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4期

终于成了候选人

作者:刘 齐




  上周末我正在家中闲坐,忽有朋友来电话道喜,说我已被评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这个喜讯太大,别说我这种轻易沾不上好事的普通家伙,就是奖章累累的泰斗听了,怕也是满腹狐疑,轻易不敢高兴。
  我认定是朋友在开玩笑。
  朋友说,这是他亲眼所见,白纸黑字,清清楚楚,大街上不少人都知道。
  几天后,我也亲眼看见了,原来是一本厚厚的盗版书。盗版者气度非凡,把我的3本散文《给洋妞算命》、《小葱大酱》、《球迷日记》一股脑合印在一起,命名为《刘齐文集》。封面赫然两行大字:“最新突起问鼎‘诺贝尔’奖的候选人第一部自己插图散文精品集”。其中“候”字误为“侯”,发“猴”音,可读成“猴选人”。好嘛,让猴子选了一把。
  翻开书更精彩,有一个化名“老猫”的人,居然不请自来,主动给我(“老耗子”?)写了篇序言,把我夸得面目全非,说我不但是中国优秀作家,而且对“美学造型和艺术”深有造诣,甚至还,还精通声乐!苍天作证,我可是连卡拉OK都不敢唱的笨人。至于“优秀”云云,更是让人脸红。如果说中国有一百个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那我顶多能排到一百零一个。如果有一万个候选人,我就是一万零一个。
  书中错字奇多,装帧丑陋,纸张粗糙,轻轻一摸,手感很复杂,心里更复杂——都说书是作者的孩子,可这本“文集”算什么?干儿子?私生子?我连跟谁私生的都不知道,突然就蹦出这么个没脸没皮的家伙,满世界嚷嚷,刘齐那小于是我爹!
  我冤!
  这哪是好人家的子弟,这分明是个怪胎。盗版者暗取了我一片基因,掺点这个,兑点那个,泡一泡,煮一煮,扑哧吹一口邪气,变!就变出一个“猴选人”。
  我浑身燥热,有点坐不住了。尊敬的先生,或者女士,你们安的什么心,为何如此把我往死里捧?即使不考虑我本人的承受能力,也应该考虑别人的承受能力,啊,就你能突起,能问鼎,我们只能缩在角落里,眼巴巴地瞅着?看把你能的!
  我操起电话,试图跟大家表白一下,洗刷一下。可是,没有一个人表示同情,相反还有让我请客的。
  我突然醒悟,我这不是犯傻嘛,讨嫌嘛,变着法儿标榜自己嘛。现在的人都比较谦虚,比较策略,想夸自己有名,就说不敢上街,上街得戴墨镜;想夸自己好看,就说总有人性骚扰;想夸自己提了副处,就说正在参加中层干部培训。如今我唠唠叨叨,逢人便说不好了我被盗版了,显然也是在狡猾地吹嘘,刘齐的著作魅力无比,连坏蛋都着迷。
  算了,不解释了,别人爱怎么想怎么想吧。但经济上怎么办?一本“文集”标价近50元呢。盗版就是偷,就是抢,总得有人管吧?
  一位公安朋友说,按说警察可以管,但警察太忙,正经案子都顾不过来,哪还有精力抓这个,不是没死人吗?再说即使管,也得有线索呀。
  我的线索来自一位退休老人,他是在过街天桥上买的“文集”。
  昨天,我特意去那个天桥自行侦察,但见一长溜儿书摊,五花八门摆满了盗版书,可惜没有我那本,书商说卖完了。问从哪儿进的货,书商眯眼看我,笑而不答。
  顺着藤,却摸不着瓜,只能怨自己没有搜查证。
  那也别白来一趟,于是花6折钱买了另一位作家的盗版书,顶着阵阵汽车尾气,没头没脑地回家了。
  [李子木荐自《讽刺与幽默》2006年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