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1998年第2期


周恩来保卫《黄河大合唱》

作者:阮 虹




  自从1940年音乐家刘良模把《黄河大合唱》的乐谱带到美国,并在纽约出版了它的英译本之后,它在世界上许多国家的著名音乐厅中便久演不衰。即使在日本,人们也曾听到过它那气势磅薄的旋律:1964年,神户的一个劳动者业余团体用日文演唱了《黄河大合唱》。他们不仅按照原词唱出了“自从鬼子来……”,而且述在说明书上特地注明:“鬼子即日本军国主义”。然而谁也想不到,在这部作品诞生四十多年之后,它却在自己的祖国遭受了一场厄运。
  那是1970年的一天,中央乐团指挥李德伦拿着一份被从头至尾改过一遍的《黄河大合唱》歌词,匆匆找到了周恩来。这份歌词,是江青强迫李德伦带着一个专门为此成立的小组改写出来的。他觉得这件事一定要让周公知道,于是,他找人把原诃和改写后的新词抄在一起,亲自送到了中南海。
  周公紧锁眉头翻看着李德伦送来的歌词。当他看到自己十分熟悉的《保卫黄河》被改得面目全非时,终于忍无可忍了。他异常气愤地说:“‘风在吼,马在叫’有什么不好?为什么一定要改成‘红旗飘,军号响’?就是要改,也应该让原作者自己来改嘛!”李德伦说:“原作者正在湖北咸宁的文化部干校劳动。”“可以让他回来嘛!”周公的语调依然是气愤的。
  就在这同时,张光年(即光未然)正在湖北咸宁为《黄河大合唱》的“罪行”接受人们的批判。他记得那是夏季十分炎热的一天,在古云梦泽畔的一个广场上,他被一层又一层的青年人、被各种各样的指责包围着。他已经没有权利为《黄河大合唱》辩解了。是啊!一个已经被认为是叛徒、托派,并且长期推行反革命修正主义文艺路线的人;其作品还可能是好的吗?然而在内心深处,张光年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受那些指责。是的,他怎么能够怀疑自己的感情呢?而且那远不止是他的感情,那是在那个屈辱和抗争的年代里所有炎黄子孙的共同感情啊!它真实得就像那条曾经孕育了伟大华夏文明的母亲河。当张光年第一次看到黄河的时候,他觉得自己感受到的,分明就是我们民族强烈跳动着的脉博,分明就是我们民族奔泻喷涌着的心声呵……
  那是在陕西宜川县境内的圪针滩渡口,从壶口狂泻下来的河水,到这里扩成一片汹涌的波涛,随即在耸立着的一堆堆孤岛似的。山石中间轰鸣着奔腾而去。张光年简直被黄河那雄浑的气魄震慑住了!他和演剧三队的同志们久久地站立在河边。他任由自己身上的衣服被浪花打湿,仿佛那样就能使他和黄河融为一体。他情难自禁地在震耳欲聋的浪涛声中加进了自己的呐喊:“啊!黄河!”
  他们渡河时的情形更是让张光年感慨不已:“嘿——划哟,划哟……”十几个精壮汉子,随着一位威严长者的指挥,嘴里发出整齐的号子声,在惊涛骇浪中拼命划着一只方舟,历尽艰险,把他们送到了对岸。那真是一场人与自然的生死搏斗!是的,只有这样雄浑的大河,才能哺育出这样英勇的人民呵!
  张光年那诗人的灵感和激情一下子就被点燃了:那黄河的船夫在经过搏战之后到达彼岸的情景,不正象征着我们民族突破重重困难,终于取得胜利的光辉前景吗?
  于是,时代的歌手,站在高山之巅,代表着祖国的儿女,歌颂着黄河,并要学着它的榜样,像它一样的伟大、坚强……
  于是,民族的诗人,向着黄河巨人,哭诉着我们民族的灾难。他看见巨人醒来了,并且发出它的怒吼……。
  张光年急切地构思着,在行军途中,在马背上,在坠马受伤以后躺着的担架上……。当同志们把他送进延安二十里铺的和平医院治疗骨伤的时候,那些翻腾跳跃在他脑海里的诗句,终于压抑不住地喷涌出来了!他躺在病床上一句一句地吟诵着,他身旁的战友们则一句一句地记录着。只用了五天时间,他就完成了这部用八种格式组合起来的、有着四百行诗句的长诗!
  1939年农历除夕,张光年被人们从医院搀扶到了演剧三队举办的晚会上。在交际处的一个宽大的窑洞里,左臂还打着石膏的张光年,站在一盏明亮的煤油灯下,充满激情地朗诵了这首长诗。当他读出最后一个诗句的时候,他的余音已经被大家狂热的掌声和欢呼声湮没了。这时只见一个人猛地站了起来,冲到张光年面前,一把抢过了他手中的歌词,激动不已地对着人们大声说:“我有把握写好它!”——那是张光年最好的合作者冼星海呵!窑洞里随即响起一阵更加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冼星海躲进了他那孔挖在鲁艺山坡上的小土窑里。张光年和大家开始了焦急的等待。他知道星海会写好它的!1937年,他们刚刚在上海结识的时候,就已经发下宏愿:要写一部表现我们中华民族的苦难、挣扎、奋斗以及追求自由、幸福和胜利的信念的作品。1938年,他们在武昌昙华林曾经同住一室,作过多少次长夜谈呵!他们的心灵早已紧紧地契合在一起。
  整整六天的等待!这在张光年和大家的感觉上是那样漫长,然而对于孕育一部伟大的曲谱来说,其实是那样短暂。六天之后,同样也是由八首风韵各异的乐曲组成的大合唱曲谱,全部完成了!在那间小土窑里,在那盏摇曳着微弱亮光的菜油灯下,一次诗和乐的完美的结合,分娩出了一部不朽的经典之作。
  几天之后,演剧三队就在陕北公学的大礼堂里首演了《黄河太合唱》。张光年亲自担任了其中那首长诗的朗诵。稍后,冼星海又在延安组织了一次有五百人参加的盛大演出。整个延安都被轰动了!毛泽东看完演出之后,禁不住连声称赞:“好!好!”
  1939年6月,当周恩来从重庆回到延安的时候,迎接他的正是这部《黄河大合唱》。周公看完演出之后,立即挥笔题词:“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新声!”他发自内心地喜爱这部作品。他甚至亲自指挥着一大群热血沸腾的青年人,演唱其中的那首《保卫黄河》:“风在吼,马在叫……”。
  是啊!这歌声已经被融进了那个时代,被融进了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们的血液中。所以,四十多年之后,当有人想要绞杀《黄河大合唱》的时候,人们立即挺身出来保卫它了。正是由于周公的严正干预,江青之流最终才不得不停止了他们的罪恶行径。当然,周公还想拯救它的作者。他曾经在某次重要会议上特意强调说:“张光年我是了解的。”张光年的朋友们听说后,甚至还曾兴致勃勃地跑到他家里去贺喜。
  1975年10月25日晚上,人们在北京民族文化宫礼堂,为聂耳逝世四十周年、冼星海逝世三十周年举行了纪念音乐会。《黄河大合唱》终于被按照原词演唱了!这是一次多么重大的胜利啊!许多人都为此付出过自己的努力,许多人都把它看作是一场政治的较量。邓小平亲自请求毛泽东批准了这次演出,谭震林、乌兰夫、王震、谷牧亲自到场助威,他们全都是不请自来的。而已经病体衰弱的周公,则是坐在家中的电视机前,从头至尾认真看完全部演出的。邓颖超还代表周公给李德伦打电话,表示了由衷的祝贺。
  张光年是在粉碎“四人帮”之后才得知这一切的。是啊!黄河是不可侮的!它在我们民族重遭危难之际,又一次发出了它的怒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