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1年第3期


我与黄镇同志的交往

作者:卞国福




  因为工作关系,我与原文化部部长黄镇仅两次接触,却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每每忆起,总是激动不己,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拜访
  
  1984年5月,我作为安徽省文化厅厅长,出席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文化厅局长会议。会议期间,我挤暇带领黄梅戏青年演员马兰、省文化厅艺术处干部吴宝英同志,首次到黄老寓所拜访。我早知道黄老是安徽枞阳人,早年离家参加革命,在长达6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特别是在全国解放以后,长期身居高位,但他念念不忘养育自己的家乡,对家乡人民始终怀着一颗赤诚的爱心,并时刻关心着安徽的经济文化建设。这一次,作为黄老的家乡人,我能有机会与黄老接触,应该说是一种缘份吧。
  那天,文化部秘书孙祥凝同志热情引我们至会客室。我们来时,黄老已在等侯,并亲切地接待我们。虽然初见,由于他平易近人,又是家乡人,因而倍感亲切,我就在宽松的氛围中,简要地向黄老汇报了安徽的文化工作情况,恳请老部长指教。
  话匣子一打开,黄老就以他丰富的文化工作经历,给我们介绍了一些外国优秀的文化及其特色,和具有浓郁文化意味的异国风情。黄老曾先后担任驻匈牙利、印度尼西亚、法国大使,驻美联络处主任,外交部副部长。在长时间的外交工作中,黄老有机会接触到外国的优良文化,感触颇深。他说愈是民族特色的文化,愈是具有国际性。交谈中,他老人家很自然地谈到安徽的黄梅戏,认为黄梅戏是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剧种,很有发展潜力,并寄予厚望。
  谈兴正浓时,黄老又带我们参观他的书房。嗬哟!黄老的书房简真像是艺术展览馆。匈牙利、印度尼西亚、法国、美国等一些国家的民间工艺品,在书房中陈列有致,各具特色,真是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给人以美的享受。我们边参观、边聆听他的介绍,增长了许多见识,越发感到吸取外国优良文化营养的重要。同时我感到,黄老不仅是位著名的外交家、社会活动家、理论家,而且还是一位成就卓著的画家和艺术品鉴赏家。
  当然,谈的内容最多的还是黄老关心的安徽文化工作。特别是如何发挥安徽优势,繁荣黄梅戏,从剧本的创作,谈到演员的培养、提高。他说,剧本乃一剧之本,尤为重要。而演员的表演,是剧本的再创作,艺术的再升华。《天仙配》、《女驸马》为什么风靡全国,久演不衰,就因为有个立得住脚的本子,有过得硬的优秀演员严凤英、王少舫。剧本要千锤百炼,演员要精心地发现、培养;当然,还要有好的音乐唱腔。只有这样,才能出成果、出人才。黄老的精辟见解,使我顿开茅塞,深受教益。
  
  题词
  
  我和黄镇同志的第二次接触,是在1988年5月24日至26日。那时,我在中共蚌埠市委工作,由于分管宣传文化、科技、教育等方面工作,我有幸陪同黄老一行来蚌的三天视察活动。黄老很高兴地视察了蚌埠市一些工厂企业、居民街道、居住设施和科技文化宫等。每到一处,都受到热烈欢迎。黄老十分细心地询问情况,体察民情。他对市两个文明建设的发展十分满意,给予很多鼓励。
  由于我和黄老在这之前就相识,他对我也有所了解,这次陪同活动时间虽短,但彼此间,话已投机,心已相映,情已相融。正因为如此,一种依依别情,促使我情不自禁地请黄老给我题词勉励。我知道,黄老解放前曾先后就读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上海新华艺术大学、科班出身,艺术功底颇深。长征途中就创作了许多鼓舞士气、感人至深的写生画,后汇集出版《长征画集》,成为红军长征中仅有的形象史料和珍贵艺术品。建国后,又创作了大量有极高艺术价值的书画作品,出版有《黄镇书画选集》。能够得到黄老的墨宝,应该是非常珍贵的。当我小心翼翼提出请求时,没想到黄老欣然同意,十分认真地给我题了“为祖勤奋工作,为人民永远歌唱”寓意深远的14个大字,他还开玩笑地说:你既是位诗人又是位领导者,望多提意见。面对这位老前辈的伟大的谦虚,我顿时觉得面红耳赤,实在不好意思地连声说:谢谢!谢谢黄老的鼓励!这幅苍劲有力、浑然一体的书法作品,既饱含着黄老对我的谆谆教诲,严格要求;又凝结着黄老对我的殷切期望。为了鞭策自己,铭记永远,我将黄老的题词,刊印在我的第三部诗集《拥抱明天》的扉页上,作为永远的缅怀,永远的激励。
  
  激励
  
  这些年来,我勤奋学习,努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果,基本上没有辜负黄老对我的期望。我在担任省文化厅长时,举办了安徽省首届戏剧节,从全省各地创作的254个大小剧作中,经过层层演出、筛选,推荐出32台节目,特别推出了富有新意、耐人寻味的黄梅戏《借官记》、《母老虎上轿》、《香魂》、《审婿招婿》和《风尘女画家》等。举办了安徽省首届歌舞节《江淮之秋》,推出了一些具有较高的思想艺术水平和安徽地方特色的歌舞节目,如大型舞剧《冬兰》、大型歌舞《凤鸣神洲》、歌剧《冰湖上的篝火》、《云岭翠竹》等,其中有两台节目,还应邀赴京演出,受到文化部和首都观众的好评。工作之余,我还在国内报刊上发表了大量的文艺作品,出版了诗集《热土地的歌》、《一树春天》、《拥抱明天》、《青春的旋律》,出版了文艺评论集《艺海思絮》、工作体会文集《工会干部的实践与思考》、音乐家轶事集《世界音乐家故事大观》等7部著作。
  光阴荏苒,岁月如流。黄老离开我们7周年了,他的音容笑貌和高尚的品格,他的卓越的思想和艺术才华永远激励我在新的学途上奋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