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报纸编辑学研究三十年
作者:肖 伟
模块式版面更适合当今办报环境,断版(指上下稿件之间的空白从版面左部一直通到右部,把版面横向分割为几个部分)和碰题(指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标题同是横排或竖排而首尾相连)不再是排版禁忌,导读有利于厚报阅读等观点。视觉冲击中心、易读性、静态版式等新概念虽然在具体分析上还不统一,但相关理念均已为业界人士广为接受。随着版面逐渐成为宏观策划的一部分,在生产流程中的环节被前置,版面形态变革对报纸传播效果的影响日益引起关注。2004年以来,《中国记者》等杂志对“小报化”问题进行了持续探讨,但对“小报化是否是大报的唯一出路”,尚未形成一致看法。本领域代表性的专著有王咏赋的《报纸版面学》(2002)和陈振平的《报纸设计新概念》(2004)。王著以版面为切入点,以围绕版面设计制作的一系列工作程序及业务理论为脉络,全面探讨报纸编辑工作的各个方面。陈著将报纸版面设计放在“报业在21世纪的生存和发展”视角下进行分析,认为“报纸版面语言是报纸特有的一种传播手段,即便是最新的互联网网页也难以在这方面胜过它”。相比而言,王著对中外报纸传统版面理论的梳理较为系统。陈著则大量引介西方当前流行的版面理论,各有所长。
图片编辑研究有了新的突破。20世纪80年代我国报业就确立了“图文并重、两翼齐飞”的报道方针。但图片编辑工作在90年代后期才开始获得重视,图片总监制或视觉总监制在报社得到推行。“如何确立图片的专业化方向、如何使图片规则转化为有效的传播规则,已经成为图片编辑不可旁卸的责任。”在这种背景下,对图片编辑角色、地位和工作准则的思考首先在业界人士中展开。曾璜、任悦的《图片编辑手册》(2003)是新时期第一本讨论图片编辑思想和规则的专著。该书从国际通行的报道摄影格局审视中国图片编辑业务,搭建了图片编辑理论的基本框架,对发达国家图片编辑理念经验的介绍也有很强的实用性。
专副刊编辑研究同样受到重视。进入90年代后,报纸新闻版、副刊和专刊的格局发生显著变化,读者需求的多样化导致专刊数量急剧上升,“专副刊是报纸半壁江山”的观点被普遍接受。对于传统副刊呈现出的萎缩趋势。学者们也积极进行了对策研究,将专刊和副刊作为整体对待的“大副刊意识”得到了较多认可。但专门针对专刊的研究依然显得薄弱。相关专著方面,梁友莉的《报纸副刊编辑业务探索》(2001)对副刊编辑业务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技巧进行了分析研究。薛国林和侯东阳等的《中国报纸专副刊文化》(2003)、田建平的《当代报纸副刊研究》(2006)、姚福申和管志华的《中国报纸副刊学》(2007)也从不同角度对专副刊编辑有所阐述。
有关标题制作的研究成果仍然较多。彭朝丞的《新闻标题学》(1996)、蒋晓丽的《现代新闻传媒标题艺术》(1998)、资庆元的《中国新闻标题研究》(2003)等,均以新时期新闻标题为样本,进行了标题制作方法研究。
从研究视野来看。对国外编辑工作的研究增多。赵鼎生的《西方报纸编辑学》(2002),借助作者长期在西方求学工作的优势,对西方报纸编辑的体制、理念和操作方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描述分析,把中国目前对西方报纸编辑的研究向前推进了一步。从研究方法来看,传媒与受众调查、内容分析等实证方法被广泛应用。辜晓进的《走进美国大报》(2002)采用访谈调查方法。对美国报业的采编业务和运营管理进行了细致考察。该书虽然不是纯粹的报纸编辑学理研究,却以其详实丰富的资料成为本领域的重要文献。另外特别需要提及的是2007年,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传播心理实验工作室发表了《读者阅读中文报纸版面的视觉轨迹及其规律——一项基于眼动仪的实验研究》(《国际新闻界》2007年第8期),研究发现“注视就近原则”在阅读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这一时期报纸编辑学教材的出版,成果颇丰。除了前文已提及的之外,特色鲜明的还有:郑兴东、陈仁风、蔡雯的《报纸编辑学教程》(2001)在80年代教材的基础上,对新的办报理念和实践经验进行了总结。张子让的《当代新闻编辑》(1999)加强了编辑理论的概括,从“报道定位”、“报道策划”、“新闻的确认”、“新闻的梳理”等角度强化了编辑角色的报道意识。《人民日报》资深编辑钟立群的《新闻编辑学研究》(1997)兼具实践和理论的优势。邝云妙的《当代新闻编辑学》(2000)对综合性大报要闻版改革、都市报编辑、报纸娱乐版编辑等进行了专题研究。新华社编辑韩松、黄燕的《当代报刊编辑艺术》(2006),力图将理论总结与报刊编辑实践工作实现“无缝对接”。吴飞、顾杨丽、王淑华的《新闻编辑》(2006)用大量篇幅讨论了不同类型报纸的定位、专版设计以及编辑的职业理念等问题。这些综合性教材将报纸编辑学研究推进到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
三、对报纸编辑学研究的展望:媒介融合语境下的报纸编辑学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报纸编辑学研究,对报纸编辑实践进行了密切体察和跟踪。大量研究成果既丰富了编辑学理论研究,也对报纸编辑实践发挥了巨大的指导作用。有关成果也为广播、电视及网络等媒介的编辑研究提供了有力基础。
未来的报纸编辑学研究将如何发展?要回答这一问题。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是:报纸将向何处去?近十余年来,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呈现出爆炸式的增长,报纸正在受到巨大冲击是个不争的事实。相比于广播、电视等电子媒体,报纸的发展前景更引人关注。2006年左右,报纸消亡论被再度提出,如学者刘建明认为:“在30年后,报纸将无可救药。”但学界与报纸业界对此均存在不同看法,认为报业突破传统后还有相当长的生命历程。与此同时,以网络传播为背景的媒介融合研究渐成热点,其中媒介形态融合被认为是一种趋势,“在数字技术与网络传播推动下,各类型媒介通过新介质真正实现汇聚和融合”。
怎样看待报纸以及报纸编辑的未来?首先需要看到的是。报纸作为一种媒介形态仍然会长期存在。正如学者彭兰所指出的,“融合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合是为了更好的分,通过融合达到更高层次的多样化,这才是媒介融合的终极目标”。未来受众需求的,并不仅仅是单一的“混合媒体巨无霸”,而应是更多样化、个性化的细分产品。报纸仍然有其他媒介无法替代的独特性质,偏好报纸阅读习惯的人仍然会选择这种媒介。
另一方面,未来报纸的生存将建筑在媒介融合的基础上。学者高钢指出:媒体融合是现代信息技术推进的信息传播的技术手段、功能结构和形态模式的界限改变及能量交换;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和传媒市场化的进程已经把新闻传播推进到一个发生革命性变化的临界点。媒介融合环境下,报纸会发生多方面的改变:现有运行体制和生产流程的改变,报纸与其他媒介产品的互相嵌入、互相交换,报纸和外部产业的关系的改变,报纸传者与受众关系的改变,等等。报纸将拥有更复杂的生产流程,更细化的专业分工,包括报纸在以往经验中并不了解、并不擅长的网络技术。
因此,未来的报纸编辑学研究,将在媒介融合的语境和框架下展开。宏观编辑研究更显重要,除了报纸设计和报道策划,报纸编辑管理、报纸编辑伦理、报纸编辑传授关系等的研究都亟待展开。着眼于具体编辑环节的微观编辑研究同样不容忽视。由训练有素的专业编辑对信息进行采集、加工、整合,发布准确权威的信息,在网络时代只会越来越重要。报纸编辑学需要考察各个编辑环节在媒介融合框架中所处的位置。对新的编辑手法和规则进行理论总结,从而更好地为报纸编辑工作服务。报纸编辑学研究的前景令人期待。
在大格局重构的前提下,报纸编辑学研究也需对以往的不足加以改进。毋庸讳言,三十年来的报纸编辑学研究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也仍然存在不足。吴飞1999年曾指出我国的新闻编辑学研究存在以下问题:①开拓不够深入;②视角不够开阔;③研究者交流太少;④尚有些山大王味,缺少脚踏实地的精神;⑤各个研究方向发展不平衡,编辑实务研究多,编辑理论和编辑史的研究成果少。其中有些问题,直到现在的报纸编辑学研究中仍然或多或少地存在着,需要研究者加以重视和改进。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