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聚焦大文化大媒体大编辑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作者:佚名

丰富书本之外的知识、感受和体会;要关注世界,迎接新媒体、新业态不断发展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要关注时代,找准历史方位,承担我们这个时代文化积累的重任。二要崇尚科学。在目前市场经济诱导和快餐文化的影响之下,编辑的科学精神有待加强。三要追求真理。编辑一定要有追求真理的精神,成为真正的历史的记录者和见证者。在当今文化多样、竞争激烈、市场化发展程度越来越高的背景下,编辑更需要这种精神。四要坚持创新。知识创新是文化的生命。在今天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过程中,各行各业都特别需要支持新人,推动新的创造。中央已经提出要全体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创造文化,这就带来大量资源,需要编辑去发现、认识、扶持和推广。五要有包容多样的胸怀。编辑工作者要有包容的胸怀,对于年轻人的创作和作品,要给予特别关照,这样才能真正营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创作氛围,真正繁荣学术和文化。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跟上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需求。
  著名作家王蒙以“雄辩与亲和——对中国当代文学的一点思考”为演讲题目,阐述了他对当代文学的新思考,希望编辑工作者通过发现好作者,编辑好作品给人民带来快乐。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许宪春的讲演题目是《2008年国内外经济形势初步分析》,通过对近期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分析以及对经济发展与文化产业之间的关系的思考,提出我国文化产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编辑工作大有可为,前途光明。国务院新闻办出版局副局长吴伟以《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和中国编辑的新境界》为题,以《江边对话——一位无神论者与一位基督徒的友好对话》一书的成功经验为例,总结了中国文化和图书走出去的经验,揭示了中国编辑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过程中的作用和使命。中国人民大学竞争力与评价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赵彦云教授从国际竞争力、文化竞争力等方面对编辑的社会作用进行了独到的阐述,指出编辑是国家文化竞争力的重要元素,肩负着推动区域发展和国家发展的历史使命。新浪网副总编辑侯小强从新媒体与新编辑的角度谈了自己的认识:新媒体的变化日新月异,新编辑的定义和作用也在不断变化,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应该抱着开放和学习的心态,拥抱这种变化,关注了解变化,进而获得双赢。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总裁陈听论述了编辑的时代使命与出版创新,指出中国编辑的使命就是要努力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文化脊梁。著名学者型编辑唐浩明以他编辑《曾国藩全集》到研究曾国藩的体会,说明编辑可以成长为学者,学者可以更好地当编辑,希望更多的编辑在工作中积累学识,不断提高自己工作的学术含量,向学者型编辑方向发展。河南日报报业集团董事长朱夏炎通过对报业集团近年来巨变的剖析,着重阐述了编辑思维创新与产业结构创新和报业发展的关系,指出报纸的编辑思维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站在时代的前端,这是办好报纸的根本保证。
  这次论坛表现出两个鲜明的特征:第一,以十七大精神为指针,以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背景,紧密联系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时代气息浓厚,创新意识强;第二,演讲者和演讲主题体现了宽领域、高层次、多角度的特点。
  论坛主持人桂晓风最后满怀深情地展望:春天是播种的季节,今年春天又是北京奥运会的火炬在全世界传递的春天。他相信,论坛在编辑心田中播下的种子,将会长成参天大树。从孔子起,一代又一代中国编辑所传递的民族文明和人类文明的薪火,一定会越烧越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