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尊敬的领导……同志们”

作者:陈学勇




  陈学勇先生简介
  陈学勇,笔名陈老萌、老萌,江苏阜宁人。毕业于北京大学,江苏作家协会会员,今南通大学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著《才女的世界》、《林徽因寻真》、《旧痕新影说文人》等,编《林徽因文存》、《凌叔华文存》等。应约为《上海滩》月刊撰写“上海闲话”杂感专栏十年,出版杂文集《海上闲话》(与顾农合著)。
  
  中国人每以悠久历史而不胜自喜,竟有意无意忽略了,它是悠久在数千年的封建社会里。如此之久的悠悠岁月,也使得消除封建遗传因子的任务艰巨而长远,纵然体制上早已与封建告别,进入了应该与封建绝缘的社会主义时代。
  封建社会的一个显要标志是等级秩序,由此而生的是等级观念。这个观念并没有在民主、平等的今天彻底消失,它如幽灵还飘荡在生活的角角落落,成了集体潜意识。处级和尚、科级尼姑曾传为笑谈,但我们并不讥笑各种名人纪念馆的级别,因其级别不同馆长的官职也分了高低。尽管有的名人之间,生前原本是友好,是同事,是平辈。还有学校、杂志社、公家剧团、国营企业,都定了单位的级别;单位里上上下下,也无不论职认级。闻北京大学立誓取消校内职员级别,但至今好像未见多大动静。而全国各校的级别森严依旧,近报上发布某大学校长任职消息,还特别说明该校长为副部长级。看看一些地方的电视新闻,不论新闻大小,凡有当地领导参与,其报道顺序,必一把手在先,二把、三把、四把,依次而行,决无颠倒。此种意识传染到非媒体单位,如事业、企业的开会、开业,发言必最先称“尊敬的领导”,中间若干什么,末尾才是“同志们”;公告祝贺名单,虽注明“排名不分先后”,可细一琢磨,那先后还是明确分在经办人员肚子里的。真要搅乱顺序,何不“依姓氏笔画为序”。而可贵的要依姓氏者,其面对的或抵制的仍是广大的等级意识群体,强大的等级意识环境。
  有一则民间笑话。某单位参加革命歌曲合唱比赛,从领导到群众全体革命。排练时,一把手居第一排最中央,其他领导如左丞右相两旁延伸。偏是一把手身材很矮(提拔干部没有规定身高标准),其他领导则高的高矮的矮(提拔干部更没有划定同一尺寸),这样的排列自不合通常求整齐的美感。幸好合唱指挥属通达之辈没有作美感调整,眼前别扭的高高矮矮人头,就当五线谱上的豆芽符号,很快不再别扭。如果这豆芽平平齐齐,还能有抑扬顿挫的旋律么?他想,我指挥的正是立体的五线谱。至于比赛那天台下哄堂大笑,指挥是想不到了,或顾不得想了,或想了也白想,他能请一把手排到边上去么(肯定最边的一个)?
  这笑话有点儿荒唐。若不彻底清除等级意识,更加荒唐的事未必不可能发生。记得已经发生过荒唐事,有个年代,把很多人群分成极为严厉的等级,出身成分烙在人心上。成分高的(这高字很有意味,其实是打入另册的低)人不能自由走动,不能参加公民大会,不能选举,自然更谈不上被选。愈是别人欢天喜地过节的时候,他愈不能乱说乱动,愈得按照治保干部所训:“夹起尾巴做人!”所幸这荒唐岁月远去了,如今青年听起来匪夷所思。此所幸当依赖于所忧,忧等级意识如幽灵迟迟不去也。所忧才所幸。■
  【静绿荐自《上海滩》2007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