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2期

太空与假大空

作者:刘 齐




  航天英雄杨利伟到某城访问时,媒体说他受到热烈欢迎,盛况空前,却没说,或者不敢说,不方便说,他曾遭到一些市民的抱怨。我的一个晚辈亲属是小学生,她和她的同学们就没少发牢骚。下午两点,英雄的飞机还没从出发地起飞呢,学校这边就不上课了,一些单位也不上班了,把大家成群结队拉到一条条大街上,摆成夹道欢迎的阵势。冬日寒风中,无数成人和孩子苦守两个多小时,总算在昏黄的暮色中,看着英雄的车队一晃而过。英雄隔着窗玻璃,能看到大家,大家却无法看到英雄。时值下班高峰,市民交通因此而多处受阻,喇叭声、车铃声、吵闹声不绝于耳。人们心里不痛快,急不择言,急不择对象,便把怨气发泄到毫不知情的杨利伟身上。
  平心而论,中国的百姓还没有麻木到拿着英雄不当事的地步。杨利伟一飞冲天,全民族欢欣鼓舞,大家都与有荣焉。但是,如果把某些举动与民众的利益对立起来,而且这对立还是人为的,看不出有什么必要性的,则民众再老实,心中也不可能没想法。
  现在是什么年月?有电视,有书报,有网络,不去广为利用,非得让真人风尘仆仆赶赴各地,一场场背诵同一份讲稿,一把把接受价值不菲、接受了也拿不动,转眼就蔫巴了的鲜花艳朵,以为只有这样,才能鼓舞人心,才能学到真经,则未免把新时代民众的智商估计得太低。
  好玩的是,一些媒体还谎称,或者下意识地、习惯性地报道说,民众是“自发”地前往欢迎。这让人荒诞不经地联想起《沙家浜》里,关涉长官婚礼的一句著名台词:“通知各家各户自愿送礼”。
  杨利伟知道这些,一定会感到委屈。但是,若用绝对正确的官话指责说,谁谁不能牺牲小利顾全大局,被批评的人恐怕也会感到委屈。
  我的那个晚辈亲属精疲力竭地回家后,说自己终于明白了,什么叫“整景儿”,什么叫弄虚作假。家长一边让她洗热水澡避免感冒,一边开导她,这事怨不得杨利伟,起码杨利伟不说假话,在天上没看到长城,就说没看到。
  咱中国非常有意思,遇到点好事,大小官员一拥而上,争相沾光且不说,那些陈积多年的老做法、老毛病也不甘寂寞,于是便趁机搅和,不弄倒了胃口决不罢休。用老舍《茶馆》里的话说,一定得把那点意思,变成不好意思。
  可叹我们上得了太空,却治不了地面的假大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