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10期

慎“红”说

作者:屈超耘




  古人很讲究慎独。《礼记·中庸》说:“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把这话翻成现代语,就是一个人独处,没有任何人监督而不做坏事,才算是真正的君子。几千年来,“慎独”二字在中国使用率极高。最著名者当数前国家主席刘少奇同志,他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书中,专门拿出篇幅讲它,把能否做到慎独提到共产党员的修养好不好的高度。
  几年前,杂文家陈鲁民写了篇《慎黑》,讲的是人在明处不易做坏事,而一放到暗处就不一样了。他举了好多例子说明这一论点。公允讲,他的观点是对的。不过,以我之见,这慎黑和慎独虽然字面不同,实际上两者是同一意思。由此,我想到另外一个问题,这便是:慎红。
  我这里讲的慎红,不是指红颜色,而是说红火,走红;是说人在走红,红火时,最应该慎对。
  人这一生,由于各种可知的和不可知的原因,有时会倒霉,吃不开,不顺当;有时却又走红,甚至大紫大红。当你在倒霉、吃不开、不顺当时,或者被人瞧不起,或者被人处处监视,做坏事的可能性就极小极小。而一旦走了红,成了人上人或成了场面上人,情况就会大大变样。这时候,你最容易趾高气扬,最容易放纵自己。特别是到了大红、暴红,手头掌握了一定权力,更往往容易觉得“老子天下第一”,令出法随,颐指气使。因此,这阵儿,也是最容易做坏事、最容易腐败的时候。
  我的上述观点,不是凭空地推断,而是从大量事实中总结得来的。这些年来,落马的大大小小腐败分子实在不算少了,可你仔细分析就会发现,他们都是在大紫大红时走向反面的。成克杰,这个少数民族的农家儿子,在被培养成大学毕业的公务人员时,勤勤恳恳,老老实实,没有任何劣迹。原因是他尚未走红,更谈不上大红;胡长清,这个出身于普通的农家子弟,参加工作后的一个较长时期,也是勤勤恳恳,老老实实,没做任何坏事。原因仍然是他尚未走红,当然更何谈大红。后来,他们一步一步走红了,并踏上高官位于后,可以说是大红大紫了。于是,便一步一步向反面转化,终于成为十恶不赦的大腐败分子。
  有人会说,你讲的这个慎红,虽然没错,却仅仅是一种道德的要求和约束;而在中国当前,缺少的是制度上的安排和监督机制的缺席,道德层面的要求和约束恰恰是不起作用的。这种说法只对了一半。我从来认为体制和制度异常重要,不从这方面下工夫,仅仅从道德和自律要求,确实难起作用。但是,在加强体制、制度建设的同时,丝毫不应忽视道德的教育和建设。此二者犹如一架车的两个轮子,只有一个是难以行走的,双轮滚动才能一往无前。这里还须特别强调,再好的体制和制度,最终都要靠人去执行、贯彻。严峻的现实告诉我们,最好的经文,歪嘴和尚都会把它念得走样的。因此,我们在抓体制、制度建设的同时,一刻也不能忽视道德建设和思想建设,时时刻刻使那些走红的人懂得慎红的道理,使他们自觉地在走红时加强自律。
  我愿向一切在各种岗位、各个领域的走红者,不管是特红、大红、中红、小红们呼吁:慎红、慎红。在春风得意的时候,慎红可使你愈来愈红;在意气风发的时候,慎红可使你保持节操。千万不要在走红时放纵自己、得意忘形,以免将来唱红的挽歌。在这儿,成克杰、胡长清、马向东、刘方仁这些当年红极一时的花一个一个地凋谢,就是走红者的前“车”之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