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浅谈少儿报刊教辅版(栏目)编辑理念的突破

作者:杨 青




  目前,我国的少儿报刊正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和严峻的挑战。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教辅正成为少儿报刊争取读者的主打内容,教辅报刊纷纷分版、扩版,定位日益细化,一些综合性少儿报刊也纷纷增加教辅栏目或加重教辅内容的分量,由此,一批定位准确、质量上乘的报刊发行量稳步上升,但大多数少儿报刊发行量出现下滑以至锐减,生存压力加大。这是因为,一方面,国家实施新课程改革,教材版本多样化,这给少儿报刊教辅版(栏目)内容的针对性带来一定困难;另一方面,国家逐步推行免费义务教育,对贫困学生实行两免一补,对教育收费采取强有力的规范措施,学校不得组织学生“自愿”订阅。为了克服困难,实现可持续发展,笔者认为,少儿报刊教辅版(栏目)要赢得读者的喜爱,编辑理念的突破是关键。
  在新的形势下,编辑要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和读者需求的变化而自觉改变自己的思想观念与办刊方式,使教辅版(栏目)更加贴近读者、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章视角平等化
  
  新课程改革关于学习的核心理念就是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编辑在组织、选择、加工稿件时必须转变编辑理念,把读者当朋友,变居高临下式的俯视为平等交流式的平视,变呆板生硬式的说教为开放互动式的平等参与。这样,读者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不再是刊物说教的对象,而成为学习的主人,阅读的兴趣才会得到提高。这样的稿件开放性强,形式新颖、活泼,也会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如笔者在编辑作文指导栏目的稿件时,改变过去单纯刊发一些方法、技巧指导文章的做法,将《作文一点通》改为《作文导与练》,将稿件分为“创新方略”、“佳作展示”、“作者体会”、“同窗视点”、“专家评点”五个部分,使这个栏目既有写作理论的指导、作文技巧的介绍,又有精彩例文的演示,还有学生作文的体会,同学对例文的评价、感想,专家对例文的精辟评点、总结。这样就克服了以往作文指导类文章以介绍写作理论和方法为主,居高临下,演练分离的缺点。这样做现场感强,亲切平易,读者易于接受,乐于接受,让读者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启迪,受到知识的熏陶并实现了编读、师生、学生之间的三方互动,不仅体现了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的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作文的要求,也体现了现代编辑理念所倡导的办刊方式。笔者编发的《作文语言巧创新》因此获得了中国少儿报刊协会评选的“中国六一编辑奖”一等奖。
  
  二、文章选题生活化
  
  新课程改革特别注重各学科与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特别重视以问题为中心、以活动为主要形式的综合性学习,通过学生主体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有机地将知识与经验、理论与实际、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知、情、意、行和谐统一发展。这为教辅版(栏目)的选题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生》准确把握住了课程改革的这一新要求、新变化,及时调整选题方向,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初中生》改变了过去枯燥解题迎考的做法,在做数学辅导时设立了《生活中的数学》栏目,将枯燥的数学解题与丰富多彩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把枯燥的数学问题放在充满生气的生活背景之下,使刊登的文章立刻变得有生气、有趣味起来。如《四边形在生活中的运用》、《越来越胖的篱笆鸭舍》、《贴近生活的优化方案问题》、《一次函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以篮球为载体的中考题》、《红灯下的中考题》,此类题目贴近读者的学习、生活,解决了读者身边的问题,从而启发读者关心生活,关心社会,关心未来,有利于增强读者答题和学习数学的信心,加深了读者对数学的亲切感。
  
  三、文本表达故事化
  
  教辅版(栏目)要将枯燥乏味的教辅内容变得生动活泼、通俗有趣,符合少年儿童的阅读心理,故事化应当成为主要的陈述方式。故事最容易引发人的联想,触动人的内心世界,讲故事是人的天性,听故事更是青少年的天性。《初中生》在这一方面也作了许多尝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英语栏目《侦探上路》,每期刊载一个英语小故事,把词汇、语法的学习融入一个个有趣的侦探故事中,这非常符合初中学生的阅读、学习心理,广受读者欢迎,一些学生还把它改编成英语独幕小剧,在班上表演。在一般人心目中,数学解题与讲故事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但《初中生》杂志却将二者有机地融为一体,数学解题也可以在讲故事中进行。如《阿凡提是如何钻空子的》、《趣味数字对联》、《玻璃是谁打破的》等文章既讲了故事,也解了数学题。
  
  四、教学辅导形式游戏化
  
  新课程改革非常重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强调生活体验,教辅版(栏目)编辑应该以新课程的实施为契机,理解新课程学习理念以提升编辑理念,改变以往以灌输知识为主的老面孔,让刊物成为中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加强编读交流与互动,在学生的思维训练上下功夫,在探究学习上下功夫。以游戏为载体,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让学生体验探索、思考、研究,从中获得有益的知识、能力与经验,是实现这一意图的成功做法。如笔者根据课程改革精神,专门设立了《新课标·新学法》栏目,约请名师精心设置了一套暑假语文闯关寻宝游戏,将阅读、作文、小制作、摄影、绘画等有机地融为一体,利用中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让读者闯关寻宝,实质是带领读者进行了一次有益的语文综合性学习。读者普遍认为该游戏有趣、益智、好玩,激发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又如在数学辅导中,《初中生》每期都会刊发一些像《你能在游戏中学数学吗》、《体现人文关怀的数学题》、《取卡片游戏与三阶幻方》、《马尔克广场上的游戏》之类的文章,以及漫画式的数学题目、对话题式的数学解题。这些游戏化数学题及其解题过程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应用性,可以考查学生动脑、动手、合作及设计图案等能力,让学生既感到新鲜有趣,也体会到解题的愉快。
  总之,少儿报刊教辅版(栏目)编辑理念和办报办刊方式要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形势、新要求和市场竞争的需要,实行根本性改变,在为读者服好务上下功夫,让读者开卷有用、开卷有趣,让读者需要、爱看,这样的报刊才能在市场上立稳脚跟,不断发展、壮大。
  (作者单位:湖南教育报刊社)
  (责任编辑:赵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