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恺
千月本难满,三时理易倾①。
石火无恒焰,电光非久明②。
遣文空满笥,徒然昧后生③。
泉路方幽噎,寒陇向凄清④。
一随朝露尽,惟有夜松声。
|
|
[作者简介]
智恺(518—568),南朝梁陈之际江南扬州高僧。俗姓曹,籍贯不详,大约是江浙一带人氏。自幼出家,及长,四方问道,曾与法泰同往岭表(今广东省)云游,就学于大翻译家、高僧真谛,颇获教益。恺公学识渊博,擅长诗文,又曾主讲《摄论》、《俱舍论》等,并作文疏八十三卷,今俱不传。
[说明]南朝陈废帝光大二年(公元568年),僧宗、法准、惠忍及成名学士七十余人请恺公于智能寺主讲《俱舍论》。讲至《业品疏》第九卷,文犹未尽,于八月二十日示疾,自省不救,索纸题此诗,搁笔与诸名德握手语别,端坐俨思,奄然而卒。前人在评述恺公的诗时曾说他“素积道风,辞力殷瞻”,但其现存之诗仅见此篇。不过,这首五言古风虽只短短十行,却也颇具特色。既含哲理,亦富人情。从佛家四大皆空的观点来看,一切都是短暂而又空虚的。恺公便是这样认识的,但他在临终之际,却也不免流露出对人生的依恋。最后两行尤有韵味。
[注释]
①千月:犹言百年,百年当为一千二百月,此举整数。三时:古印度历法将一年分为三季,佛经称作三时,即热时、雨时、寒时,从正月十六日起依序各占四个月。倾:尽。②石火:燧石敲击出的火花。电光:闪电的光芒。石火电光连续使用,强调生命之短暂,瞬息即逝也。③笥(Si):盛食物或衣物的竹器,此处系指盛放书籍的箱子。昧:欺骗、蒙蔽。两句写作者虽留有很多文字作品,却只会给后来者带来坏处,乃自谦之词。④泉路:犹言泉下、泉壤,指通往黄泉之路。幽噎:幽幽地硬咽哭泣。寒陇:凄清寒冷的墓地。陇指坟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