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0期


赛福鼎·艾则孜与新疆“十二木卡姆”

作者:熊坤静




  2005年11月25日,流行于新疆喀什地区维吾尔族人中、由十二套大曲组成的维吾尔乐舞的总汇——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和代表之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喜讯传来,新疆各族人民群众欢欣鼓舞。此时,人们不禁油然想起了长期以来为保护和传承“十二木卡姆”艺术而作出杰出贡献的赛福鼎·艾则孜。
  
  耳濡目染生热爱
  
  作为“丝绸之路”上的一座古老城市,赛福鼎的故乡——新疆阿图什,是中国新疆乃至中亚的一个重要的贸易集散中心,这里人口稠密,商贾云集,比较重视教育,宗教氛围浓厚。赛福鼎孩童时期所处的阿图什治下的松他克乡瓦克瓦克村,民间娱乐活动盛行,歌声悠扬不绝于耳。每逢夜晚,村民们便要会聚于某家院落,举行包括纺车聚会等在内的劳动和娱乐竞赛活动,间以歌舞抒发欢欣与企盼。特别是在肉孜节和古尔邦节等喜庆佳节期间,人们更是在略品佳肴之后,即以奔放欢快的歌声乐曲开场,由一位长者拿起沙塔尔(维吾尔族民间乐器)自弹自唱一曲深沉的《格赞勒》(维吾尔族文学中的一种格律诗,源自波斯)歌调。在器乐齐鸣中,所有在座的人都会翩翩起舞。最后,以《亚瓦松》(木卡姆曲调之一)曲调作为尾声收场。当歌舞临近高潮时,村里的孩子们便都会跑来观看。赛福鼎往往也挤在人群中,或攀上屋顶,或爬上树梢,一睹为快。
  1935年,20岁的赛福鼎被新疆省官派送往苏联塔什干国立中亚大学留学深造。1937年学成归来后,他先是被分配在塔城报社工作了5年,后被投靠蒋介石的盛世才当局开除公职,遂于1943年来到伊犁,参加了1944年秋爆发的“三区革命”,出任“三区革命临时政府”教育厅副厅长、厅长等职。在伊犁,他有幸参加了当地的各种麦西莱甫(集体舞)和聚会,得以欣赏到伊犁木卡姆和各种曲调,更加深了对木卡姆艺术的认识。
  1946年6月,经过和平谈判,新疆省政府被国民党中央政府实施改组后,成立了新疆省联合政府,“三区革命临时政府”成员多被结合进入省联合政府,赛福鼎被任命为省联合政府委员兼教育厅厅长。9月,他作为省选举委员会第三监选小组组长,奉命率领第三监选小组赴南疆喀什专区,参加省、县两级参议员及县长的监选工作。其间,当地维吾尔族文化协会组织剧团为监选小组上演了包括维吾尔木卡姆在内的数场节目。赛福鼎由此初次欣赏到南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大师吐尔迪阿洪的精湛表演。
  大哥阿布拉海提三次在自家宴请吐尔迪阿洪,赛福鼎也应邀参加,从而与这位大师有了更进一步的接触。赛福鼎认真倾听了吐尔迪阿洪对木卡姆艺术的介绍,两人还就此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就在这种推心置腹的交谈中,两个人的关系越来越近。
  一次,当赛福鼎向吐尔迪阿洪提出想听他演唱全套木卡姆的恳求时,吐尔迪阿洪说:“我们将木卡姆称之为‘十二木卡姆’,由72支小套曲组成,每演奏一个木卡姆,需费时两个小时,奏完‘十二木卡姆’得花24小时功夫。”尽管如此,吐尔迪阿洪还是答应为他每日用4个小时时间连续演奏两个木卡姆。可惜赛福鼎只听完了一半,便因工作需要匆匆返回迪化(今乌鲁木齐),成为一大憾事。
  正是在这种反复不断的耳濡目染之中,赛福鼎逐渐加深了对维吾尔木卡姆艺术的感悟、理解,而一颗无限挚爱木卡姆的种子亦深深地埋入他的心灵。
  
  慧眼独具抓抢救
  
  1949年9月,新疆和平解放后,赛福鼎被任命为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并当选为新疆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兼新疆军区副司令员。尽管当时百业待兴,但赛福鼎公务繁忙之余,脑海中总是浮现出吐尔迪阿洪的身影。他想到,作为维吾尔族的传统乐舞艺术,“十二木卡姆”仅仅凭着民间艺人的口耳相传长期盛行于乡村普通老百姓中间,不仅传播范围非常有限,而且在此过程中极易变异流失。加之,随着如吐尔迪阿洪之类的优秀传人年事已高,而后继又乏人,如不赶快加以抢救保护,古老的维吾尔族木卡姆艺术就将濒临失传的危险。但要完成这项浩大的工程,新疆确实独力难支,既没有专业音乐人才,更缺乏经费保障。现在唯一的办法,只有向国家求援了。因此,1951年的一天,趁着赴北京向周恩来总理汇报新疆工作之机,赛福鼎向他简单介绍了新疆维吾尔族民间乐舞艺术瑰宝——“十二木卡姆”濒临消失、令人忧心的现状,并鼓足勇气提出请国家在人财物力方面给予支持,以从速拯救木卡姆的建议。经周总理协调,很快将中央音乐学院研究部的青年学者万桐书和人民音乐杂志社的编辑连筱梅这对夫妇选派到新疆,国家文化部也给新疆下拨了专款。于是,由音乐家吕骥、刘炽、刘锋等人和新疆的有关人员参加,成立了以万桐书为组长的“十二木卡姆”整理工作组,迅即投入紧张的工作。首先,工作组按照赛福鼎提供的线索,通过多方寻访,找到了吐尔迪阿洪、吾买尔阿洪、肉孜坦拨尔等优秀的民间木卡姆艺人,并将他们接到乌鲁木齐居住,给予较好的生活待遇和工作环境。接着,万桐书等人用老式钢丝录音机开始艰难的录音、记谱工作,他们一边听着老艺人弹唱,一边记录,过后又对照录音反复补充修订,并深入南疆普查核对,当遇到用现有乐谱符号无法表达的地方,万桐书就以增加新符号的办法,进一步充实了“十二木卡姆”乐谱。其间,吐尔迪阿洪老人曾经两次返回喀什,工作亦为之停顿。赛福鼎了解到其中的原委后,即派人将其全家接来,给他们妥善安排了住房和生活,使老艺人深受感动,从而更加全身心地扑在工作上。1956年,当记谱、收集等工作初告完成,吐尔迪阿洪老人就逝世了。后又经过广泛深入的收集、整理,于1960年1月集成《十二木卡姆》(上、下册)一书,由中国音乐出版社出版,由此拉开了“十二木卡姆”由口头传承到文本传承的序幕。
  在此基础上,时已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席等职务的赛福鼎,开始考虑如何使木卡姆艺术尽快走上舞台,以便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问题。1965年,为庆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十周年,自治区有关部门计划编创一部名为《在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下继续前进》的歌舞剧。当时正在喀什视察工作的赛福鼎听了汇报后,非常生气地对自治区文化部门负责人说:“我讲了多少次要将‘十二木卡姆’搬上舞台,你们为什么没有人动?难道要等我死了以后再搞吗?”后经自治区宣传、文化部门研究决定,以“十二木卡姆”中的《奥夏克木卡姆》为音乐素材,首次尝试运用多声化技法,改编创作一部名为《人民公社万岁》的新木卡姆大型歌舞,作为向自治区成立十周年庆典的献礼节目。按照赛福鼎的指示,从全区各地文工团选调了最好的歌手、舞蹈演员和乐队,集中在乌鲁木齐市攻关排练。这年夏季的一天,赛福鼎冒着酷暑,亲临排练场地观看指导,又亲自协调从新疆大学和乌鲁木齐市部分中学挑选一些学生歌手,解决了人手不足的实际困难。当这部大型歌舞首次公开亮相十周年庆典晚会时,不仅赢得了以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贺龙为团长的中央代表团的高度赞誉,也博得了在座的数千名各族各界群众的长时间热烈的掌声。同年,在赛福鼎的关心支持下,自治区文艺部门还将《且比亚特木卡姆》完整地搬上了全国第四届“华夏之声”舞台。随后,木卡姆歌舞艺术先后在英国、巴基斯坦、瑞典、德国、波兰、比利时、土耳其、奥地利、日本和中亚等10多个国家演出,受到各国各地观众的热烈欢迎,并引起世界音乐界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
  1972年,新疆歌剧团要把现代京剧《红灯记》移植改编成一部同名当代维吾尔歌剧。按照赛福鼎关于歌剧的音乐要以“十二木卡姆”为素材的要求,该剧音乐创作小组研究确定,以《木夏乌热克木卡姆》、《拉克木卡姆》、《且比亚特木卡姆》分别作为剧中人李玉和、李铁梅、李奶奶的音乐素材,深为赛福鼎所赞赏。在紧张的音乐创作阶段,赛福鼎时常将音乐小组成员请到家里进行交流,并且还亲自试听草拟而成的乐曲段落,对不足之处提出修改意见。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