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匪类不绝之谜

作者:李换运




  太湖是我国南方有名的大湖,以美著称。清朝年间,因为这里并不属一个州府管辖,各方都疏于管理,便成为劫匪盗匪时常出没作恶的地方。有些人,白天以捕鱼为生,到了晚上则以劫盗为事。这中间最恶的一类是,坐一种遮盖严实的小船,往来于太湖之上,专门拐骗人口。他们十分残忍,躲在幽僻处,不顾他人哭天喊地,也无视他人苦苦哀求,把拐骗来的男女做成残疾,然后把这些男女驱赶到集市上去讨钱,供他们享用。还有一类劫匪,在南方的水域漂泊,诱使一些商旅在某处停泊休息,故意打得火热。待商旅的船只启航,“扬帆中流,四顾无人,暗置蒙汗药于茶饭中。”被害者昏晕了,他们就将其勒死,抛尸水中,然后劫掠钱物。
  劫与盗的情景在南方屡见不鲜。劫匪盗匪的踪迹海上有,陆上也有;平原有,山区也有;汉民居住的地方有,少数民族杂居的地方也有,可谓无处不在。所以,地方大臣给朝廷的奏折中时见“盗匪猖獗”、“官匪勾结”、“匪事暂息”、“匪首已获”之类的言辞。劫匪盗匪年复一年存在着,成为朝廷的心病。虽然多次下旨巢杀,终不见彻底铲除,其原因如今也该记取。
  最普遍的原因是百姓怕报复,怕遭受更大的伤害,便忍气吞声,知情不报。劫匪盗匪扰民害民,非一日两日,受伤害者也非一家两家,但大多数人家都把苦水咽到了肚里,并不去告发,甚至官府来追查时也不如实反映情况,更不会尽心尽力协助官府办案。有些劫匪盗匪做了案回到自己住的地方藏身,街坊邻居也是知道的,却视而不见。被劫被盗而不告官,知道劫匪盗匪的根底而不揭发,就助长了匪类的气焰,他们行凶作恶,就更加肆无忌惮了。当然,形成这种状况的根子在官不在民。民担心遭报复,是因为他们吃过报复的亏,官吏没有给他们撑腰,“利未兴而害先行,冤未伸而家已破”,哪里还敢出声呢?
  较深一层的原因则是,官吏在作祟。他们知情不报,知匪不缉。在有的地方,甚至形成了“讳盗之弊”,也就是对出现盗匪不敢说不愿说,从骨子里就根本不想说,隐瞒了一时说一时,最好别在自己的任期内让上级说这一方土地不安宁,别让上级认为自己没有本事治服盗匪,因此毁了自己的升迁之路。所以,在有的地方,一旦发生了抢劫之类的案件,官吏都会给失去钱财的人家施加压力,让人家把遭抢劫说成被盗窃,案件的性质就改变了;把损失的钱财由多说少,案情就显得轻了。一些明眼的官吏分析说,这样做的原因是,担心报了抢劫案,说明地方不安宁,影响自己的政绩;也担心报得数额大了,该缉捕的劫匪盗匪抓不到也会影响官吏的声誉。他们惟独不担心劫匪盗匪不绝,老百姓会常受劫盗之害。
  最深一层的原因则是黑吃黑,官匪勾结。这就像种了一棵果树,虽然这棵果树大大影响着周围的生态环境,但是总有人想摘取果实以饱口福,哪里舍得把这棵树砍掉呢?不仅不砍,说不定还施肥喷药哩!果树在他们的呵护下日渐枝繁叶茂,硕果累累。享用者呢,也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大饱口福,越发不想砍去那棵树了。对这黑吃黑或官匪勾结之类,有人做了这样的描绘:“捕役与盗贼声气相通,坐地分贼利。”更为严重的是,盗贼劫匪人赃俱获了,“捕役反为教导”,给匪人出主意,并从中帮忙,让匪人把赃物花销掉或藏匿起来,审讯的时候就难定罪了。与这种现象相近的还有,捕役抓住了匪徒,投进了监狱,却不去立即审讯,或不认真审讯,一个案子“拖攒时日,数年不得完结。”虽不完结,却也免不了拷打一番,让你受一受皮肉之苦。为何呢?捕役或狱官“未饱贪欲”,哪里会轻松放了你呢?当然,捕役或狱官也不想置匪徒于死地,匪徒死了,他们的摇钱树倒了,日子就凄惨了。为了使自己总有好日子过,他们还总结出了一套经验,即对匪首避重就轻。出现劫盗事件后,若是有人逃跑了,有人被抓住了,当地负责缉捕的官吏便称,那些逃跑的是首犯,抓住的是从犯。实际上,首犯就在被抓住的人当中,却按从犯而从轻发落,逃过了斩杀,逍遥法外,为害更甚。
  黑吃黑危害不浅,官匪勾结就更加可怕了。正是由于官与匪的勾结,才使得匪由弱而强,羽翼日渐丰满,扰民更加严重。也正是官匪勾结,才使得匪类在被缉捕时得以庇护,化险为夷,久除而不绝。雍正元年,在云南境内有一匪首普有才,残忍歹毒,劫掠成性,不光敢杀人,还敢与官兵交战。这样的匪首,屡捕屡逃,横行无忌。原因何在呢?因为有地方的知州撑腰!当时威远知州刀光焕认普有才为干儿子,自己的儿子与普有才结为兄弟。有了这层亲密无间的关系,普有才犯事,刀光焕便“任意藏匿,不肯查拿。”刀光焕的上司发现他与匪徒沆瀣一气之后,曾经开导劝说,让他与匪徒划清界限,他却置若罔闻,对普有才“暗暗供应食米,透漏信息。令其深匿远遁,代为隐饰。”刀光焕不仅对普有才这样的匪首如此照顾,对其他匪徒也网开一面,那些匪徒抢劫杀人,畏罪潜逃的时候路经刀光焕的辖地,要么“即行藏匿”,要么“从此路逃出”。有了这等认贼作父或视为手足的官吏,匪类能不发展壮大,贻害一方么?
  匪类不绝之谜,令人玩味遐想。
  [马静荐自《共产党员》2006年第11期/徐铁军图《高高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