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生命不息奉献不止

作者:唐 怡




  1987年,范志民在离休两年后,荣获第一届全国“韬奋出版奖”。面对出版界的最高荣誉,这位面容清癯、衣着朴素的老人激动得声音哽咽,他说没有想到能获得这么高的荣誉,对他来说,做美术编辑是他人生的最大乐趣。
  1957年,范志民调到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任编辑。之前,他曾在华东海军画报社做了四年编辑。四年的编辑工作经历,让他从心底里爱上了这份职业,他觉得这是天底下最适合他的工作。在上海人美社担任美术编辑,需要较高的文化素养,精通美术专业知识。当时已过而立之年的他,自觉光阴蹉跎,起步较晚,暗暗为自己制定了一个“进修方案”。他把这个方案概括为“四补”,即一补世界美术知识。从研习世界美术史论人手,了解世界各国美术艺术发展的经历和各自的社会历史特征,以对世界美术的发展状况有个基本的理论把握。二补中国历史知识。他的办公桌上摆放着二十四史、太平御览、二十二子以及五经百家等古籍书刊,以便随时翻阅检索,在检索核对中博闻强记、增补知识。三补中国文学知识。因为中国美术以“诗文书画不分家”为特征,美术编辑必须对诗、词、歌、赋等文学艺术都有所涉猎才能胜任工作。四补外语知识。他在年轻时已经具有一定的英语能力。深知外语对做好编辑工作的重要意义。到了60岁时,他又开始自学日语。对于旁人的不理解,他作了一首打油诗:“阿衣乌埃奥,卡克苦开考。年已过半百,何必自干扰?我说君莫笑,此中有奥妙。学习外国语,不分老和少。开辟新世界,好处就知道。”后来在与日本出版商就书画作品出版事宜进行谈判时,他学到的日语果然派上了用场。
  范志民把编辑工作当作一项崇高的事业看待。他认为编辑工作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这种工作要求编辑必须具有对古人、对今人和对后人负责的态度,既要有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责任心,又要有继往开来、传承后世的追求。他为了读懂古代书画作品上的题识款跋,下了很大功夫研究这种艺术方式的形式和特点。他用心揣摩和研习古人的书法特点,但凡楷书、隶书、篆书、行书等无不涉及,尤其是对辨认难度大的草书更为用心,熟读唐代孙过庭的《书谱》和现代于右任的《标准草书千字文》,最后成为出版社公认的中国书法艺术的鉴赏家。
  范志民常常引用孔子的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来表达自己对编辑工作的热爱。他说:“我觉得当编辑的最大收获是拥有大量宝贵的精神财富。做人做到这种境界,也算是莫大幸福了。”他曾前后长达20年之久编辑《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不懈工作的动力正是来源于他对编辑事业的钟爱,以及对文化传承的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辞典的编辑工作始于“文革”之前,他与各地的作者反复研讨编辑提纲和计划,前期编辑工作进展得十分顺利。可惜十年动乱中,他被迫中断编辑工作,而作者有的去世,有的发生变故,原稿散失,辞典几近夭折。拨乱反正以后,他决心重整山河,使这部辞典尽早问世。他首先将侥幸留存下来的书稿校样进行认真整理,然后联系各地作者讨论修改条目,而资料的校阅、核对等繁琐的工作他都以惊人的毅力承担下来。为了方便读者,他增大了条目的注释量,历史纪年统一改为公元纪年,古地名加注今地名,同时又增补收录了当代著名美术家的大量资料,使该书的编辑趋于完善。就这样,他以一人之力完成了原本应该由编纂班子集体完成的这项浩大的工程。《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出版以后,立即引起中国美术界的轰动,该书一再重版,并于1991年荣获首届全国优秀美术图书奖。
  范志民多才多艺,不仅能书擅画。而且在书画理论方面颇有造诣。他的书法自不待言,而他的画也涉及广泛,如中国画、水粉画、版画等,许多书画作品曾经人选过各级美术作品展览。相比于书画作品,他更擅长于书画评论,他的《中国古典文学版画选出版说明》、《画要有刚劲之气,不可有媚态》等十余篇书评、画评,以及学术专著《贯休》等,都具有相当高的学术水平。
  凭借艰苦学习积累而得的书画理论知识,范志民往往能发现并寻找到独特的有价值的选题。有一次,他在读报中获悉某地发现《画谱》的另一种版本,立即敏感地意识到这一版本的意义,马上到图书馆查阅资料,结果证实这个版本就是石涛《苦瓜和尚》的刻本。他当即将其列为出版选题,并邀请著名学者朱季海先生为这一版本编写注释。还有一次,他在山东出差期间,在省图书馆意外发现了中国画史上没有著录的《画家品类举要》,立即将该书复制下来,回到上海就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标点释读。该书出版以后,不仅受到书画界的赞赏,而且填补了中国画史的空白。还有中国画家丛书、《中国古典文学版画选》等书籍,都是由他寻访各地图书馆和收藏家,取得选题资料,再经过一系列论证和完善以后才得以出版发行的。
  有道是“天道酬勤”,在三十多年的编辑生涯中,他怀着对编辑出版事业的一片赤诚。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对读者高度负责的精神,编了许多高质量的美术专业书籍。举其大者有中国画家丛书二十余种:美术史论十余种,如注释本《历代名画记》、《图画见闻志》、《画谱》,影印本《平生壮观》、《书画记》,美术理论《顾恺之研究》、《听天阁画谈随笔》、《中国画法研究》、《剪纸研究》、《桃花坞木板年画》、画品丛书等;工具书如《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画册如《中国古典文学版画选》、《黄宾虹画集》、《明刊西厢记全图》等等,为中国美术领域的文化积累与艺术传播,作出了宝贵的贡献。
  认识范志民的同事,都说他是个老实人。他做人低调,不爱说话,始终保持着简朴的生活方式。在范志民的家里,最醒目的家具就是一张床、一个小方桌、几把椅子,以及老式的书架、书橱。对一个知名老编辑而言,这几乎就是“寒碜”,但范志民却不以为意,他看淡名利,自得其乐。他在业务自传中说:“天道自然,自寿自天,自穷自达,自贵自践,自富自贫,身外之物一概不想。”范志民就是这样一种顺乎自然、甘于简朴的人。1987年他到北京参加“韬奋出版奖”授奖仪式,连差旅费都坚持自理,绝不给社里增添任何负担。
  范志民对同事、对身处困境的人总是满腔热情,真正做到了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为重。他经常自费购买美术专业书籍分赠给同事,以鼓励他们学习。他几十年如一日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伴,毫无怨言。他热心公益活动,曾多次捐款支援灾区。当他了解到云南丽江地区发生地震后,又向灾区捐款500元。老伴去世后,他又将老伴名下的存款捐赠给老伴母校的图书馆。
  曾经和他一起插队落户的“知青”还告诉我这样一段他从来没有提起过的往事。1969年春,他作为上海市派出的带队干部,带着一批上海知识青年到黑龙江省爱辉县西岗子公社插队落户。这批以初中毕业生为主的上海知青,多是十六七岁的孩子,他们到冰天雪地、人烟稀少的北部边疆地区插队落户,在生活和劳动上遇到了难以想象的困难。为了帮助这些“知青”尽快适应艰苦的生活环境,他积极协调和解决“知青”碰到的所有问题,如住房、取暖、饮食、医疗、参加地方上的各种社会活动等,甚至连写信、收寄报刊、调解“知青”之间的矛盾之类的事情,他都特别关心,还自学针灸治疗,帮助“知青”治病。就这样,他和“知青”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就在他去世的前一天,有一对“知青”夫妇闻讯赶来探望。举行追悼会时,来向他作最后告别的就有数十名当年的老“知青”。
  1985年,范志民离休了。他在照料家庭的同时,仍在关心着美术出版事业,关心着自己为之工作了30年之久的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他利用到出版社参加活动的机会,经常去美术编辑部了解图书编辑出版的情况,并以书面形式反映自己的建议和选题设想。当他得知一位青年编辑编的人体画册在社会上获得好评,便高兴地向他表示祝贺:当他得知出版社出版了一套世界名画选集时,马上购买来进行研读。他说出版社每出版一部有影响的好书,都是中国美术出版界的大事,他相信拥有50年创业历史的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以其深厚的读者基础和编辑实力,一定会重铸出版事业的辉煌。
  自离休的第一天起,有了更多自由时间的范志民即着手编写集中国古画历史资料之大成的工具书,这是他一直挂在心上的念想。他设想这部工具书应在200万字左右,收集自唐代至清代的历代书画著述文献和各类书画目录,编录自汉代至近代的一千五百余名画家的生平、画稿以及题跋、诗文、收藏印拓等。他把这部工具书定名为《古画汇览》。他说:“倘若假我天年,我一定将这一微薄的礼物献给后人。”
  1991年,经过长达六年的艰苦编撰,《古画汇览》终于完稿。从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到核对、编写资料等等,范志民独立承担了繁重的编撰工作,期间他既要照顾患病的老伴,又要坚持采写编辑工作,这双重压力对于一个瘦弱且有伤病在身的老年人,该是需要多么坚强的意志和毅力才能承受啊!但是,范志民却从来没有向组织上提出任何要求,甚至连编写《古画汇览》的文稿也全部由他自费购买。同时,范志民还参与了另一部大型书稿《法书汇编》的编辑工作。他说:“一为书法,一为画法,中国的书与画这一双艺术姐妹的书,总算编辑齐全了。”生命不息,奉献不止,范志民一生兢兢业业,对美术编辑事业自始至终的热爱和坚持正是对这句话的完美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