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茶客留言

作者:罗文森等




  罗文森(福建清流)
  我是《杂文月刊》的老读者。自从2003年偶从友人家里见到这本杂志,就爱不释手,当天就从乡邮所去订阅至今。《杂文月刊》改成半月刊后,尽管我订刊的经济能力发生了困难,但还是无法令我放弃订阅。
  我喜欢《杂文月刊》,是由于贵刊大部分文章的作者,以其极大的爱国热情,高度的社会洞察力和善良的社会同情心,用其犀利的笔锋,把我们国家各项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揭示出来,并提出如何应对的意见和建议,让所有热爱新生活,希望自己的国家能早日走向政治民主、国力昌盛、人民安康的人们为之感到,尽管我们的国家在运转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不足甚或短处,但只要让这些杂文作者的文章能在我们的生活中正常流通,我们就有理由相信,我们国家的既定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那些阻碍社会发展的丑恶现象就一定被历史发展的车轮辗碎。《杂文月刊》里面的许多文章,都是作者在其实际工作和生活中耳闻目睹的社会现象中,感悟出这些现象将给我们国家的建设和人民的生活带来不利甚或是严重的后果,出于他们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心才毅然命笔作文的。如选刊版2007年第1期石飞的《我不再恨贪官》,邵燕祥的《议论在秦中飞诗案边上》,第4期曹林的《拿出治民一般的严苛与智慧去治官》,第6期黄一龙的《从希拉里唱错国歌说起》,第7期王乾荣的《发张表,给官员》等,都令人百读不厌。感觉这些作者除了具有足够的社会观察能力,还必须具备足够的胆量才行。否则,就是写出了文章也会怵于发表。所以我对杂文作者的大智大勇和忧国忧民之心十分敬佩。我有一个天真的想法,如果我们国家的权力人(不计大小)能够看看这些杂文,对于提高其思想境界,改进其执政能力,开阔其政治视野,增强其亲民意识和政治良知,都将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杨松(重庆)
  贵刊2007年第10期选用了在下推荐的《过去年代就没有腐败》,作者徐友渔,摘自《中国新闻周刊》。没想到贵刊在2008年2期再次选用这个文章,出处是《教师博览》。前后相隔只有3期,贵刊居然用了同一个稿子,这给读者的印象肯定是不好的。希望贵刊能及时更正这个错误,挽回读者心目中的损失。也衷心希望贵刊以后审稿仔细些,别出类似的差错。
  钱家良(浙江杭州)
  读《杂文月刊》2008年2月下所载《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情不自禁地想起附近的塑胶厂排出有毒的刺鼻气味,终年不断。再看看门前这条小河,水黑如墨,恶臭袭人。人类赖以生存的三要素——阳光、空气和水,竟已有三分之二被污染,悲哉!文中所说之事,我都眼见身受了的。如此环境举国皆然。这,哪里是“半真半幻”,这应是不折不扣的“实话实说”。不由感慨良多,做打油诗一首,特剥乡贤贺知章《回乡偶书》之二,以泄我辈受害小民之愤。诗如下:
  如今家乡污染多,
  空气刺鼻如恶魔。
  更有门前尽污水,
  春风非复旧时波。
  杨孔翔(山东曲阜)
  读肖复兴的文章《当专家们也失去了良知》(载《杂文月刊·选刊版》2008.2),似乎对于专家的信任多于怀疑了。过去一大批专家,他们为了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们是无愧于专家这个神圣的称号的。可就是在今天,专家中也出现了假冒伪劣者。这不是危言耸听,因为我从到医院看个感冒发热,我就对专家有些吃惊了,本来就是个小小的感冒,挂专家号10元,普通号2元,结果呢?我就专门比较了一下,专家让我查这个指标、那个指标,按专家的药方,百把块钱不在话下,而普通医生只开了不到10元钱的药,嘱咐多喝开水。我按普通医生的办法,感冒很快好了,真庆幸没有听专家的话,没有劳民伤财挂吊瓶去折磨自己。电视上看专家代言的广告,常常热血沸腾,可是,实际上他们代言的产品他们自己就根本没有用过,看来是为了赚钱胡言乱语蒙消费者啊!
  肖复兴先生的文章,所列情况很有代表性,当专家们失去了良知,将是社会的悲剧。专家有权威性和威慑力,专家的一言一行往往对于广大群众会产生强大的诱惑作用。可是,一旦专家信口雌黄,老百姓就分不清东西南北了。“人家专家都这样说,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这样的结果可能是劳民伤财、图财害命、对于弱势群体的危害更大。还有那些股票专家、彩票专家、预测专家、易经专家在那里不知疲惫地忽悠,真的好担心。当然,他们也是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不过,我想要问一句,作为彩票、股票专家,你们预测得这么灵,为什么不自己先受益、先富起来,而苦口婆心地耍嘴皮子挣那个辛苦钱呢!专家,千万不能失去良知,否则,专家不专,浑水摸鱼,只会贻笑大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