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10期

洪秀全的“数字化”

作者:乐 朋




  太平天国最终的失败,与洪秀全后期的腐败有很大的关系。150年前的阳春三月,太平军攻克南京,洪秀全在这里开始了他的十年帝王生活。乡村塾师出身的洪秀全,与依托现代计算机的数字化技术,当然扯不上什么关系;但在金碧辉煌的“小天堂”里,洪秀全却屡屡用数字编号来管理人,尤其是他的后宫嫔妃,不能不说他对数字情有独钟。
  譬如晋爵封王,照例是项很严肃、很慎重的奖赏制度,用以安抚功臣,收揽人心。然而,义、安、福、燕、豫、侯六个等级的爵位,因为洪家小朝廷大甩卖式的滥封,弄得“满朝之内,皆义皆安”,多得无法以字面区别,也不知用什么字为好了,所以洪秀全就干脆来个数字编号,以示区分。故而出现了“368天安”,“1467天福”,“1469天豫”之类数字化的官爵,写下了中国几千年封建官制史上的奇观!
  数字化用得最多的地方在后宫。洪秀全是个一夫多妻主义者,不过他规定,多妻仅是高官大员的性特权:“今上帝圣旨,大员妻不止,无职之人,只娶一妻。”公开造反前,教主爷的洪秀全就已纳妻妾十余人;打入南京城时,他的妻妾多达 36人;进城之后,每年他的生日,就又要选美女6人人宫。据其子洪天贵福的供词称,洪秀全的正式妻妾有88人(另说为 108人)。面对这么多的女人,洪秀全自己—概统称为妻,但她们又一律没有封号级称,也不用名字;怎么传唤、享用呢?洪秀全别出心裁,数字化地依次编号,于是就有了第30妻、第 82妻等旷古未闻的名目!复旦大学的潘旭澜教授戏之谓“中外后宫史无前例的‘革命’创举” (《太平杂说》)。至于上千个貌美如花的宫女,更是比妻妾还要等而下之的备用纵欲工具,所以连个数字编号都摊不上。
  后宫佳丽如云,只归“天王”独享。洪秀全怕她们红杏出墙,对包括数字化编号的妻妾,以及宫女在内的所有宫中妇女,订了个数字化的“十该打”条规:“服事不虔诚一该打。硬颈不听教二该打。起眼看丈夫三该打。问王不虔诚四该打。躁气不纯静五该打。讲话极大声六该打。有唤不应声七该打。面情不喜欢八该打。眼左望右九该打。讲话不悠然十该打。”“十该打”的数字化规则,置后宫女人于非人的苛政之下,动辄得咎,比牛马都不如。
   洪秀全的数字化,大概只可用极端腐败来统括。如果说数字封王晋爵导致吏治腐败,纲纪紊乱,只有洪氏兄弟捞足了金银财宝的话,那么对妻妾的数字编码,以及“十该打”的数字条规,则反映了在他的心目中,除了传宗接代,妇女纯粹是发泄和享乐的工具。洪秀全对后宫的数字化管理,暴露出特权制度的共同祸害,这就是:等级歧视和把人当作工具。
  在现今这个信息社会,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许多便利。但是,对人、对公民,就不能搞工具主义。就社会管理层面说,我们真切需要的,是洪秀全的数字化的反面,即尊重公民权利的人性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