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4期

浓缩了的封建体制

作者:马治权




  历代帝王都诛功臣,这已是中国历史的常识。刘邦杀韩信,朱元璋火烧“庆功楼”,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等等,都属这一类或近似这一类“常识”的重复。当然这“常识”是封建时代的或者是带有封建时代痕迹的常识,而不是现代政治的常识。
  封建时代的皇帝为什么要诛功臣?是人性的决定。人性是贪婪的。像杨秀清,到一定时候,他的贪婪就开始膨胀,膨胀到一定程度,就要威胁到皇帝的宝座,皇帝就要想办法“诛杀”了。所以,“诛功臣”实质上是利益之争。为什么历代都要演出这样的悲剧?根本上来说是没有一个很好的约束机制,即机制不能把欲望约束到一定的程度。贪婪是人的本性,而且是无止境的贪婪。过去儒家教导读书人要忠君,但忠君思想毕竟是思想,不是制度,思想到一定时候就可以放弃,而制度是“刚性”的,难以逾越。衡量思想的标准也是因人而异,众说不一。而制度则可以量化,量化到较易操作的法律。
  贪婪膨胀到一定地步,“火拼”就开始了,这是小范围的悲剧,类似“哥老会”、“土匪团伙”等,大范围就是“诛功臣”。太平天国介于二者之间,贪欲膨胀得太快,比土匪之间“火拼”的规模要大,几近乎成熟到了“诛功臣”的地步,但江山未稳,“诛功臣”又显得早了些。这是缘于太平天国的领袖们的素质相对差了一些,造反的规矩立得有些“邪乎”,比如“天父”与“天王”之间的关系,“天王”与“东王”之间的关系。似乎也有互相制约的作用,但量化的太不够,完全靠人的感觉。所以,制约也就变成了“谁的计谋高,谁就利用了这种制约”。这就是封建时代皇帝与功臣之间的另一个“常识”,即“将才不如帝王术”。
  将才为什么不如帝王术?这里面有一个“位置”的优势。即帝王为正统人物,大臣为辅政人物,帝王收拾大臣,叫“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大臣造反收拾皇帝,叫“犯上作乱”,不得民心,甚至会引出“清君侧”和平叛的后果。这是其一。其二是封建皇帝多靠“玩人”起家,“权术”是其基本专业。大臣多靠领兵打仗起家,“兵术”是其基本专业,所以又有“将将与将兵”的区别。“将兵”有一定的规矩,而“将将”则全无规矩可循,所以,道德在这里是皇帝的“借口”。“自古帝王是流氓”。人急了就不顾一切,什么道德不道德,原则不原则,道德原则都在“孤”掌握之中,杀你也是道德,不杀你也是道德。过去曾传一则笑话,说皇帝与几位大臣争一美色女子。大家事先约定原则:一人只可跳舞“四下”,不能超越。超越了为违规。大臣甲是老实人,“一二三四”便自觉收场。大臣乙稍有变化,不过也是“四三二一”。大臣丙是在原则中最具灵活性的人,他,“一二三四,二二三四,三二三四,四二三四”,可谓是在原则中发挥到了极致。然而轮到帝王,则是“一二一,一二一,永远都是一二一”。这就是原则,也可以说是权术。这样的大臣与帝王之间的决斗,悲剧自然归天大臣,潇洒自然留给君王。
  然潇洒是潇洒,但终归难免残酷。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株连九族,诛杀无辜。败者的残酷是一定的了。然胜者的结局也大为不妙。皇帝以其高超的权术诛了“反对派”以后,腐败便接踵而至。腐败了,农民起义便接踵而至。这就是封建政治。大臣的残酷在于“伴君如伴虎”,皇帝的残酷在于“载舟也覆舟”。太平天国浓缩了封建政治的全部细胞,用十四年的时间快镜头般地演绎了以往封建王朝几百年的悲剧。其教训尤为鲜明。
  我之所以要发这样一通感慨,目的还是想提醒我们能以史为鉴。过去延安时期,毛泽东曾与黄炎培就这个问题有过对话,毛泽东讲,我们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那就是“民主”。当然找到了办法,如何实施也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有时还会走弯路,譬如“反右”“文革”之类的行为,就是与“民主”背道而驰了。现在当然要好得多,但封建的东西依然时隐时现,“监督真空”也随处可见。所以,我们仍要加强对封建意识的批判,加快民主制度的建设。文明政治的权力与封建政治的区别就是“权力归之于谁”的区别。封建政治是归于“朕”,而文明政治的权力则是归于“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