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2期

到哪儿去上党课

作者:单鸿恩




  偶尔在公交车上捡到一张被腰斩了的旧报纸,随手翻看,赫然一溜黑体大字撞人眼球:“到监狱里去上党课”。说是某地市党校参加培训的60余名处级以上党员干部来到监狱,在那里过了一个特殊的党日,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党课。这堂党课的“教员”均为原来的“显赫人物”:一个是因受贿而被判死缓的副区长;一个是因受贿、挪用公款被判7年徒刑的区供电局副局长。这两位“教员”向这些培训结束后即将擢升的人讲述了自己是如何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他们通过反思,教训在于没有过好“学习”、“个人利益”、“亲朋”这三关。现在他们追悔莫及,不得不咽下自己种下的苦果。现在他们愿用自己失去的自由警示他人。与会的领导干部们听了他们发自心底的忏悔,心灵都为之震憾。最后这60余名处级领导们还参观了犯人们学习、生活及劳动场所。按照如今新闻报道的套路,这则新闻被圈点出的积极意义是:党员干部对人生和自由都有了更深层的认识和理解。
  党员干部或准党员干部要进行党课教育活动这是应该的,也是我们的传家之宝,更是我们的看家本领。外国的党派党员们上不上党课,我不知道也就不好瞎比。再说他们的宗旨与咱们有本质的不同,所以更不好硬比。咱们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这个宗旨哪怕去死也在所不惜,所以咱们的党课教育历来起点很高。过去在战争年代,党课上在火线上、战壕里,乃至敌占地的恐怖区;和平建设时期常见的是党课上在田间地头,上在灯火通明的技改车间里,即使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党课也是上在挂有毛泽东画像的会议室里,庄严而且神圣。而现在党课竟然开到了监狱里,党员干部的道德准则一降如斯,忒惨点了!
  到监狱里上党课,恐怕会有人说这是新时期的新创举,这是从一个侧面在警告那些即将擢升之人,假如做赃官,染指国帑,枉法贪赃,洞开的监狱大门随时会把你吸了进去。教育力度比以往的“攥着拳头宣誓对红旗”不知大了多少倍。这种说法应该允许存在。因为从人性本恶的观点出发,对权力拥有者多一些戒备与防范,正告他们做官为私、中饱私囊必受囹圄之苦,这似乎并无值得非议的地方。可是我想,这种教育必须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整个社会要有一个完备的监督制约机制。如果廉政措施及其承诺都只是一些漂亮话,既没有违约责任,又没有能够追究违约方责任的监督者与仲裁人,更无完整的有约束力的社会契约,那么这种“到监狱里去上党课”的教育除给人一种作秀的感觉,还能剩下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如今的腐败分子精得很,他们的腐败经验越来越丰富,不但善于利用各种制度上的缺陷,而且从根上说还生活在一个大有腐败机会的环境里,因而也绝不会想到有朝一日会住到监狱里去,否则你就无法解释眼下的“前腐后继”。
  中国有句老话,“拼死吃河豚”。河豚味美是鲜中极品,但内脏剧毒。为了口腹之欲,有人尚且以命相抵,更何况不受监督的权力所带来的巨大财富。监狱有何可惧,有人不就是为了给子女存下巨款而愿把牢底坐穿或心甘情愿地引颈受戮吗!所以,我以为党课到哪儿去上并不重要,关键是制度利器的有无,没有健全的监督制约和有力制度,任何教育总不免流于做给人看的形式,而且这种形式越多则越滥,越滥也就越叫人嗤之以鼻,不屑一顾。我们的党员干部的道德准则倘若已经退守到以不入牢监为底线,人们信心到头来会不丧失?
   [选自《唯实》2005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