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10期

“来三”与“勾兑”

作者:杨泽明




  “来三”跟“不来三”,是封建时代特定的社会生态的毒瘤。那是在实行科举制度的年月,官场上用于买官卖官的黑话。也就是,要想弄个举人当当,明码实价,童叟无欺,谁只要“来三”——掏300两纹银送给考官,便能如愿以偿,非你莫属;谁要是“不来三”——不愿意掏300两纹银给考官送上,纵有稀世之才,那举人也没你的份。人们将这种“交易”戏称曰:“舍得宝来宝换宝,舍得珍珠换玛瑙。”应该说,随着封建王朝的灰飞烟灭,科举制度早已不复存在,“来三”跟“不来三”也就从此寿终正寝,只能在故纸堆里才能够找得着了。
  然而,这些日子,一位朋友忿然对我说,知道么?“来三”与“不来三”那样的勾当,又在当今的社会生态中复活了。只不过变了一种说法而已。美其名曰“勾兑”,即买官、卖官和保官。对此,我淡然一笑,且当“假语村言”姑妄听之,可我那位朋友眼睛里顿时透出不屑的神色,冷冷地贬损我迂腐,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本色作家,太可爱了”!接着,他有鼻子有眼儿地给我说,你知道远华走私大案中一位被“双规”的书记么,当上级审查组的同志讯问他为什么卖官?这位书记却大言不惭地坦然回答,说他的这个书记也是买来的。叫人啼笑皆非。这样看来,似乎他卖官也只不过是为了收回自个买官的“投资”,于是乎也就顺理成章了。真让人不知说啥好。2004年 2月17日见诸报端的《中组部通报4起卖官案》,警示世人,贪婪只能引入走向罪恶的深渊,走向堕落和毁灭。我也才真的相信我的那位朋友所言并非空穴来风。可是,令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都啥时代了,竟然还有人披着“公仆”的外衣,头顶种种炫目的桂冠,却仍然干着封建时代官场蝇营狗苟之事,搞“暗箱操作”买官卖官。再如,早已劣迹斑斑的巨贪王怀忠,居然是两年升一次官,由县官升市官,直至升为安徽省副省长之后才落马。是钱能通神,还是别的缘故?局外人无从知晓。当他察觉到上级审查他时他竟拿出200万元来(多少纳税人的钱啊!)“勾兑”,企图阻止上级对他审查——保官。真可说是出手不凡,比“来三”还“来三”的大手笔。在审查过程中,尽管他百般抵赖,“脸厚皮粗,刀枪不入”,最终仍免不了受到正义的审判。在我看来,凡是以金钱为筹码买官、卖官和保官者,都是自己给自己挖掘坟墓。
  是的,面对这伙反面教员,无论为人还是为官,都应当活得光明磊落,坦坦荡荡,拒绝“来三”与“勾兑”之类的诱惑。由此我时时叮嘱自己,铭记陈毅元帅的这句话:“手莫伸,伸手必被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