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0年第3期


恢复中美华沙会谈的起步

作者:钱江




  华沙会谈旧事重提
  
  1955年8月1日,中国驻波兰大使王炳南和美国驻捷克斯洛伐克大使约翰逊在瑞士的日内瓦举行了第一次大使级会谈。1958年,中美大使级会谈从日内瓦移至波兰的华沙举行,从此被称为"华沙会谈"。1967年6月,举行了第133次华沙中美大使级会谈后,中国驻波兰大使王国权回国参加"文化大革命",华沙会谈即不能在原级别上进行。但是不久后一架美国军用飞机入侵中国领空,在广西上空被我空军击落,美方急于了解飞行员下落,就由美国驻波兰大使馆二等秘书泰勒以大使级"会谈秘书"名义约见中国大使馆官员,经批准,中国大使馆二秘骆亦粟在中国大使馆会见了泰勒。此后双方以这种方式保持联系。1968年1月中国驻波兰大使馆临时代办陈东与美国大使进行了第134次会谈,与以前一样毫无结果。
  第135次会谈原定在1968年5月29日举行。后来中方认为此时前后越南正在与美国举行巴黎会谈,有必要推迟会谈。美方则希望会谈如期举行,但中国方面不同意,只得作罢。
  没有想到,1969年初春中苏关系出现的紧张局面,却使中断许久的中美华沙大使级会谈又接上了线。当时,美国总统尼克松已从不同渠道向北京递送口信,希望逐步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不能不使中国领导人认真对待。于是,华沙会谈的问题重新提上了日程。
  "九大"结束后,国内局势稍稍稳定了一些,周恩来感到,偌大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只有一个黄华在国外当大使是不行的,他决定派出一批大使,把几近停顿的驻各国使馆的工作恢复起来。
  一批恢复工作的大使名单很快确定了下来,其中有雷阳的名字,他不是大使,而是新任驻波兰大使馆临时代办。不过雷阳的资格很老,不久前担任外交部教育司司长,因此周恩来接见即将重新赴任的10多位大使的时候,雷阳也在座,而且,周恩来有话要对他说。
  周恩来与即将出国的大使们谈话之后,特意面对雷阳谈到了华沙会谈。他说,这次我们的外交代表到那里去,主要是密切注视形势的发展,要看看美国有什么动静,如果有情况就报告。
  出发前,雷阳认真阅读了历年来中美大使级华沙会谈的有关材料,细细琢磨了周恩来接见时的讲话。然后,他带上两位秘书,坐火车经莫斯科前往华沙赴任。
  
  美国大使追赶中国翻译
  
  当时的中国驻波兰大使馆处于冷清状态,原本有100多人的使馆此时连同雷阳只有 14个人,看管着一大片房子。至于华沙会谈的事,仍由二秘骆亦粟与美方保持联系。
  雷阳一到华沙即忙于整顿大使馆馆务,熟悉驻华沙外国使团的使节们,工作安排得相当紧凑。此时,美国驻波兰大使小沃尔特·斯托塞尔回国休假,他们两人在华沙没有见面。
  没有想到,回到美国休假的斯托塞尔受到总统尼克松的召见,要求他在华沙寻找机会秘密接触中国大使,向中方表明美国希望尽快恢复华沙中美大使级会谈。
  斯托塞尔很快回到波兰,等待那个"合适的外交场合"。他成了华沙外交使团中最活跃的人士,什么活动都要参加,一心想在某次活动中与雷阳迎面相遇。可是,直到雪落华沙,大地皆白,机会还是没有出现。
  1969年12月3日傍晚,南斯拉夫时装展览会在华沙科学文化宫举行,南斯拉夫驻波兰大使向雷阳发了请帖。当时,随着中苏关系趋向紧张,中国和南斯拉夫的关系却明显缓和了,雷阳和南斯拉夫大使私人关系也不错,因此他准备前去。谁知道就在行前,雷阳接到了阿尔巴尼亚大使发来的请帖,邀请他参加一个宴会。当时中国和阿尔巴尼亚的关系极好,雷阳决定参加。那么谁去南斯拉夫时装展览会呢?雷阳把请柬给了大使馆二秘李举卿和波兰语翻译景志成,让他们代劳。这时,中国驻波兰大使馆实际上只有3个外交官,除了雷阳就是二秘李举卿(兼任办公室主任)和二秘骆亦粟,要是同时多接到几个请帖就分身无术了。
  华沙已是隆冬,这天下了大雪。天气寒冷,本该是穿大衣的,李举卿和景志成觉得到衣帽间存取衣物怪麻烦的,加上来去都有汽车,遂在晚饭后轻装而去。
  时装表演安排在科学文化宫地下室的舞厅举行。大厅为椭圆形,中间是舞池,四周围起了桌子,上面摆着饮料,来自各国使馆的客人就在桌后落座,观看身着各种时装的男女模特儿步入舞池表演。李举卿和景志成到达以后就坐在靠近入口处的桌边。这时,景志成突然发现舞池对面坐着一人,正对着自己点点划划。定睛一看,原来是美国大使馆二秘西蒙思。此公虽然到任不久,已来过中国大使馆一次,中方联络员骆亦粟也回访了一次。这两次会晤,景志成都在场。但坐在西蒙思身边的是谁,景志成却不认识。
  景志成马上把这个情况告诉了李举卿。李举卿不认识对面的两人,就对景志成说,不知道美国人要搞什么鬼?不要理他们,待活动一结束我们就走。
  这年,景成志35岁,从事大使馆翻译工作刚好5年。他于1959年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学院俄语系,到外交部工作后即被选送华沙的波兰大学学习波兰语。从1964年开始,他就在驻波兰大使馆工作了。这些年,正是中美两国对抗不断加剧的时期,加上"文化大革命"掀风作浪,使这位年轻翻译一见美国人就有些紧张,生怕和他们沾上瓜葛。此时,他没有想到,坐在西蒙思身边的,正是美国驻波兰大使斯托塞尔。
  斯托塞尔有备而来。他判断雷阳可能参加南斯拉夫时装展览会,带上专门负责美中会谈事务的西蒙思赶来,想在会场上找一个合适的场合与雷阳对话。
  斯托塞尔不认识到任不久的雷阳,刚刚接手华沙会谈事务的西蒙思也不认识雷阳,不过他认出了中国大使馆的波兰语翻译景志成,由此判断景志成身边的中国官员可能是雷阳,就指给斯托塞尔看。
  时装表演在晚上8时许结束了,李举卿和景志成马上起身往回走。当他们走到衣帽间的时候,景志成一眼看到西蒙思和那个年纪稍大些的美国外交官已经在排队取衣服了。原来他们先一步出了表演厅。李举卿、景志成未作理会,径直走了过去,一前一后地上楼梯到地面层去。
  正在这时,西蒙思领着那位外交官追了过来,显然是连衣服也顾不上领了。西蒙思对走在后面的景志成说:"先生,这是我们的大使。"
  景志成担心的事终于发生了---美国人要和他说话!他往前一看,李举卿走得飞快,已经快上到地面层了。景志成听到后面西蒙思的声音,不免放慢了脚步,但不敢稍停,他一定要使自己保持在李举卿的视线里,以免出现什么说不清楚的事招来政治上的麻烦。
  这时,紧跟在西蒙思身后的美国大使斯托塞尔用波兰语对景志成说:"我是美国大使,我想会见你们的代办先生。"
  景志成再抬头一看,李举卿已经走出门了,而自己还在楼梯的一半。这里的灯光比较暗,景志成一阵紧张,赶紧往前走,要追上李举卿。他一边走着回答美国大使,说:"我转达。"这时,因为赶得急,斯托塞尔气喘吁吁,他坚持用波兰语对景志成说:"最近我在华盛顿见到了尼克松总统,总统说他要和中国进行重大的、具体的会谈。"
  话说到这儿,景志成走上了地面,出门了。这时,李举卿已经出了大门,下台阶朝自己的汽车走去。此时四周没有人,时装表演的观众还没有出来。街上也空荡荡的,没有行人。为了摆脱美国大使,景志成又说了一遍:"我转达。"说罢,他急急地奔向李举卿。
  这时,斯托塞尔没有追,他相信声波已经把他要传递的信息传到了。
  景志成钻进汽车,颇有惊魂未定之感,他立刻把刚才发生的一幕对李举卿说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