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2年第8期


2002年部分读者来信摘编(之二)

作者:佚名




  政协甘肃省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离休干部高旭华:我从1997年贵刊创刊时开始自费订阅至今,也是我离休后自费订阅报刊中保留的精品之一。
  我认识贵刊是通过读了《书摘》1997年1月号转载贵刊一篇文章后,决定长期订阅的。
  我对贵刊最深刻的印象是"存真"、"求实",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以追求历史真实为最高目标,真正做到"信史、实学、新知、美文",生动可读,雅俗共赏。
  我们的党既经历了辉煌的历程,也走过曲折坎坷的道路,它最可贵、最伟大之处就是与时俱进,依靠党自身的健康力量,克服自身的缺点和错误,在历史的关键时刻,战胜谬误,使党立于不败之地。介绍党的历史、新中国的历史,就要讲真话、写信史,从缺点和失误中汲取经验教训,这不仅对我们的后代有好处,就是对世界人民也有可以借鉴之处。
  为避免丢失,我一直是汇款向编辑部直接订阅。
  封面设计、版式编排均好,尤其格调高雅,不登那些无聊的广告,做为一名老读者、老订户我很满意。
  文章内容无可挑剔,唯史实(包括历史事实、人物关系、时间地点等)定要尽量核实。
  偶然发现个别错别字,希望编辑、校对同志尽量做到精益求精。
  刊物的宣传应加强,党刊应有其严肃性,但如今是市场经济,不作宣传、推广不行。但不可搞商业化的广告。可以自身的特点向社会广为宣传。
  衷心祝愿《百年潮》越办越好,读者越来越多。
  
  湖北省钟祥市政协离休干部常传明:一、从开始头两年是直接汇款订阅贵刊,后四年是从当地邮局订购,都是自费。二、此刊我很喜欢,期期每一篇文章我都看,有的还看几遍。特别有些文章与自己经历时代有关的一些事件,我更爱看,进一步了解到经过内情。我订购此刊还介绍一些老同志们看,都说是好文章,我们都受教育,新中国来之不易,革命先烈血未白流。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受帝国主义侵略、压迫、剥削、屠杀,可以说中国人受尽了苦。五四运动以后,由于有了共产党,中国人才慢慢地醒悟,抬头,站起来,扬眉吐气。我们向编者、记者费的心血表示感谢。三、订阅贵刊六年中,只有一期未收到,我反映以后,你刊已补我一期,每月五号出版大部分中旬收到,少部分下旬收到。是邮局问题,还是其它原因不详。
  从内容方面看,已发表的文章无话可说,但总觉两缺:一是缺少基层有价值的东西,写上层、写大局是对的,无可非议。二是缺少带有全国性的科学家、劳动模范、战斗英雄,如刘胡兰、董存瑞、雷锋、黄继光、邱少云、焦裕禄......等式的人物。我想的是从鸦片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看英雄,让人们了解中国、认识中国、建设中国,特别是年轻人,把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永远继续发展下去,要人们了解今天的胜利来之不易,新中国强大来之不易。
  
  广东省惠州市粮食学校离休干部吴缪晖:贵刊从创刊到现在,是以"信史、实学、新知、美文"为宗旨,反映20世纪中国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等领域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的最具权威性的杂志。尤以能讲真话,敢于披露历史真相,而博得广大读者的喝彩,因而屹立于全国林林总总的许多刊物中而璀灿夺目。贵刊选载了许多弥足珍贵的史料,诸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形成"、"中国命运大抉择"、改革风云系列等今天读来仍然使人惊心动魄的好文章,以及通过《本刊特稿》、《台前幕后》、《史事本末》、《往事回首》、《历史瞬间》等栏目,撰写出许多质量上乘的史料;间或也展现一些党史长廊中的历史长焦,发人深省的教训事件。总的来说,是非常珍贵的。
  但就我近一年多来读《百年潮》的感觉,其史料面广,博览式的知识性素材多多,虽然每一篇都有其可贵的一定的价值,但主要不足的地方,就是缺乏"负面性"的史料,"反思性"的文章,毕竟这样的内容素材太少太少了。这也许是顾及各个层面读者,"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众口难调"、"脾胃不同"所致吧!
  近读今年第五期《康生与延安抢救运动》一文,本来这样的文章,一看老掉牙的题目,我起先实在是提不起兴趣的。可细读起来,却颇有新意,真可举一反三,有温故而知新的境界。它的"新",就是"新"在"康生为什么能左右中央的决策"?本文作了深入的剖析和解答。
  一部百年史,何以为"潮"?犹如大江东去,波澜壮阔;"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既有主流激荡,汹盠澎湃;也有支干漩涡,浪花泡沫。光反映一面,不反映另一面,这就不是"潮",就要失真!今天,我们要捍卫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尤为可贵的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史料醒民,就要提高群众识别真假马克思主义的能力,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是绝对相信群众的。
  《百年潮》杂志的各类题材,以反映历史实践与总结历史经验相结合,以当代祖国统一、改革风云为主旋律,从而展开百年史的画卷,无疑是对的。但跟上时代节拍,"与时俱进",不管是从实践创新,到理论上的创新,都是呈现客观事物发展中的继承与扬弃的过程,体现事物运动的否定之否定的规律;它绝不是要忘记某部分历史(不管是正面负面),更非是判断历史!因此,贵刊在文章内容的安排上,我意是:应主从得当,正负配合,方能更显"真实"。此"真实"就是客观的全面真实,真实的历史全貌!
  
  上海期货交易所高级经济师王和生:我自费订阅《百年潮》已第四年,是贵刊的一个老读者。每期刊物到手,都认真阅读所有文章,从中了解我国百年历史,特别是党成立以来的一些重大史实,贵刊确实是一本难得的精神食粮,从中学习历史唯物主义。总的感觉,贵刊内容广泛,史实客观,文字简练,形式多样,在同形势的结合上也是比较好的,望能继续坚持,不断创新。我是50年代入党的人,愿我党经得起考验,在新形势下不断发展,也希望贵刊越办越好,特提如下一点建议:
  1.历史往往是现实的一面镜子,希能结合形势刊出有针对性的史实,如今年第三期刊出的《开放前夕的一次重要出访》。现在到国外访问、考察特多,可以教育领导干部要像谷牧副总理那样,脚踏实地结合我国实情,学习外国经验,提出改革建议。
  2.相约健在的老一代革命家和亲历过重大事件的同志写些回忆文章,以还历史的真实面目,如今年第三期《邓小平南巡与南方谈话》一文,赵家梁《对一文的几点意见》,赵启正《对浦东开发思想历程的认识》,这些文章不仅有很高的研究参考价值,也是对改革、创新的再教育。
  3.发扬党的三大优良作风,对理解"三个代表"思想,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至关重要。能相约一些老同志结合自己亲身经历撰写一些战争年代和解放初期艰苦奋斗,一尘不沾,密切联系群众的好作风,如今年第五期王定烈同志一文《为政要言真、行实》、彭钢将军谈《彭德怀自传》、今年第四、五期郭谨良写《越战时,我在南越丛林中》等文章,都是很好的教育材料。
  重现党的优良传统,发扬艰苦创业精神,这些,真是现在要大大发扬光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