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0期

蔷薇一束

作者:鲁 民




  
  歪打正著
  
  几年前,曾在长春机场发生过一些歌迷们询问“杨振宁是唱什么歌的”笑话,如今杨教授知名度空前提高,谁要是还不知道杨振宁,那就孤陋寡闻了。不过,网上有一个调查:你是怎么知道杨振宁的?回答杨是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占三成,而回答杨是“老少恋”男主角的竟然占了七成。没想到,杨振宁震惊世界的科学成就只对他的知名度的提升有三成作用,而一件小小的婚恋轶事竟使他的知名度猛增七成,真是歪打正着,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
  
  买椟还珠
  
  前不久,杨利伟和几位航天专家到华南理工大学演讲,受到热烈欢迎。杨利伟短短几分钟的致辞,数次被学生热烈的掌声打断。致辞结束后,杨利伟先行退场,全场学生起立,再次报以雷鸣般的掌声欢送这位航天英雄。可是,当杨利伟离席后,航天专家开始主题演讲时,全场四千多学生居然一下子走了一大半。(《羊城晚报》5月16日)这使我不由想起一句成语:买椟还珠。就其重要性来说,航天英雄和航天专家很难说谁是椟谁是珠,但仅就这一场报告会而论,显然杨利伟的短暂露面是“椟”,而专家的学术报告才是“珠”。可许多学生直言不讳:“我们就是冲着杨利伟来的。”至于专家讲座的内容,学生们则既不关注也无兴趣。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不也是一种买椟还珠吗?
  
  宝马情结
  
  广州某小学生看到父亲来接他时开的不是宝马车,就大哭大闹,不肯上车,反复哄劝,答应以后一定天天开宝马车来接后,才勉强上车。上海某小学生向父亲提出,如果考试成绩获全班第一,就要一辆宝马车。这爷俩还真说话算数,小学生果然一次考试时名列前茅,老子也不食言,真买了一辆103万的宝马车送给儿子。看了这两则新闻,我想起一句颇有影响的口号:再穷不能穷教育,再富不能富孩子。让孩子生活在太优越太奢侈的环境中,看似关爱,其实是在害孩子,从小就养成奢侈习惯,只能培养出纨绔子弟,而“从来纨绔少伟男”,像那个哭着闹着非宝马车不坐的孩子,还能指望他成长为有用之材吗,我看难,十有八九会成败家子。
  
  用脚投票
  
  入春以来,内地许多风景点门票竞相提价,且幅度极大。没有发言权的游客似乎只有伸长脖子挨宰的份,可是不然,聪明的游客纷纷用脚投票,门票贵的景点,我索性不去,即便去了,也只在门口转转,点到为止,照几张相便打道回府。结果,今年五一黄金周,那些大幅度提价的景点原指望大捞一把,发笔横财,却没想到景点变得车马冷落游人稀,收入反而低于提价前的去年,真是弄巧成拙,自作自受,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一场误会
  
  五一长假期间,太原警察打死一北京警察,事后双方领导均称自己的警察是好警察,工作积极,敬业爱民,克己奉公等等。这就让人有些不明白,好警察尚且能这样公然在街头把人打死,坏警察又当如何?当年“文革”时大搞武斗一片混乱,“四人帮”有一种诡辩:好人打坏人活该,坏人打好人暴露,好人打好人误会,坏人打坏人以毒攻毒。
  倘以此理论解释,太原好警察打死北京好警察自然是一场误会,只是不知死者家属能否接受这种“高论”?
  [王翔宇荐自《大公报》2005年7月17日/夏清泉图《必“游”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