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期

-呼唤真正的《人学》

作者:毛志成




  
  一、呼唤真正的《人学》
  
  《人学》是专门瞄准“人从根本上来看到底是个什么物种”这一问题,去深研细究的一门学问。无论什么样的国家或民族,社会或时代,看其有没有大悟性、大智能、大才气,只看其向真正《人学》的趋近程度即可。只要对真正《人学》很陌生或很疏远,乃至绝缘,任何“辉煌壮举”都很难彻底挣脱胡闹意味。
  
  二、几千年未写成的《人学》
  
  几千年来,涉及的任何学问都与人有关。专门探讨“人是什么”或“什么是人”的文学作品也蔚为大观。而特殊地以《人学》为书名的著作近于没有。即使偶尔有之,也大都是形容性的或情绪性的,有颂扬也有诅咒。几千年至今,人类建立了《数学》、《物理学》、《哲学》、《美学》等科学和专著,何以《人学》近于空白?值得深思。
  
  三、人尚未形成识“人”智能
  
  无论古代被誉为贤人圣人的卓士,还是今天多如牛毛的才子,他们对天对地或对社会对人生,乃至对过去和未来,物性或事理,都未终止对博学多知的自誉或互捧。然而在实际上,谁也没寻找到“人到底是个什么物种”的可信答案。从这个意义上说,人仍然是愚蠢的家伙。否则,也上为什么有那样多的不幸和灾难?
  
  四、法与人类的“原罪”
  
  法者罚也。人类发现并正视了法的必需性,即惩罚的不可缺少性,甚而将一大半精力用之于此,是人类实现文明化的最大醒悟。而某些文化却陷入另一种误区,宽谅或美化人类的“原罪”属性。如公开承认甚而宣扬人之自私的合理性,索取欲的合法性,以及占有欲的神圣性,和没有任何善性含量的享乐之“美”。法之所以不是万能的,原因之一便是对某些潜在原罪无力干预。而有此职能的行当如文化、艺术、教育等,又另谋其它了。
  
  五、人到底是什么?
  
  “人之初,性本善”,百分之百地错了:“人之初,性本恶”,最多的错误也只是占一半。不信?那就请出来一位公认的大人物来说一句话:“与其说人性善不如说人性恶更加接近于唯物主义。”这位大人物就是恩格斯,语出《反杜林论》。
  扬善、颂善,至多是人类文化中优质因素的十分之一;而识恶,斥恶,使之弃恶,却是人类文化功绩中的十分之九。谁否认,至少是糊涂。
  
  六、人往往不是人
  
  我们常常指着某个具体的人说,这是好人,这是能人,这是巨人,这是伟人,或指着另外的人说,这是恶人,这是小人,这是罪人,这是匪人,有时,我们也依据与自己有利害相关的人说这是恩人,这是仇人,这是亲人,这是远人。其实我们说的上述从都是人的标签与符号,而不是纯粹意义上的“人本身”。这与真正的“人学”无关,智能极有限。
  
  七,高品位人学的标志
  
  能否及时建立起真正高品位的人学,千万不要相信各种作秀式的虚奢理论、漂亮词令,只立足于几条即可:批评“人性本身”的缺点,使之识耻:正视“现实人性”及其演示的行为正在趋于伪化和恶化;提倡“弃恶从善”时使用的语言要以法律语言为主体,为重项,切切不要让各式绵软语言——如书呆子式的、伪才子式的、戏子式的语言过分滥觞,致使“人”的日益浊化和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