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人才是本 质量立社

作者:蔡鸿程




  质量问题是我们编辑出版工作者时常关心、经常研讨的问题。从社领导到一线编辑都认为保证出版物质量,关系出版社的品牌与发展,关系出版物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是出版社全体员工都要关注的大事,因而明确提出“质量是出版的生命线”,“坚持质量第一”的口号。新闻出版界也出现了不少出版物质量全合格的品牌出版社、品牌期刊社,甚至有些重点出版物实现了零差错,令人欣慰。但纵观全局,近几年出版物总体质量水平并没有明显提高,相当多的质量不合格出版物,甚至问题辞书、问题教辅读物仍在市场上销售,而且一些质量不合格的新出版物仍在源源不断地走进图书市场,与合格出版物、优秀出版物争夺读者,质量下滑已成为制约出版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提高出版物质量,笔者试就质量管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办法,谈一些个人看法,与同行们切磋。
  
  一、编辑出版者的素质是影响出版物质量的决定因素
  
  出版物质量问题的根子在哪里?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质量问题?最近,再读巢峰同志早在1991年发表的“论治社之本”一文,深感要真正从根子上解决质量问题,就要从治社之本的高度来认识:好书是人出的,坏书也是人出的,要出好书,出质量高的书,须靠有较高素养的人来出。好书的作者应是有较高素养的人;有较高素养的编辑出版工作者才能出好书。
  巢峰先生语重心长:“有什么样的人办什么样的事”,“编辑出版队伍的素质是治社之本,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忘本现象却是司空见惯的”。其实,出版界的这类忘“本”现象,今天仍在不同层次、不同地位的编辑出版人中存在,比1991年时的表现更严重。刘果同志2005年底指出:“若问当前图书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要而言之,利益驱动是客观原因,重利轻义是主观原因。我们看到,在一定范围内,出现了图书质量滑坡,进而形成了图书出版低俗化倾向,甚至出现了图书出版‘假冒伪劣’的情况。”这同样道出了编辑出版队伍的素质是影响出版物质量和出版社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人才是本,质量立社。
  
  二、编辑出版工作者追求高质量出版物之难
  
  总体上看,近年来出版业从业人员,特别是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的基本素质是有所提高的,一大批硕士、博士加入编辑队伍,相当多的青年编辑接受各种知识与技能培训,接受新知识、新信息的能力、应用计算机和外语的能力很强,市场意识、策划整合意识和经营意识较强,他们都想多出好书,多出精品,为出版事业多作贡献。但是,在当前突出市场取向的出版改革中,大多数出版社对编辑的考核与奖惩,更看重所实现的经济效益,甚至对于刚工作不久,还未入门的新编辑所要求完成的工作量及经济指标也不轻。编辑们抱怨编辑工作量太大,经济任务指标偏高,整天忙于找新稿或者忙于审读加工,大多只做面上的活,完成数量上的要求,追求高质量很难,在缺少深入细致选稿、审稿所需要的时间的状况下,要继续学习、扩展知识领域就更没有时间了。许多编辑虽不满于现状,但是面对利益驱动的环境,为保证自身生存的需要,只能满足于不出政治问题,在此前提下多出点书多挣点钱,至于如何提高质量、出精品就只能作为长远目标了。美术编辑、技术编辑也同样忙于应付发稿,很少有时间去深入研究、创新设计。
  
  三、追求高质量出版物关键在领导
  
  人才是本,质量立社,关键还在于出版单位的领导。社长、总编们是否真正认识到什么是立社之本,并且真正将质量工作落实到规章制度中,落实到能够保证质量的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员工的素质教育与培养工作中,落实到岗位职责及其考核奖惩办法中,充分调动编辑人员和全社员工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并不断增长其聪明才智、创新精神,坚持质量第一,在提高选题质量、出版物质量上狠下功夫,多下功夫,下足功夫;多造精品,创造品牌出版物,用品牌、质量吸引读者,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出版单位社长、总编要充分认识出版业是文化产业的一部分,其核心竞争力来自优秀的出版资源,来自先进文化的内容,来自出版物的高质量。出版单位必须靠不断提高出版物质量来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需要不断地创新、开发和积累,需要高素质编辑出版人才的长期、艰苦的劳动。
  
  四、以人为本,要给编辑出版工作者提高素质创造条件
  
  在制订岗位职责与任务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给编辑人员留有充分调查研究、参加学术活动和业务培训的时间,以及边工作边继续深造,提高学术水平的时间。②编辑工作量要合理,要遵循智力劳动的客观规律。我认为新闻出版总署按每个有发稿权编辑分给5个书号的规定是符合实际的,即以每本书平均30万字计,5本书为150万字,这是对全过程全职编辑的工作量(质量+数量)要求。③在编辑岗位细分为策划编辑、文稿编辑等,同时又鼓励多用社外编辑承担初审加工等工作的情况下,应对各岗位的职责进行合理界定,促进分工合作,共同保证工作的高质量。④要精简、优化社内的管理、服务性职能机构,将尽可能多的专业技术人员充实到编、印、发一线岗位上去。在以分社为内部核算单位的出版社中,编辑室主任或事业部主任的主要职责是有关学科、领域出版物的首席策划,主要精力是进行该学科领域的选题规划和重点出版物的策划,负责书稿的复审工作,对选题质量和书稿质量进行监察与控制。⑤社长、总编辑,特别是总编辑要承担起全社选题结构规划,重大、重点选题策划指导,国家重点出版项目宏观管理,终审质量监督,全社质量问题分析,全社质量系统建设与管理等职责,随时掌控出版物的总体质量水平,以利于及时调整与指导。总之,社领导要把自己放到出版社的质量保障系统之中,熟悉、掌握出版物质量管理的关键环节,带头坚持质量第一,坚持以人为本,质量立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