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1期

画里话外三则

作者:陈四益




  皇家
  
  中国人把皇帝赶下龙椅已经80多年了。没料到,想过皇帝瘾的人依然不少。点心,要叫宫廷糕点;酒菜,要叫御膳;化妆品,标榜着“宫廷秘方”。连淫秽小说,也宣称是“皇室孤本”。这还没有说多得难以记住的各种同皇室攀亲眷的旅店、酒家、家具店、服装店……好像沾上一点“皇亲”。便无上荣光。
  我不知道起这些名目的人究竟对皇家有多少了解?知不知道一个皇帝要谋多少财、害多少命;知不知道,历来的皇帝短命的多、长命的少:知不知道宫廷里的化妆品,在今天看来不过是些劣质货;知不知道宫廷里的早点,其实也是从宫外点心铺里买的,并无什么特制秘方?
  我也不知道这些想同皇家攀亲的人究竟是怀着什么心理,是自己想过把皇帝瘾呢,还是想让人家过把皇帝瘾?若是自己想过瘾。那么先应当想想吊死在煤山的崇祯和被赶出紫禁城的宣统:若是想让人家过把瘾。那也得先掂量掂量。有没有自称“奴才”并在皇上要砍他头时说得出“谢主隆恩”的雅量。
  诗曰:
  无端逝水洗铅华,难洗宫中怨与嗟。
  痴汉不知皇帝恶,死乞白赖恋皇家。
  
  忘却
  
  人实在是很容易忘却的,无论多么刻骨铭心的悲痛,随着时光流逝,也会淡忘,有时那忘却的速度令人惊异。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那或许是因为事不关己。那么。事若关己便不会忘却么?也未必。满洲人人关之初,对汉人是惟恐杀不服的,所以有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所以才出现了“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现象,所以有那许多近乎疯狂的文字狱。那时被杀的人数十分可观,然而,墓木未拱,子孙亲友亦已做官的做官,应考的应考,成了大清的顺民,杀亲之痛是早已忘却的了。时至今日。有人说如果他活在那时。宁肯做大清的顺民;而乾隆的文化统治,也被许多人大歌大颂,这大概也可算做忘却的例证。
  还有一个例证,便是吸毒。鸦片战争过去不过150多年,许多人已不记得洋枪洋炮庇护下“送”来的毒品。曾给中国人造成过怎样的灾难。龚定庵将吸食鸦片称为“食妖”。以为造者、贩者、食者皆应诛戮,是深知其害的痛切之言。后来,洋人不再能强运鸦片到中国来了,倒是他们自己开始饱尝了毒品之害,不料再后来,我们中国人——不争气的中国人又自己去买、去贩、去种起鸦片来了。
  人们乐于忘却的,不是往昔的荣光,而是身受的羞耻。
  忘却或可暂时麻木恐惧的灵魂,但它却会招致新的灵魂的恐惧。
  诗曰:
  曾记鬼灯磷火莹,病夫东亚骨伶仃。
  何期血雨腥风后。又见疯魔海洛因。
  
  读经
  
  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引得关心世道的君子开出了疗世神方。方中的奇药,便是“读经”。
  中华文化,灿烂悠久;经书煌煌。孰堪与俦。青年人若能正心诚意,修身齐家,读经穷理,岂不天下大治?
  真是妙语解惑。我们自古便有《春秋》决狱,《孝经》退敌,半部《论语》治天下的高论,看来又有了当代传人。
  不过,我有些疑惑。姑不说这些无人能全部读懂的经书,是否能引起青年人的兴趣。就是举国读经。又怎样呢?两千多年了,不是一直在读吗?多少人皓首穷经,老死牖下。中国是越读越好呢,还是越读越糟?若是这些经书真能治国平天下。中国早已不是今天这副样子了!
  至于说到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我劝提倡读经的时贤,先去看几部并不难读的书:《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海上花列传》。
  那不是尽写贪官污吏、淫娼赌棍的么?不错。但书中所写的时代,正是读经的时代。
  诗云:
  忽闻海上有仙方,能合长生不老汤。
  汉武秦皇寻未得。痴人犹自梦黄梁。
  【马静荐自《济南时报》2006年8月30日/丁 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