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网络新闻策划的几个“节点”

作者:徐华西




  截至2008年6月,我国网民数已达2.53亿。互联网作为新兴媒体,成为重要的新闻信息传播渠道和网民重要的信息来源,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对每个人的工作、学习、生活、娱乐,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在这个背景下,探索网络新闻策划的规律,对于做好网上舆论引导工作,很重要,也很有意义。
  
  一、互动体现本质
  
  时下,能传播新闻信息的网站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派生于传统媒体的新闻网站,一类是有新闻信息传播行为的商业网站。在网络条件下,新闻报道策划具有新的特点。要认清特点,先要弄明白网络新闻报道与传统媒体(报纸、广播和电视)新闻报道相比,有哪些不同。现在公认的,相对于传统媒体新闻报道,网络新闻报道有四个“特点”。第一个是传播速度快。传统媒体新闻报道要由专业人员抵达现场并经编辑制作后才能实现。往往受到人员、交通、通讯、播出时间、制作出版周期等因素限制,而网络可以由非专业人员发布信息,只要有电脑并连线即可,受限制较少,提高了发布时效。据中国人搜索行为研究中心最新发布的《抗震救灾互联网影响力研究报告》表示,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不到六分钟,就有网友在百度地震吧发出了大地震消息。在地震后半小时内,百度检索“地震”的次数就超过了30万次。新华网在地震十分钟后即发布了“新华快讯”。第二个是信息海量。传统媒体受播出时限、报纸版面的限制,信息量是有限的,而巨大的网络空间,可以同时容下各种有关信息,信息以搜索、链接的方式联系起来,还可以积累下去。第三个是多媒体互融,可以文字、影像、照片、声音同时出现,互为印证和补充。这些是传统媒体难以做到的。第四个是传受互动。报纸、广播和电视采用的是单向传播,受众几乎没有即时反馈的条件和机会。而网络新闻报道就不一样,网络论坛、博客、播客、即时通讯工具等均具有互动功能,受众在接受传播时,可以将他们所了解、掌握的文字信息、照片和影像传给媒体;也可以在媒体上发表自己的判断、看法和意见;还可以搜索信息,有选择地阅读。
  上述因素,哪一个最能体现网络信息传播的本质呢?分析起来,速度快慢,是时效不同;容量大小,是多少不同;多媒体,是形式不同;只有即时互动,才从根本上打破了“传播一接受”的传统格局,体现了平等、参与的精神并对其他因素起着决定性作用。诸多因素相比,互动最能体现本质。由此出发,我们看网络新闻报道策划可以得出两点认识:一是这种策划是在传统媒体新闻策划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传统的继承,本质上仍然是新闻策划,因此要受新闻基本规律的制约;二是在网络信息传播的快速、海量、多媒体和互动各种因素中,互动更集中地体现了网络传播的本质,这使网络新闻策划与传统媒体的策划相比,有了很大区别。
  作为一种交互性媒体,网络论坛、博客、播客、即时通讯工具的互动功能,因为适应网络受众的新需求而获得迅速发展。截止到2007年,QQ有4.3亿注册用户,其中1.8亿活跃用户,在“门户+IM”模式里,所有用户都能从迷你门户了解新闻信息。有重大事情发生,只要一加QQ号码,或加入一个QQ群,各地网友就可以随时提供新闻线索。到2007年11月底,中国博客空间已达7 282万个,博客作者人数达4 700万,平均每四个多网民中就有一个博客作者,博客的“自媒体”属性愈发明显。此外,网络评论专栏、网络即时评论、跟帖、网络论坛、贴吧等,已经具有明显的大众媒体和舆论广场特性。
  可以看出,互联网新闻传播的互动,是网民与网民平等。网民与网站平等,同享平等的话语权和参与权的交互方式。每一个网民都可能成为网上内容的提供者和传播者,每一次传播都可能成为网民的信息来源和网民观点的出口。公民参与新闻传播,进而参与社会政治、经济生活,就因为互动技术得以实现。
  曾经提出“地球村”著名理念的西方传播学巨匠马歇尔,麦克鲁汉说,互联网最根本的特征是什么?不是特定的内容,而是传受一体化互动。我们可不可以这样定义。所谓网络新闻报道的策划,是网络新闻编辑人员围绕互动进行的筹划,出发点是满足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内容是对信息的选择、加工和对传播方式的设计,目的是引导舆论走向。
  
  二、满足知情权与参与权的三个必要前提条件
  
  满足人民群众的知情权与表达权,是新闻工作的出发点,是包括互联网在内的所有媒体的追求,当然也是网络新闻策划的前提要求。而要做到这一点,有三个必要的前提条件,一是及时,二是准确,三是公开。互联网在这三方面既有优势,也有劣势。
  关于及时,互联网传播方式是多向的,即时的,非常快。而及时还要准确,就不那么简单。互动传播,使原来的一点对多点传播模式,变为多点对多点,人人都可以发布信息,发表观点,而互联网有海量容积,传播的信息可以挂起来,积累下去。从接受者角度看,这些信息,多数是过时的,即使是新的,许多也是未经证实的。有些甚至是虚假的,有害的。而且,信息是事物表象的杂陈,它不是知识,甚至不是新闻。信息过多过滥。会使人产生“信息焦虑”,难以作出准确的判断。以上述汶川地震发生不到六分钟网友发出的大地震消息为例,在第一时间,很少有人能够完全相信它的可靠性。事实上,许多人在浏览网页接受某一信息后,是要靠其他多种渠道来进行验证的。
  在网络中,存在大量过时的冗余的信息,以及大量虚假欺诈信息。在对网民的多次调查中,网络信息的可信度,是比较低的。根据2007年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分类信息3·15诚信调查分析报告》,在互联网信用缺失原因调查中,52%的网民认为信息本身可靠性不强,缺乏公信力,已经成为互联网新闻传播的一大缺陷。
  公开,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这是互联网新闻报道的一大优势。在抗震救灾新闻报道中,中国新闻界以及时准确、公开透明的报道,争得了主动权和话语权,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尊重。其中网络新闻的互动传播发挥了很好作用。据调查,地震期间,每天都有1亿人次以上的网民通过互联网寻找亲人、关注灾区、奉献爱心。同时也要看到,公开什么,怎么公开,确实对全局、对大局有着重要影响。在网络传播互动条件下,怎么把握火候,拿捏力度,既满足人民群众的知情权与表达权,又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既防止管得过死堵塞言路,又防止管得过松导致网上言论良莠不分甚至舆论暴力,仍然是有待解决的课题。
  
  三、确保信息真实可靠
  
  时效是新闻的活力,准确是新闻的生命。要做到两者的统一,就要在选择上下功夫。内容上的选择,是传统意义上新闻策划的起点,而网络新闻传播策划的选择,也是策划的起点,但它更多的是在互动中进行鉴别,确保信息来源的可靠和信息的真实,剔除虚假、有害的信息,发布真实的新闻。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