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0期


七千人大会朱德三易讲稿

作者:张素华




  在七千人大会上,朱德讲了些什么呢?
  比较有意思的是,为了在大会上的讲话,朱德三易其稿,颇费思量,表现得有点特别……
  
  从强调经济问题到赞颂“三面红旗”
  
  1962年1月9日,在大会开幕之前,朱德起草了一个讲话稿,并送给毛泽东征求意见。信中说:“主席:送上讲话草稿,请你修正。并问你好。敬礼朱德。”
  1月13日,朱德又把讲稿送给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彭真、李先念、谭震林等广泛征求意见。每一份讲话稿上,朱德都亲自写了请“修正”字样。在给刘少奇的稿件上,还专门附了一封信。信中说:“少奇同志:你的报告读过了,很好,很完备,很透彻……我完全同意。我准备了讲话稿,请你修正。此致 敬礼朱德。”
  反馈回来的情况是:邓小平在1月27日批写“退总司令”。谭震林2月1日批写:“已看了一遍,最好是谈一谈总路线问题。”李富春1月30日退来的稿子上说明:“有三处小的修改。”其他人未见有书面反馈意见。
  朱德的这个讲话稿主要讲四个问题:
  一是谈当前国内外的形势。他的看法是:总的说来是很好的。“在国内,十二年来,特别是大跃进的四年来,我们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方面都取得了伟大的成绩。这是谁也抹杀不了的。连帝国主义也是不得不承认的。”他还说:“事实证明,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是完全正确的。今后历史将进一步证明,三面红旗不仅是我们走向社会主义胜利的道路,而且是走向共产主义胜利的道路。”
  二是讲要积极发展手工业,还应注意恢复和发展家庭手工业和副业生产。
  三是讲要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大力开发能够出口的一些产品。
  四是强调有了正确的路线政策和办法,关键在于贯彻执行。基本思想是强调贯彻各项具体政策,也就是当时各行各业制定的各项条例。
   从讲话的内容看,朱德这个讲话稿主要是围绕经济问题展开的,其中积极发展手工业和家庭副业、积极发展对外贸易问题,是他平时比较关注的问题,在当时也是两件大事,在今天说来也仍是十分重大的事情。现在我们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千方百计扩大出口,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国策,从这个意义上讲,朱德很有眼光。所以,朱德的这个讲话稿还是不错的。至于朱德对“三面红旗”的充分肯定,应该说是当时程式化的语言。
  但是,不清楚为什么,到1月29日,朱德却改变了主意,他写信给毛泽东说:“我拟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原来起草的稿子不好,不适用,又重新起草了一个。现送上请修正退我。”
  也就在同一天,朱德又写信给邓小平说:“前稿不适用,又写了很简单的稿子,在这次大会上口头上讲一讲,以兹鼓励。请你再修改退我。”
  朱德的这个讲话稿(二稿),确实非常简单,没有多少实质性内容。讲话稿说:
  
   我完全同意少奇同志代表中央作的报告。十二年来,我们党……在革命和建设上都取得了伟大的成绩。特别是一九五八年以来。在三面红旗的指引下,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了史无前例的全面的大跃进。我们的三面红旗,是毛主席总结了我国六亿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经验后提出来的。因此是完全正确的。他不仅得到我国六亿人民的热烈拥护,而且得到亚非拉美革命人民的赞扬和支持。
  
  按照这样一个基调,他最后强调:
  
   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我们的工作一定会作得更好,要紧密地团结在毛主席和党中央周围,高举三面红旗,为完成一九六二年的任务,为超额完成十年规划的目标奋勇前进。
  
  这个讲话稿,在表态方面,似乎更强调了“三面红旗”的重要作用,对过去几年工作的评价明显是夸大其词的。在这个稿子里,1958年以来不仅实现了“大跃进”,而且这个“大跃进”是“全面的”、“史无前例的”。不清楚朱德为什么要准备这样的讲话?这难道是他的真实想法?以朱德一贯的做法来看,似乎不太可能!
  那么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这中间的反复出于什么原因?
  
  毛泽东:“未抓到痒处”
  
  为此,笔者曾打电话给目前唯一可能了解情况的朱德的秘书曹全夫同志,向他询问事情的原委,并说朱德讲话的第一稿上还有他批写的“打印十五份,1月10日,送玉泉山”字样。曹全夫同志反复回想,并试图找出自己的日记本,可惜已经不知去向,一点印象也没有了。他来电话说,四十多年了,实在想不起来了。至此,使人很是无奈,莫非真的成了历史谜团?
   无奈之下,我仔细翻查当年的一些材料,想找出一些比较合理的解释来。事情是不是这样:1月29日,林彪在大会上讲话,大讲“三面红旗”的重要意义,对过去几年“三面红旗”的评价调门很高。林彪讲完后,受到毛泽东的当场表扬。此时的朱德,有可能以为大会会按林彪的口径统一思想。
  原因是:1959年庐山会议的前期,朱德曾表现得十分活跃。他批评1958年是发了一阵疯,“全民大炼钢铁是不应该的,不但损失了二十个亿,更重要的是耽误了别的事情”。他反对办公共食堂,提出要坚持自愿参加,即使垮了,也不一定是坏事。他评价1958年说:“最大的是两件事:一是大炼钢铁,一是公社化。结果该搞的未能搞成,私人的坛坛罐罐归了公,农民的家务被搞掉了,使国家也受到了很大损失。现在应该退回去,首先要把农民的家务恢复起来。”他还说,我看应当让农民富,“起码应该超过过去的富农。应该让他们一家一家的富,一县一县的富。不要怕他们变成资本主义,不会的。”或许朱德本人没有意识到,对全国大炼钢铁、公社化提出批评,强调不要怕农民富,实质上就是对“三面红旗”、对担心出现富裕阶层产生修正主义的思想提出了批评。庐山会议时,党内还是比较敢于讲话的。
  庐山会议转入批判彭德怀之后,朱德又说,彭总的看法是错误的,但彭总的信起了好作用,“彭总在生活方面注意节约,艰苦卓绝,谁也比不过他。彭总也是很关心经济建设的,只要纠正错误认识,是可以把工作做得更好的”。朱德的几次发言,都是这个调子,毛泽东不大满意,在中央常委会上,批评他“未抓到痒处”。
  由于毛泽东的不满和批评,可以说朱德在庐山会议小受挫折。庐山会议结束仅仅两天,中央军委在北京就召开扩大会议,揭发批判彭德怀、黄克诚的所谓“反党罪行”和“资产阶级军事路线”。因为朱德在庐山会议之前和会议期间,曾批评过“大跃进”和公社化运动中“左”的错误,在这次会上,也被视为右倾而受到错误的批判。会上,林彪“帽子”满天飞,满嘴伤人,污蔑朱德是“老野心家”、“想当领袖”,还说朱德实际上“没有当过一天总司令”。朱德被迫做了检讨。这次会议之后,中央军委进行了调整,毛泽东为主席,林彪、贺龙、聂荣臻为副主席,朱德由副主席降为常委。随后,他的检讨在党内下发。
  在遭受这一系列的挫折之后,朱德变得谨慎起来。刘少奇的讲话虽然很是大胆,与会者对过去几年的工作也是议论纷纷,而林彪却反其道而行之。朱德根据自己多年对林彪的观察,认为林彪最能揣摸毛泽东的心思,况且林彪的讲话当场受到了毛泽东的表扬。在这种情况下,朱德一定会担心,大会会不会突然转向?再来一个类似庐山会议的反右倾?这或许是朱德决定换讲话稿的原因所在。
  
  “要把同修正主义的斗争进行到底!”
  
  2月6日下午,轮到朱德在大会讲话了。按照大会的安排,这天下午是邓小平和朱德两个人讲话。待邓小平讲完时,时钟已经指向18时,外面的天空早已暗了下来。毛泽东说:现在,请朱德同志讲话。在大会的一片掌声中,朱德开始了讲话。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