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4期

多则无益

作者:王成喜




  1930年,德国出了一本批判相对论的书,书名叫《一百位教授出面证明爱因斯坦错了》。爱因斯坦知道后,耸耸肩说道:“一百位?干吗要这么多人?只要能证明我真的错了,哪怕一个人出面也足够了。”此言甚确。
   原金陵大学中文系教授胡俊先生说:“诗最善,化腐朽为神奇。”屡经弟子怂恿,编定《自怡斋诗集》,寥寥一册,云:“不必多,多则无益。”言之有理!
  1962年,厉慧良在中南海为毛泽东主席表演《挑滑车》,唱到“大战”就唱不动了。演出结束,是别人把他扶起来的。过后,厉慧良悟道:“重复太多”;“艺多了,就傻了”。这话有理!
  书、诗、艺诸事,其理则一。
  绵羊再多,对狮子却毫无威胁。一千只母鸡的翅膀也不如老鹰一双翅膀有力。这是浅显的道理。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即使要将颠倒的重新颠倒过来,也不在于人多。确实,证明某理论,某件事,某个人的对与错,好与坏,不在于人多,而在于你拿出来的证明站得住站不住脚。拿秦桧来说,纵然有一千个人、一万个人来证明他是对的,也是“瞎子点灯——自费蜡”。相反,孔夫子在某一特殊年代曾被多少人横批竖批,打叉叉,放火攻,再踏上一万只脚,永世不得翻身,结果呢,孔夫子说翻身就翻身,不仅毫发无损,而且还增加了几分光彩。
  至于文坛艺苑我想也是该“删繁就简”了。君不见,如今的一些人“书”出了一本又一本,然而,不仅“多则无益”,而且劳民伤财。另有一些人腹中空空,却硬充什么“学者”、“专家”,结果东摘西抄,拼拼凑凑出版一些所谓的“著作”。一些节目、演出,晚会,也大做“人加人”的文章,搬出许多人来证明自己的精彩和非凡。诸如此类,自然不仅仅只是一个“多则无益”这类问题了。
  这几年,我们重复的东西还少吗?可要说好东西,则太少太少了。这多与少的反差,根子无疑在于“重复太多”。这类“重复太多”的东西,除了变为废品之外,还有什么?真金不怕烈火,真理就是真理,真理决不会因众人的攻击、诋毁而成谬论。爱因斯坦的伟大就在于他对科学的义无反顾和实事求是。当然,一个人能够领悟到“不必多,多则无益”,是一种境界,能够达到这一境界更难能可贵,也就不会再做“傻事”。为此,我想,要使我们的“文坛”(不仅仅是“文坛”)走出“数量多而质量低”的误区,要紧的还是要在思想上领悟“不必多,多则无益”这一道理。当然,对一些“假冒伪劣”,还要加大“打假”的力度,撕去他们的假面具。
  “不必多,多则无益”;“艺多了,就傻了”。这道理是大可推而广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