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5期

小杂感(四则)

作者:陈四益




  缓说“盛世”
  
   中国人爱说“盛世”,这多半是为了恭维皇帝。所以中国历史上的“盛世”往往经不住检验。那些臣子们方才唱罢“盛世”便蘧然覆灭的王朝不去说它,就是文景、贞观、开元、康乾,到底“盛”得如何,也经不住认真的追问。
   这几年,中国的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有目共睹,国外友好人士也颇有佳评。但是,原来的底子太薄,乐观需要谨慎。现在,太多的盛世赞歌值得警惕。盛世钟声,盛世欢歌,盛世修典,盛世修史,……什么事情都喜欢把“盛世”的名头扛在前头。
   中央一再讲要增强忧患意识,要居安思危,要清醒地看到挑战的严峻,看到困难和风险。单只想想几千万尚未脱贫的同胞,我们也不宜轻言“盛世”。喜欢大谈“盛世”的人也未必真的认为盛世已臻,不过是借此讨好罢了,而讨好的后面,总藏着一条利己的尾巴。
  
  形式化
  
   无论什么内容,都有表现的形式。但若内容失落,就只剩下空洞的形式。
   比如,中国自古以农立国,为了表现对农耕的重视,上自天子,下至百官,孟春之月,都要“劝农”。这类活动,推测起来,起源或许在部落首脑尚未完全脱离劳动之时,但到了成为一种“礼”,剩下的就只剩一套“仪”——一套毫无意义的形式化程序了。据《礼记》的说法,不过是摆足了架势、浩浩荡荡地去,然后天子推三下,三公推五下,九卿、诸侯推九下。推过之后,完成耕地任务的还是百姓。
   许多本来具有实质内容的活动,在实行过程中渐渐形式化。市长电话、市长接待日、学习日、意见簿、形形色色的评审、花样繁多的检查、春节的送温暖等等,等等,有的已经形式化,有的开始形式化。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提倡一面派
  
   上下之间对某些问题意见一致,很好,形成共识,同心协力,事情可以办得顺当。上下之间对某些问题意见不一致,也很好,暴露分歧,说明尚须研究,以求完善。研究,就要调查、分析、试验、总结,经过这一番实事求是的功夫,不一致就渐渐趋于一致。所以,对于高明的领导,不一致并不可怕,它倒是深思求真的触媒。可怕的是嘴巴上一致拥护,心里边各怀二心,口头上赞成,行动上抵制。
   心口不一的两面派出现,其因不一,一个重要原因是手握权力者不能心平气和地对待不同意见甚至不愿听任何不同意见。作为这种压制的消极反拨,只好口虽不言,心实非之。表面的高度一致掩盖了事实上的意见分歧,后果更加危险。
   提倡一面派,鼓励把不同意见摆到桌面上来,正视分歧,妥善解决,是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方面。
  
  习惯在批评中工作
  
   革命党和执政党的不同之一,是革命党处于批评者的地位而执政党处于被批评者的地位。批评者指摘执政者的阙失,只要恰中痛处,就能引起共鸣、受到拥护。革命党当然也要提出纲领,描绘蓝图,但毕竟未曾实施,是非好歹难于置喙。执政党如果对批评者高压,反倒引起群众对批评者的同情和拥护。民众的同情和拥护正是革命党成功的条件。
   革命党一旦成了执政党,就处于被批评者的地位。当初和后来的种种许诺,老百姓都等着兑现。兑现了,没话可说,兑现不了或兑现不如所期,于是批评随之。悬殊愈大,批评愈烈。老百姓的所期,水涨船高,永远不会有个尽头。因此对执政党的批评也永远不会有停止的一天。这是常态。
   批评不一定是反对,不一定是颠覆,更多的只是表现一种需求。执政党要习惯于在批评中工作,从批评中听到需求和期待,以改进工作。老牛犁田,仍不免荆鞭加之,老牛并不抱怨。执政党要有老牛的精神,不然说什么“俯首甘为孺子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