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历经坎坷 矢志不移

作者:赵修慧




  赵家璧是我国出版史上值得回忆的一个编辑。他踏入编辑行列时年纪比较小,不到30岁就达到自己事业上的第一个高峰;他联系的作家面比较广,20世纪30年代各主要文学团体、各种不同学术观点的代表作家都成为他的组稿对象;他喜欢编成套的书,在他编辑的书籍中许多已成为可以传世的“长命书”;他得到过中国出版界最高的荣誉“韬奋出版奖”。他的编辑生涯是怎么走过来的呢?
  
  他的理想是当一名文艺图书编辑
  
  少年的赵家璧自进入高中一年级即参加校刊《晨曦》的编辑工作,并对编辑工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他看到手写的文稿,一经排成铅字顿时就变了样,再印到白纸上,加上一个漂亮的封面订成本本,送到众人的手中,就被称为“书”了。文稿成了“书”就被赋予了一种独立的生命。它能走遍天涯海角,它能渗透进人们的灵魂,它能让人醒悟令人奋发。无论是谁,只要他遇到书,都会和书交上朋友,永远也分不开。他太爱书了,他想将来做一个专门编书的编辑。
  赵家璧因为对编辑工作的热爱与向往,对《晨曦》的编辑投入了很多的精力,第二年即被选为主编。他对这份刊物作了许多改革,不久又把这份校刊拿到社会上发行。不久,他认识了良友图书公司的经理伍联德,他对伍经理说:你们为什么不出一种专门给学生看的杂志呢?伍经理让他写一个计划送去。1928年他成为光华大学一年级学生后,在一个深秋,伍联德亲自开着汽车,到学生宿舍找他,聘请他去良友公司任《中国学生》杂志的主编,从此,他半工半读步入编辑行列。1932年大学毕业后,他成了良友图书公司正式职工,职务是文艺部主任。他的理想实现了,他如鱼得水,尽情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编辑出版了一角丛书、良友文学丛书、良友文库、新文学大系、良友画库、中篇创作新集、现代散文新集等成套文艺书及许多单行本书籍。可是,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打破了他的出版计划,他决不愿背叛自己的祖国为日伪效力,便改名换姓与《良友画报》的主编张沅恒一起,辗转流离奔赴桂林,在那里复业良友图书公司。可是好景不长,日本又发动湘桂战争,政府命令疏散。他押运着公司的存书、纸张后撤,途经金城江时,遇车站大火,眼看着公司的财物化成一只只“黑蝴蝶”在空中上下飘浮,他意识到“公司完了”。在伤心和绝望中他携带着一家老小艰苦跋涉到达重庆。在重庆他上无片瓦,寄居在同学家中;为了生活不得不摆地摊、进拍卖行。但他从事编辑事业的决心没有动摇。巴金在《寒夜》后记中这么写他:“……1944年冬天……。有一天,赵家璧兄突然来到文化生活出版社找我,他是空手来的。他在桂林创办的事业,已经被敌人的炮火打光了。他抢救出来的一小部分东西也已在金城江大火中化为灰烬,那损失使他痛苦,但他并不灰心。他决意要在重庆建立一个新据点,我答应给他帮助。我了解他。因为我在桂林也有同样的损失。于是在一个寒冷的冬夜里,我开始写了长篇小说《寒夜》……”
  但是,他的老同学,与他风雨同舟在桂林一起复兴良友公司的原画报主编张沅恒,看不到在国难如此深重之时,文化出版事业还有什么前途,何况,他的妻子又将临产。他决心弃文经商。两个文弱书生在争执中竟发生了肢体接触,撕破了当时极珍贵的白衬衫。赵家璧带着从上海就一直跟着他的职工王九成,精打细算,苦苦经营。在朋友们精神、资金、房屋等方面的大力支持下,重庆的良友图书公司终于在1945年2月复业了。
  抗战胜利后,赵家璧回到上海,带着为将来出版《中国新文学大系——抗战八年》而与作家签订的合同(其中包括茅盾编的小说集目录),带着与郁风签订的出版《郁达夫全集》第一集《寒灰集》的合同,带着和老舍商定的出版《老舍全集》的满腔热情。他想在胜利后的上海重振旗鼓,再展宏图,可是事与愿违。两地的股东发生了争执,而结果是原上海的董事长袁仰安取得胜利,此人当年欲向日本人出卖公司、出卖朋友。赵家璧绝不屑与此辈为伍,做出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决定。1946年4月他离开良友公司。经马国亮介绍进入《前线日报》,任负责经营的经理,社长马树理对他很器重,帮他入住两幢并排的石库门房子,并配小汽车和司机供他专用。但是,他在筹措到资金后。竟在自己家里办起“晨光出版公司”,开始出版老舍的二卷《四世同堂》和巴金著的《寒夜》、《第四病室》。1948年初他向《前线日报》社长提出辞呈,由于社长的挽留,他在报社半日工作至10月底。此后,他天天挤公交车到只有100平方米左右的晨光出版公司上班,做他热爱的文艺图书编辑。真可说他是“贫穷不移,富贵不恋,只想在自己热爱的编辑道路上,走到底。”
  
  他的理念是当一个主动的编辑
  
  赵家璧在大学时对徐志摩特别仰慕,常跟着恩师去逛书店。一次,他在西文书店看到一套蓝皮小丛书。这是一套用淡蓝色书面纸做封面的袖珍书,64开骑马钉,薄薄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内容都有。一个专题一本,都出自专家之手,几十种散放在一个桌上,任人挑选。他站在那里呆呆地看着不走了,心里渐渐萌发出一个念头:“我也要来编辑一套这样的丛书。”第二天他就开始行动,首先是找公司负责成本、发行、印刷的同事了解情况,然后写出一个计划交给经理。他计划中的丛书定名为一角丛书,这不但是从定价每本1角上取义,也含有“非大块文章,只触及知识一角”之意。这个成本有限、规模不大、可进可退的计划,很快得到经理首肯,随后,他停办了《中国学生》杂志。在1931年9月一角丛书出书了,先后共出80种。1932年他大学毕业,正式被聘为良友公司文艺部主任,就着手实现自己第二个梦想——编辑一套如美国现代丛书那样,专门收集国内第一流作家新作的良友文学丛书。他设计的这套丛书,采用米色道林纸,软布面精装,不论篇幅售价一律9角。由于与当时流行的纸面平装文艺书籍相比,无论在装帧、印刷、售价上都是一个突破,推出后就受到作者和读者的追捧。
  在编辑了几套丛书后,他又不满足于把作家的成果拿来,经过自己编辑,再把书送给读者的固有模式。他要做一个主动的编辑。他认为如果编辑有了要编成怎样一套书的设想,然后组织许多作家来为这套书编选或写作,整套书完成后,就有它独特的面貌,因为不是为了适应编辑的这个特殊要求,作家本人是不会想到去编写这样一本书的。于是,经过缜密地研究与分析后,他拿着“中国新文学大系”的总体设计去征求郑伯奇、阿英、茅盾等学长的意见,他们都支持,说:这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件大事。经理看过他的成本核算也认为可行。于是,他约请胡适、郑振铎、茅盾、鲁迅、郑伯奇、郁达夫、周作人、朱自清、洪深、阿英十位名家担当编选并写导言,又请蔡元培撰写总序。出版前他想出许多办法宣传,除广告外,编了厚40页的样本广为发送,让读者早早地对这套大书心中有个概貌。全书还没有出齐,预约数已超过初版数,只得多次再版。历经45年后,上海文艺出版社又根据原书影印出版,各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