是1924年9月18日在北京成立的,主要是管理使用美国第二次退还的庚子赔款,发展中国的教育文化事业。从1928年开始任鸿隽主持开展了一系列文化教育活动,如拨款建设北平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的前身),成立社会调查所,组织编译委员会,在大学中设置“科学教席”,开展土壤调查,与尚志学会合办静生生物调查所,资助中国科学社、地质调查所、黄海化工研究社、中国营造学社、青岛观象台、广东植物研究所和若干所大学,等等。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