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10期

“教育”缘何“贫血”?

作者:于成玉




  苏中杰先生在《教育贫血》一文中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的教育,有求生的教育”、“有求美的教育,”、“有求善的教育”,“但是,我们的教育,最缺的就是求真的教育”,以致造成“我们的理性素质太弱了,一代一代人的思想贫血症太重了。”因此,“一定要补血”。认识到“教育贫血”,无疑是一大进步,但如果我们仅仅停留在这盲说“贫血”和“一定要补血”的层面,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补血”的本身并没有与“贫血症”相抗拒的因子。只有找出病源,才能解决“教育贫血”的问题。那么,我们的“教育”缘何会出现“贫血”这样的“病症”呢?笔者不揣浅陋,想结合个人的感受谈些许管窥蠡测之见,如果谈错了,请大家指正。
  假如我们认真考索,并且承认事实,就不难发现“教育贫血”正是现行教育体制自己制造出来的。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简单来说就是“三个统一”,即统一的教材,统一的考试,统一的管理。实践证明,这种大一统的教育体制先天就缺乏对“求真的教育”的激情和渴望,压根儿就不屑于为发展孩子理性教育提供肥沃的土壤,飞翔的蓝天。相反,倒对架构充满强制的学习环境和教育的功利主义以培养社会“螺丝钉”情有独钟。它从来只教孩子书本知识,而很少教孩子思考实际问题,更别提什么独立思考和价值判断了!事实上它把孩子的学习活动完全囚禁在统一规定的书本里,拴在死记硬背标准的答案以应考试上,而教与学的目标则盯在升学率和升入重点学校上。孩子从幼儿园到大学,往往听不到书山以外的不同声音,看不到题海以外的广阔大洋,感受不到独立思考的温馨和独立判断是非的欢欣,由此失去了对独立思考的激情和植根于独立思考之中的无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思想资源”怎能不“匮乏”呢?
  其实,教育的作用只是引导。对于孩子从精神上来说是人格的引导;从求知上来说是学习方式的引导;从求真上来说是思维方式的引导,而不是压制孩子在家要听大人的话、在校要听老师的话、在社会要听权势者的话的服从和死记硬背的训导。在一个被压制的自然环境中是没有办法生长出绚丽多姿的植物来的。同样,在一个被压制的学习环境中是不可能培养出具有理性思维的人才来的。压制训导的结果,铸造了孩子学习的循规蹈矩,而孩子学习的循规蹈矩必然导致其思维的循规蹈矩。“以作文为例,为什么许多学生作文‘拾钱包’从小学一直拾到初中乃至高中?仿佛中国人全是马大哈,地上尽是钱包似的。为什么许多本可以自由发挥、自由思想的作文题,到了我们的学生笔下,其主题全都变得‘整齐划一’、那么富有积极意义?多少年的训导当是个中原因之一,而只有这样的作文才能拿到高分、受到老师的青睐,恐怕则是更重要的原因吧?只可惜,就在这样的训导下,我们的学生逐渐失去了自己的思想,更别说什么创新思维能力了。”(见《考作文的题外话》)这怎能不造成“一代一代人的思想贫血”呢?
  由此不难看出,“教育贫血”的病源在于现行的教育体制。而要解决“教育贫血”的问题就必须逐渐摆脱“三统一”的僵硬教育体制的束缚,使教育真正走向多元化。教育的多元化不仅仅体现在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教育理论、教育流派、教育模式和教育管理上。如教师必须有教学自主权,(决定教学内容、使用的教材、教学方法、考试方法、评分方法等);与此相对应,学生必须有学习自主权(选择学校、选择教师、选择专业、选择课程等)。人类教育的实践证明,中国教育只有走向多元化,才能治疗“思想贫血症”,使“我们的求美和求善才能拥有一双明亮的不受欺蒙的眼睛,我们的人文科学才不至于沦为纯粹的求生工具,我们的人文科学研究和教育才不会陷入原地循环。”就拿令世人仰慕的哈佛来说,其“自由的思想”和“思想的创造”的灵魂就是来自于教育的“多元化”(据已退休的哈佛大学前校长陆登庭教授介绍,哈佛连在招生方面都制定有力措施实施学生来源的多元化,以吸引 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学生来到哈佛学习)。所以"350年以来,美国有6位总统、32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和美国500家大财团中 2/3决策经理们从这里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