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7期

吃“排”饭

作者:冯景元




  冯景元先生简介
  冯景元,中国作协会员,天津作协理事。曾用笔名非非、一汝、言言、可可,数十个。出书甚少,仅《随笔杂文自选集》和《甲子人语》。16岁开始写诗,20年后司文,45岁时做文学杂志社编辑,个人身份自诩,三分之一军人,三分之一文人,三分之一工人。现居天津市郊一个叫大寺的地方,每日嚼字。
  排排坐,吃果果。人生下来就要被编排,幼儿园阿姨就是这样教孩子的,讲的是文明。
  小时家里弟兄姐妹多的也是这样,按顺序排:老大,老二,老三;甲乙丙丁,ABCD。那叫排序。
  顺序的名次没长幼,但是第一个总是好的。按顺序来,一如街上买东西排队,谁也没得说,谁让人家就是先来的呢,凡事总得有个先来后到吧。而且有的顺序是大循环,比如十二生肖,无所谓先后,可以说都在先,也都在后。据说十二生肖原先排第一个的是牛,但是鬼精灵的鼠,在黄帝排肖序时,先伏在牛背上,模棱两可,就要钦定的一刹那,跳到牛前,于是牛前鼠后变成了鼠前牛后,也便就是它了。牛不上诉,大家不反映,黄帝也乐得天下太平。更主要的是这个排序一圈圈转,无所谓谁先谁后。不犯争执。
  还有不犯争执的,按成绩排,当场决胜负的武行,体育,棋社都是。甭管平时你多牛,比赛场看,厉害的一枪定胜负,讲究的三棋两胜,连着两招下去,你倒那了。用北京话讲:那没得说,第一让人家拿走,你老实排在后面,得认,得服。
  按长幼排,以年龄说的,分场合,一次两次行,长了也有论资排辈嫌。
  按姓氏笔划没问题,不过笔划多的总排后头也不是回事,现在就有不管姓什么给孩子起名就叫丁一,方一的。
  排名见殷红见血红的是在官场上,那排的是权。这个排位是绝对上下前后,不能有丝毫马虎错位的,“克已复礼,唯此为大”,小了说关系个人仕途荣辱,大里讲维系朝纲生死存亡。文化大革命最厉害,那时每次开会、接见,关心国家大事的人们都要仔细听排名,那是晴雨表,总是在顺序上微妙出变化,忽一天这人排在前头,又一天那人不知和谁换了个,都是事出有因的,发这个排名表的新华社也决定不了。记得那时总有一个名字放在“还有”的后面,就是余秋里。每次大名单列过,念到最后都是“还有余秋里”,老百姓不是傻子,念来念去就明白了,这位一定是实在离不开又不能划进圈里的能人,否则不能总是另列排在“还有”的名单中。
  正因为此,文化大革命中有人就专门研究起了排名,吃排饭,包括一些外国的新闻记者们,那时叫铁幕,紫禁城不让任何人进,关于中国政局情况的一些重要报道,就是凭着对每次政要出来排名推测研究出的。
  再有是旧时人死后人列祖列宗的坟场的排列,那是排尊,也是极严极不能乱序的。谁在前谁在后,包括谁在左谁在右,谁能进祖坟谁不能进祖坟都是有严格说法的。《周礼》春官的司职中,专有“先主之葬居中,以昭穆为左右”之说,“左为昭,右为穆;父为昭,子为穆”,谁挨谁,“父子、远近、长幼、亲疏之序”的排位,是一点不能错乱的。
  官场极严,坟场极严,谁也不能加塞,谁也不能乱序。
  最有意思的是,一次参加一位英年故去的文友的追悼会,大家都很悲痛,到会场后,无一例外,默默无声的排序签到登记,这时后面传来一个声音,让一让,让一让,某某主任来了。届时大家都回头看了看,没一个让的。那位跟班张罗的不死心,还在后面嚷,让一让,让一让。这时一位刺一点儿的,就说:主任有什么,市长来了不也是参加追悼会吗,又不是抢包子,走后门。
  这跟尊位无关,人们反感的是乱使特权。
  现在生活宽松了许多,影视中许多事情都戏说了,但排名的问题依然很中国。
  一张报纸出来,哪个新闻排在前,哪个排在后不是一般学问,而是大学问。因为没排好,就有惹事,出事的,弄不好还有丢帽子的。有个官运很不错的朋友(以前他未做大官时这么说的,现在他官做大了,咱也没去拜见,谁知人家还这样认不认,估且这么称吧),就是掌“春官”职,在每次开会主席台名单和先后座次上,有着过人的绝非一般的水平,每次开会至少要亲自过目三次,一是开会的头天晚上,二是转天上午,最后是临开会前。什么错了这个次序都不能错,他就是一次在临开会前得悉了一个变化,在极微妙的位置上倒了一个个儿,从此受到垂青,并步步腾达的。
  官场如此,文场效官场,也不一般。
  总是有人在研究顺序,有人在自排顺序,有人较真顺序。一次不十分重要的活动,私下里可以来也可以不来,但见了报道,名字顺大溜排下可不行,一定要排在谁先谁后。我亲见过几位杀上门来大闹的。其实文人大可不必,包括现在官场也大可不必,文人以文面世,文章写的好,作品叫人,排在末名又如何呢。前几年一段时间里,凡一部戏或一篇文章有几个排名的,摆在第一的大都是虚名实得者。官场也是,官做好了,有百姓口碑,比什么都重要。会议报道你整天往哪跑,见谁不见谁,别人看得真真,有时候越出面越坏。
  我做过几年不出名的刊物主编,可以明说,真正的好作品,叫座的东西不在头条,接到兄弟刊物常常倒着看。名人不名,真正好东西,大都出自未名者。
  一部水浒,前边七十回英雄好汉出世,轮番精彩,一写到七十一回梁山英雄排座次就没劲了。
  排序是商业,是政治,是名,是钱,是权。但事实上有些名次你是无法排,也排不出的。比如,给四大名著排排个,哪个在前,哪个在后?是西游还是水浒还是红楼?再如京剧的四大须生、四大名旦呢?萧邦和门德尔松,贝多芬和舒伯特呢?
  有人明明自己不愿意被人编排,但却吃排饭,召集一些人弄这个排行榜,那个排行榜。
  什么鸟协会都有,什么鸟行都排,排行榜太多了,据说现行的音乐排行榜,有名的没名的,有来由的没来由的,有说词没说词的,每年多达几百上千。而且排来排去就是那几个人,把谁排错了叫街的、骂娘的、摔话筒的、大打出手的,干什么的都有,以至有的人连奖都不愿去领了。我就听一个大牌主持人说过,什么这天王,那天王,狗屁,不为了混世吃饭,我认得他是谁呀!
  有需要排名的,就有当排名官赚排名钱吃排名饭的,就有做排名奴为排名气被排名累的。
  汉语排字当挤讲,因为“挤也”,才排。还是人多。
  [翟 明荐自《甲子人语》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哈 笑图《二十年后同学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