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3年第8期


努力学习、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作者:薛庆超




  为了认真学习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中国中共党史学会于7月8日举行专题座谈会。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谷安林、张启华,中国中共党史学会会长龚育之,常务副会长李传华、陈威,副会长石仲泉、张静如及党史界著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李传华主持会议,龚育之作会议小结。
  与会同志围绕着理论工作的根本任务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由治党及至治国的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新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关于努力建设先进文化等题目进行了发言和座谈。大家提出: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特性及保持蓬勃旺盛生命力的关键所在。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是唯物辩证法,这是马克思主义必须发展的深刻内在根据。这就决定了它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正如恩格斯提出的:“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马克思主义这种特性,决定了它必然要不断发展。这种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理论品质,是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旺盛生命力的关键所在。马克思、恩格斯出现在历史舞台上时,传统的唯心史观统治着思想理论界,空想社会主义和各种冒牌的社会主义统治着工人运动。马克思、恩格斯适应时代需要,开拓创新,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将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形成了以《资本论》为主要标志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开创了社会主义运动的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创立本身,就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精神的结果。当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时,列宁根据新的历史特点开拓创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了无产阶级政党面临的新情况、新特点,写出了以《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指导俄国无产阶级夺取了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开辟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时代。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面对新的实际,开拓创新,依据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入研究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本质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新的理论创造,写出了以《新民主主义论》为代表的一系列理论著作,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了伟大胜利。中国进人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后,邓小平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正确总结中国和国际社会主义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在正确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的基础上,在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具体问题中,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开辟了新局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进一步深刻变化了的时代背景下,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又创造性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这是我们党在进一步深刻变化了的历史条件下,深入思考,与时俱进、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更新的境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由治党及至治国的理论。江泽民同志2001年的七一讲话,从总结党80年革命、建设、改革的奋斗业绩和基本经验出发,立足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面对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的新要求,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历史根据、科学内涵和基本内容,以及如何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问题。中共十六大强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凸显了“三个代表”既是治党的理论,又是治国的理论;是治党治国最新经验的科学总结。胡锦涛同志的七一讲话,进一步论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渊源和理论创新、思想本质和衡量标准、指导实践和继续探索的许多重大问题,在强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同时,深刻地论述了“三个代表”是新世纪新阶段全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是总揽全局、统领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纲,这样,“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治党治国新理论的丰富内涵,更加鲜明地展现出来。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科学体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体系的理论基础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对于这方面,过去讲得比较透彻。一个是历史唯物主义,即“三个代表”的核心,基本点是三句话。对于这方面,以往虽然也讲到过三句话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关系,但总没有说清楚它作为“三个代表”科学体系的理论基,础的地位。胡锦涛同志《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把这个方面论述得非常清’楚。他说:“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这一基本原理的运用和阐发;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这一基本原理的运用和阐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这一基本原理的运用和阐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具有的基本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有论述,但把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同坚持党的先进性联系在一起,上升到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高度,上升到党的指导思想的高度,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这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三方面概括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核心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还是第一次。一个认识论,一个唯物史观,构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体系的理论基础。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理论观点,形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体系。。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进而又将这“三个代表”同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紧密联系在一起,上升到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高度,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这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还是第一次。实现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揭示的共产党人最崇高的社会理想。但是,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世界范围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历史命运的战略高度,强调共产党人既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又要脚踏实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努力,把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有机地统一起来,为实现共产党人的远大理想和最终目标指出了现实途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力量来自人民群众,它的一切思想行为都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新的实际出发,根据新的时代条件,强调必须以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衡量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工作的最高标准;提出了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立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一系列全面而具体的要求。
  最后,与会同志表示,党史界是思想理论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史界的同志要通过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切实使广大党史工作者在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历史地位的认识上达到新的高度,在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始终做到“三个代表”上取得新的成效。
  (责任编辑:瑶 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