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1998年第1期


陈云的西柏坡之行

作者:朱佳木




  陈云的西柏坡之行一直鲜为人知。1996年4月,西柏坡纪念馆在陈云逝世一周年前夕,增加了有关他在西柏坡活动的内容,为历史补写了重要的一笔。陈云的西柏坡之行,得从抗战胜利说起。1945年8月14日日本投降后,蒋介石连续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8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决定:为了争取和平民主,毛泽东、周恩来去重庆谈判;在此期间,由刘少奇代理中央主席职务;增选陈云、彭真为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9月14日,驻东北苏军总司令的代表飞抵延安,向朱总司令转达苏方有关中国军队进入东北问题的通知。当晚,刘少奇主持政治局会议,听取同机前来的东北先头部队负责人的汇报,并于次日凌晨决定,由彭真、陈云等组成东北局,立即搭乘苏军返航飞机去东北。此后的四年时间,陈云一直战斗在东北,曾任北满分局书记、东北局副书记兼南满分局书记、东北军区副政委、东北财经委员会主任、沈阳特别市第一任军管会主任等职,为东北的解放和稳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第二天,陈云即赶赴北平,与东北野战军领导人林彪、罗荣桓和华北人民政府领导人董必武、薄一波开会,商讨东野的后勤供应、关内外的铁路运输、东北币与人民币的比价等问题。会议期间,毛泽东由西柏坡致电东野总部,请罗荣桓前去面谈,并说如果陈云的会议已完,则请偕罗同来一叙。会后,陈、罗等即分乘几辆中型吉普,前往中共中央所在地西柏坡。
  陈云在西柏坡的活动,迄今没有发现直接的和完整的文字记载。但从陈云当年在东北局会议上的发言记录,1972年“批林整风”时的书面发言,以及他后来同身边人员的一些谈话中,可以大致了解到他在西柏坡期间的一些主要情况。
  到西柏坡后,陈云向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汇报了东北的情况和东北局的工作,并同他们彻夜长谈。这是他1945年离开延安后,第一次同中央书记处的领导们见面。毛主席一见到他,就握着他的手高兴地说:“四保临江啊!”这是说他在南满形势岌岌可危时,曾自告奋勇前往,与萧劲光等一起,指挥部队粉碎了敌人的进攻,不仅保住了南满根据地,而且从此扭转了东北战场上敌进我退的局面。
  周恩来和他谈话时问起粮食问题,他回答说,东北野战军进关时带了30万吨粮食(相当于入关部队每人300多斤)。此外,考虑到北平、天津两市的粮食供应一时会有困难,还准备了20万吨进关支援,随要随运。周恩来听后非常满意。刘少奇在谈话中提出,东北要有重点地办供销合作社、生产合作社、消费合作社,速度不要太快,准备用五到十年时间。
  陈云在西柏坡还参加了一次中央书记处会议,听了毛主席对形势的分析。毛主席指出:今后像辽西(指辽沈)、淮海那样规模的大仗不会再有了,但像天津那样的仗和北平那样的解决方式还会有。东野占领武汉后可以分兵一路继续向南,占领湖南两广,另一路折向西南,兼占云贵;要先占城市,后占农村。
  当时,全国的解放已经提上议事日程,中央正在酝酿成立统一领导全国经济工作的财政经济委员会。这个新机构所要面对的局面和解决的问题,显然既不同于抗战时期边区的财经办事处,也不同于解放战争时期的中央财经部和各个解放区的财委。由谁挂帅好呢?周恩来向毛泽东推荐了陈云,毛当即表示同意,并向书记处提出这个建议,得到了大家的赞同。周恩来随即将中央的决定通知陈云,要他回东北后,把工作交接一下,尽快来中央。关于这件事,薄一波在《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中说,毛泽东曾找他谈话,要他到中财委任副主任,协助陈云工作。他表示很愿意,说这样能多学习一些东西。
  根据毛泽东2月10日凌晨发给林彪、聂荣臻、刘亚楼、谭政的一封电报,陈云是2月11日离开西柏坡的。该电报称:“陈云、罗荣桓二同志本日在此谈话完毕,因路上溶雪不好走,本日在此休息一天,十一日动身返平。”另据陈云当时的秘书余建亭回忆,陈云由西柏坡回到北平后稍事休息,即乘火车回东北。途中在天津停留了几天,会见了天津市军管会主任黄克诚、副主任黄敬,并参观了工厂和市容。回到沈阳的时间大约是十八九号,因为20日东北局常委会议的记录上,已有他的发言。几天后,在东北的中央委员前往西柏坡参加七届二中全会时,因陈云刚从中央回来,又即将调往中央,被留在沈阳主持东北局工作,以致未能参加这次具有历史意义的会议。
  七届二中全会之后,陈云除加紧组织制订东北全区1949年的经济计划外,又在沈阳以及他尚未去过的鞍山、大连、本溪、长春、吉林等十余个工业城市进行了工矿企业的调查。听老同志说,当时陈云主要是考虑到调中央工作后,再来东北就不那么容易了,想利用还没离任的机会,多了解一些东北、特别是新解放城市的工业情况。因此耽搁了一些时间,未能及时去北平,以致周恩来几次打电报催他。《周恩来年谱》记载了4月10日的一次:“为中共中央起草致东北局电:陈云应速来中央。”5月13日,陈云参加完东北局对1949年计划草案的审议,便前往北平,开始了领导新成立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的工作。
  薄一波在前引《回顾》一书中写道:“党中央和毛主席在决定建立统一的财经领导机构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着是从东北调回陈云同志主持中财委。陈云同志是新中国财经工作的卓越领导人。1942年,他主持的陕甘宁晋绥五省联防财经办事处,工作很出色。解放战争时期,他主持东北财经委员会的工作,顺利实现了东北全区财经工作的统一管理,较早地把经济稳定下来。党中央和毛主席任命他为中财委主任,是再合适不过了。”
  陈云后来谈起他主持中财委这件事时曾经说过:“我从东北进关的时候,有些同志问我,进关以后怎么干?我说,安下地盘试一试。从1949年到1956年,我们党在经济战线上进行了三大‘战役’:统一经济,稳定物价;统购统销;社会主义改造,从低级到高级。”历史表明,他没有辜负党和人民的厚望。1995年4月陈云逝世时发布的讣告中,评价他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而这“开创”和“奠基”的起点,不正是党中央在西柏坡把主持全国财经工作的重任交给了他吗?所以,陈云的西柏坡之行,时间虽短,意义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