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1999年第3期


中共特科传奇人物刘乐扬

作者:张生力




  刘乐扬1914年10月9日出生于井冈山下炎帝纪念地酃县(现名炎陵县)。1934年,他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读书时,被中共中央特科湖南工作站吸收为地下党员。从此,他先后化名刘少慕、张兆麟、张维、孟南、刘易、洛阳、小草、甲寅,转战于湖南、广西、湖北、安徽、昆明、重庆、香港等地,打入国民党军政界、新闻界、教育界以至“中统”和帮会中,大力开展情报活动和统战工作。三十年代和四十年代,他曾四人敌牢,六遭追捕,一遇车祸,历尽了难以承受的坎坎坷坷。建国后,他致力于统战工作。肃反和反右派时,他被加以莫须有的罪名,受到错误处理,三次被捕入狱,又苦苦折腾了二十五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才得以彻底平反。1995年4月2日病逝,终年81岁。
  刘乐扬的一生充满传奇经历,这里记述的是其中的一部分。
  
  打入“新国民党”及“中统”
  
  “新国民党”是广东失意政客胡汉民的秘密反蒋组织,主要成员是一些不当权的政客和国民党员,也有少数反蒋的知识分子和中下级官员。这个组织受到湖南省主席何键的庇护,在湖南三十几个县里有其成员。中共特科湖南工作站指示刘乐扬打人这个组织,进行反蒋的统战活动。他经过一师同学刘熙育的介绍,加入新国民党,结识了该党负责人鲁兆庆和焦达仁。鲁是何键的亲信,担任省政府审计处处长。焦是辛亥革命时期湖南都督焦达峰之弟,在红帮“楚荆山”中担任“大龙头”,主管情报及交通联络工作。他们的消息来源很广,侧重于反蒋的政治和军事情况。刘乐扬除了搜集这方面的情报外,还利用蒋、胡两派的对立,尽力扩大国民党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如把一些似是而非的传单贴到两派头子的公馆附近,或通过新国民党记者谭仪正把一些查无实据的消息传给黄色小报等,让两派互相攻击。
  一师学生王才英是南京中统特务,有一次他化名“奴隶”写信给刘乐扬,称刘为“革命的同志”,要同刘讨论一些“革命的问题”。见面时,王拿些进步的书刊给刘看,提议组织什么“读书会”。刘把这些情况告诉特科负责人刘道衡,道衡说:这个学生是用“红旗手段”来套你的政治立场,对付的办法就是要装得同他一样。于是,刘乐扬就学阿Q式的革命姿态,获得了王才英的信任。王在一师毕业后,中统调他到南京受训,然后派往福建担任情报站负责人。1935年夏,他回湘结婚,见刘乐扬“失业”后一副狼狈相,便对刘说:“你现在很困难,我介绍你参加我们的工作,你考虑一下再答复我。”刘即向组织上汇报这一情况,刘道衡马上批准他打人中统。1935年8月,王才英拿来一份表格给刘,要他填好后直接寄到南京国民党中央调查统计局。从此,刘乐扬即以“特约通讯员”身份,同中统负责人冷素白(徐恩曾的化名)通信联系。南京的通讯机关有种种化名,如“大公通讯社”、“中华儿童教育社”等等。刘乐扬把新国民党的一些材料,取其非要害的内容,再掺上点假,编成通讯稿,发给南京中统。同时又通过另一渠道,告诉何键等人,说有人把你们的情况报到南京了。这就是刘乐扬经常采用的利用和扩大两派矛盾的办法。
  当时,蒋介石老是想借红军之手来削弱何键的实力,使两者矛盾不断加深,何键也就不再热中于“剿共”了。1934年冬,长征红军途经湘南、湘西时,何键只派部队在红军后面“送行”了事。刘乐扬获知蒋介石的军事部署后,及时通知红军绕道过境,没有在湖南境内打硬仗。1935年冬,何键派出二百多人伪装红军,到醴陵、萍乡一带活动,然后又派一营人去“围剿”。假红军一哄而散,何键即向南京报功,说已消灭红军一个营,还在报上大肆宣传。刘乐扬知道这个消息是假的,便写了一篇何键“假剿共”的通讯寄给南京中统。蒋介石来电追查,何键回电说“有民众可以作证”,不承认他玩了把戏。何键回过头来就追查这一消息的来源,开始了对刘乐扬的怀疑。
  
  发起响应一二九运动
  
  胡汉民的新国民党从1935年起,开始注意青年工作,成立了一个“青年运动委员会”,在长沙各校发展党员,以“反蒋抗日”相号召。刘乐扬打人新国民党后,深得青年运动委员会负责人傅益彰的信任,刘乐扬就借此机会吸收梁宜苏(梁轶素,其父是新国民党员,曾在桂系李济深部当过少将参议)、王德恒(湖大学生,毛泽东表兄王季范之子)、刘禄全(湖大学生)等为青运会成员。刘乐扬还根据傅益彰交给他的党员名单,经常到湖大、一中和文艺、广益、衡湘、兑泽等校找人联系,收集一些政治情报。由于工作任务繁重,刘乐扬建议特科加强组织领导。1935年10月,刘道衡同意成立党内“青年运动党团”,专门指导新国民党青运会的工作,指定刘乐扬、赵君实、梁宜苏为党团成员,赵为书记。
  1935年12月,北平爆发“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刘乐扬在党团碰头会上提议,立即发动长沙各校学生响应一二九运动,举行游行示威。刘道衡批准刘的建议,党团会议遂决定三条:①由刘乐扬起草一个宣言,拟定几条口号和传单,并负责印刷。②发动各校选出班代表,成立全市班代表联席会议,取代官方控制的长沙市学生自治联合会。③分工负责发动各校(刘乐扬负责发动青运会所属的大、中学学生)。
  12月16日晚,刘乐扬用“反帝大同盟”的名义,印好了他起草的2000多份宣言,17日晨即送到各校。一师学生自治会是被复兴社分子陈大勋掌握的,此人平时主张抗日,刘乐扬即利用一师老校友的身份,动员陈赞同游行示威。12月18日,各校学生代表举行联席会议,决定20日上午8时在教育会坪举行大会,会后游行示威。教育厅长朱经农向学生代表训话说:“你们一游行,湘江河里的日本军舰就会开炮,屠杀民众,造成惨案。”命令各校校长严加约束学生的行动,但是大多数校长并未执行朱的命令。12月19日,刘乐扬、梁宜苏、罗祖思、王靖民等分头到各校串联,巩固各校学生参加游行的决心。20日上午8时,刘乐扬等赶到教育会坪,将传单发给围观大会的市民。大会由一中学生代表张盈、一师学生代表陈大勋主持开会后,即游行示威。二女中当局封锁大门,但学生听到游行队伍的口号声,集体冲出大门,参加了游行队伍。福湘女中是教会学校,平日校规森严,当天清晨即锁了大门,训育婆婆守在门口,但进步学生带领大家从厕所便门溜出去,赶上了游行队伍。这天游行的秩序良好,何键未派警察、特务出来破坏,这也表明特科统战工作的效力。
  
  两进牢房以智取胜
  
  这次游行示威之后,进步作家郑家弘把他编辑的《展望》旬刊交由刘乐扬发稿,刘就把它由文艺副刊改为讨论爱国运动的刊物。新国民党上层人物对刘相当信任,拨给他大洋:300元,要他以“尚志学会”的名义创办《更生》旬刊。1936年春,他在《更生》旬刊创刊词《更生之路》中指出:“造成民族解放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