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3年第9期


解决中缅边界问题的良好开端

作者:卓人政




  1953年,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周恩来曾指出,我们同周边国家都有边界纠葛,解决好 这个问题是十分重要的。中国同一些国家还有边界问题没有解决好,那就会天天吵架,我们 就没有精力搞建设了。
  中国着手解决与邻国的边界问题,始于解决中缅边界问题。而解决中缅边界问题又始于 1956年从"一九四一年线"以西撤军的问题。
  
  中缅两国边界遗存的三段未决问题
  
  缅甸的北面、西面与中国相邻。1950年6月8日缅甸与我国正式建交,是不同社会制度国 家中最先承认中国的国家之一。
  1954年12月1日至12日,周恩来总理接待来访的吴努总理,同吴努总理进行了5次会谈。 双方第一次就边界问题全面认真地交换了意见。周总理指出:世界上任何对立的国家,如果 不霸占人家的领土,不侵犯人家的主权,不干涉人家的内政,都可以成为相互友好的国家。 12月12日,中缅两国总理发表的会谈联合公报指出:"中缅两国边界尚未完全划定,两国总 理认为,有必要根据友好精神,在适当时机,通过正常的外交途径,解决此问题。"
  中缅两国边界大部分已经划定。但是有三段还存在着未决问题:一段是"永租"的猛卯 三角地区。该地区位于南晚河与瑞丽江汇合处,面积250平方千米。1897年,中英两国签订 有关中缅边界条约时,英国以"永租"的名义取得了对中国这块领土的管辖权。缅甸独立后 ,继承了对这个地区的"永租"关系。第二段是北段尖高山一段。这一段过去始终没有划定 。英国曾经在这个地区不断地制造纠纷,借机扩大它的殖民领域。最严重的是1911年初英国 对片马地区的武装侵占。"片马事件"激起了全中国人民的义愤,全国各地都掀起了抗议活 动。在这种情况下,英国政府不得不在1911年4月10日给当时中国政府的照会中正式承认, 片马、岗房、古浪三处各寨属于中国,但是却又毫无道理地继续侵占这个地区。第三段是阿 佤山区的一段(简称南段未定界)。中英两国在1894年和1897年签订的两个关于中缅边界的 条约中,对这段边界都曾经有明文规定。但是,由于有关的条文自相矛盾,这段边界长期没 有划定。为了造成既成事实,英国在1934年初派遣军队进攻班洪和班老部落所辖的地区,遭 到了当地佤族人民的抵抗,这就是有名的"班洪事件"。
  1941年,英国乘当时中国在抗日战争中所面临的危急情况,以封闭滇缅公路作为压力, 同国民党政府于6月18日用换文的方式订立了划定对英国有利的中缅边界南段未定界的边界 协定,两国政府正式换文加以承认,这就是"一九四一年线"。由于不久就发生了太平洋战 争,在这条线上并没有实地划界、立界桩。在这三段中,中缅双方争议最大的是阿佤山区一 段即"一九四一年线"问题。
  1949年底到1950年初,在陈赓、宋任穷率领的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解放云南的滇南战役 中,国民党第八兵团司令李弥率残部溃逃到中缅边境"一九四一年线"靠缅方的西侧,盘踞 在掸邦地区。此后两年间,他们伺机不断向中国境内进行破坏和骚扰。1952年我军为消灭这 股反动势力就追出了"一九四一年线"。后来一小部分军队退回,另一部分则继续留在"一 九四一年线"以西地区,以防李弥残部返回该地区继续袭扰我边境。当时缅甸内战还没有结 束,缅甸军队力量很弱,没有达到阿佤山的西边。1954年,缅甸内战结束,开始向这里派军 。为了避免出现军事冲突,1954年6月,周恩来总理首次访缅时,吴努总理第一次提出"一 九四一年线"的问题,希望两国政府抓紧解决好这一问题。周恩来总理同意以友好精神,经 过和平协商来解决边界问题。但要求有一点时间把情况弄清楚后再正式商谈。
  1955年11月,中缅边境南段黄果园附近大雾笼罩,中国军队在例行巡逻时,与缅甸军队 相遇,由于雾太大,辨不清情况,双方发生了小规模的武装冲突。缅方说中国军队过境,中 方说那样的边境我们不承认。由此,中缅边境局势一下子紧张起来。更严重的是,缅甸《民 族报》歪曲事实,攻击中国入侵缅甸。帝国主义势力借此事件也大作文章,极力喧染中国正 在对外"扩张",并且支持马尼拉条约国搞军事演习,制造紧张空气,威胁到东南亚地区的 和平。在这种情况下,中缅两国政府都感到及早解决中缅边界问题的必要性。为此,从1956 年初起,解决中缅边界问题便提到了两国政府的议事日程上来,并开始了频繁的接触。
  对中缅边界的现状,中国认为有南、北两段未定界和猛卯三角地三个问题。而缅甸政府 却不这样认为。在他们看来,只有北段存在未定界问题,这与中国在认识上有很大的距离。
  1956年5月20日,周恩来总理致信吴努总理,就解决中缅边界问题提出了中方的原则意 见:"一九四一年线"是国民党政府和英国政府划出来的一条边界线,当时中国人民就有不 同意见。今天中国政府同意这一边界线是有困难的。因此,在两国边界尚未完全划定前,比 较妥当的办法是暂时维持目前两国边界的现状,并且防止发生纠纷。至于中缅双方的不同意 见,可以留待将来谈判时寻求解决。1956年6月22日,周恩来与缅甸驻华大使吴拉茂谈话, 他说,最近中缅在边境上发生了小的冲突,无论错在哪方,都是不幸的,不应该发生的。目 前处理边境问题首要的也是最好的原则是维持现状,然后再设法公平合理地加以解决。
  帝国主义借中缅边界问题挑拨中缅关系。1956年6、7月,缅甸进行选举,吴巴瑞担任总 理。美国利用缅甸政府更迭之机,通过美国通讯社连续制造谣言,诬称中国边防部队越入中 缅北段片马等地区及在缅甸密之那捕获中方两名工作人员。还说中国要借边界问题帮助缅甸 共产党颠覆缅甸政权,甚至出兵入侵缅甸。美国还以此诱骗缅甸加入反共的东南亚军事集团 。缅甸《民族报》也发表了一篇关于中方进入中缅北段边界建立哨所的不真实报道。
  中国方面对这些挑拨性报道给予了回应。云南省委接到外交部的情况通告后,立即组织 在边境地区进行了认真的检查,核实我在该地区根本无越境事。8月3日,云南省委向党中央 专门作了《关于美国通讯社诬称我越境问题情况报告》。
  8月4日,周恩来给缅甸刚卸任不久、一直致力于发展中缅友谊的前总理吴努复信,指出 ,任何造谣破坏中缅关系的行动所产生的不良后果,都是中缅双方不愿看到的,我们两国绝 不要上别有用心人的当。同一天,周恩来在同缅甸驻华大使吴拉茂谈话时对缅甸政府驳斥了 这家报纸的谣言表示感谢,说我们对缅甸一直采取友好态度,我们主张一切问题都由双方在 内部协商,我们从来没有使双方意见有出入的地方见诸报纸。我们希望中缅两国团结起来, 不给别有用心的人以可乘之隙。《人民日报》也及时发表了评论员文章,说明事实的真相, 对缅甸《民族报》的诬蔑报道进行了澄清。
  缅甸政府在这方面也积极做了工作。缅外交部于7月31日发表声明,指出《民族报》所 登载的那条消息是不真实的。缅甸负责克钦邦事务的部长说:中国军队进入克钦邦同中国交 界的地区是不真实的,传说被中国军队占据的地区都在缅甸的手中。8月25日,缅甸曼德勒 《缅甸路线报》发表社论,对中缅边界问题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进行了客观的评说:"缅 中边界的划界问题,是由英国统治缅甸70年期间经手交涉的。现在缅甸独立了,同中国谈判 划界的责任就落在缅甸政府的身上了。""如果缅甸方面把英国政府所留下的工作不经审查 ,不管是对是错都一律认为合理,并且用强硬的、丝毫不让步的态度向中国交涉,那缅甸就 会再犯英国政府所犯过的错误了"。社论认为,自1886年英国占领缅甸以后,在600英里长 的中缅边界线上,中国政府与缅甸政府之间就常发生纠纷。1941年英国同当时的中国政府签 订的边界协定并不是平等合理的。"因此,对中国政府现在所提出的重新举行会谈来重新决 定边界的要求,我们是无可厚非的"。8月30日,吴巴瑞总理代表缅甸政府表示:"只要中 缅两国互相友好谅解,挑拨者必将失败。"
  
  中缅边界谈判的中心是"一九四一年线"
  
  1956年8月4日,周恩来对缅甸驻华大使吴拉茂说,所谓"一九四一年线"是英国利用国 民党政府抗日战争时期的困难而榨取的,我们不能承认。但是我们也没有强迫缅甸承认我们 的看法,而是主张和平协商解决。
  1956年8月7日,缅外交部官员白灵顿找姚仲明大使就解决缅中边界问题特别是"一九四 一年线"问题谈了缅方的立场:中缅边界谈判的中心应是"一九四一年线"。缅甸独立后, 就从英国继承了这条边界线,我们也了解中国政府是不满意此线的,并须审查过去国民党政 府签订的条约,我们认为这也是很自然的。但是应该强调的是,在中国政府未提出对该线的 修改建议前,中国政府在道义上,在法律上应该接受"一九四一年线"。如中国提出修改该 线的意见,缅甸政府是会根据友好原则加以考虑的,可是在该线未最后修正前双方均应遵守 该线。而中国目前驻军于佤邦是一种片面修改。缅方认为中国军队目前越过"一九四一年线 "的驻区并不大,因此,为了这块地方,而破坏两国友好关系,对中国并无好处。其次,中 国军队如不撤退,对缅方将形成一种压力,在这种压力下举行两国边界谈判是会受到缅国内 舆论和人民反对的。故缅方认为谈判的起点应是中国军队从"一九四一年线"以西地区撤出 。
  8月16日,姚仲明根据与白灵顿谈话及平时掌握的情况致电外交部,向中央提出我军不 撤出"一九四一年线"以西地区的建议。他在电文中称:根据目前缅甸肯定"一九四一年线 "为已定界,并据国际法要我承担该条约之义务,不放弃要我撤出"一九四一年线"以西的 军队为谈判的起点,对此,我们应进一步向缅方说明两国的政治地位和情况已有了根本改变 ,认定继承英国和国民党政府签订的"一九四一年线"是不合理的,也是不符合两国平等相 待精神的。可以考虑引证历史上缅甸不平等条约,如我清朝与英国所签订的缅甸向中国朝贡 、中国在缅甸有内河航运权的条约等,指出"一九四一年线"同样与这些条约不能为后来的 两国政府所继承,以阻止对方的纠缠;缅方的意图是抓住要先谈"一九四一年线"未定界, 并且先要我撤出"一九四一年线"以西的军队,以争取主动,然后再在中缅边界北段未定界 上与我纠缠,为此对我十分不利。因此,姚仲明建议:"我应采取与缅全面谈判的办法,以 便就整个中缅未定界问题做平等合理的调整。"
  8月21日,中共云南省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专题研究中缅未定界的划界问题。会后正 式向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提出,我不宜后撤至"一九四一年线"以东,如这样,事实上 等于我方承认"一九四一年线",于我不利,易被缅方作为迫我承认该线合法性的借口。
  缅甸总理吴巴瑞8月21日写信给周恩来,表明缅方对中缅南段未定界的基本立场。信中 强调1941年中英两国达成协议的界线是对双方都具有约束力的合法的国际界线,中国的军队 驻扎在该界线以西的缅甸领土上是不合法的,这些军队一定要撤走。鉴于此,周恩来于8月2 7日下午召集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研究中缅边界问题。会议认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对中缅 未定界采取不承认、不否认和暂维持现状的方针。在当时是必要的。但是,随着局势的发展 ,这个方针已不能适应目前形势发展的需要,缅甸政府已强烈要求我国对中缅未定界问题进 一步表明态度,我们必须找出根本的解决办法。当前,"一九四一年线"是中缅边界纠纷的 中心问题,确定我对"一九四一年线"的基本态度是解决中缅纠纷的关键。从法理上讲,中 、英两国政府对"一九四一年线"有过正式换文。根据国际法,某国政权更迭,政治或其他 的条约可以不承认或修改,但划界条约应该承认。我们如不承认"一九四一年线",也找不 到法理根据。从政治上看,我们主张和平共处。如在边界问题上与缅甸搞僵,我会因小失大 。基于以上考虑,会议决定,原则上中方应接受"一九四一年线"。会议还认为,我们将撤 出的地带面积约1300平方公里,人口约7万,这对我们是不利的。为了缓和中缅边界的紧张 局势,我们只能这样做。但是,我们在南段的让步应尽量换取在北段得到一些好处。当前的 具体做法是:答复缅方,为了中缅友好,中国军队可撤至"一九四一年线"以东,但缅军不 得进入我撤退的地区;我在中缅边界北段要求缅军后撤;要求缅方迅速成立边界委员会,协 商解决中缅南北两段未定界问题。8月28日,外交部将上述会议精神电告姚仲明大使和云南 省委。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