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科普书出版真的难有作为吗?
作者:林凤生
据媒体报道,我国国民的阅读率六年来正在逐年下降,其中又以科普书的阅读率下降最多。究其原因,除了网络、音像和其他媒体的冲击之外,科普书风格单一、写法陈旧、缺乏时代感,是另一个重要原因。纵观今天的科普书市,高级科普读物绝大多数是翻译作品,篇幅厚重,译文质量参差不齐,有些内容艰涩难懂。虽然大多译自名家名著,但由于确实存在的浮躁的学术氛围的影响,一些读者对科普图书的阅读缺乏耐心,从而使这类图书陷于“叫好不叫座”的尴尬。
而广大的中小学生因电脑和网络的普及,思维活跃,见多识广。传统的“十万个为什么”一类知识性读物已不再能满足小读者的读书需求,又不见有新的初级科普佳作问世,故青少年科普读物难与网络游戏和应考辅导书相匹敌。
鉴于上述原因,许多出版社对出版科普图书缺乏信心,有些出版社撤并了原有的科普室。一位科普编辑告诉我,现在只有出版基金资助的科普书才有可能立项,其余社里一概不批。
虽然时下科普书的出版和销售很不景气,但笔者坚信这不过是暂时现象。其理由有三条:
第一,政府大力扶持。近年来党和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和扶持科普书的出版。其中包括各级科协设立专项基金来资助优秀科普书的出版。此外,从2006年开始,优秀原创科普作品可以与科研成果一样入选国家科技进步奖。这些政策的实施会对科普书的创作和出版产生深远的影响。
第二,日新月异的科学实践为科普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我国科学家在人类基因组工程、嫦娥登月工程、极地考察、一箭双星、珠峰测高、禽流感防治、长江三峡工程、器官移植、纳米材料等一系列重大科研项目上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果,中国科普作家可以从中吸收大量鲜活的素材。
第三,存在大量的潜在读者群。虽然现在是信息化时代,但对世界的理解和人生的感悟只有通过读书才能逐步积累,不是快餐式文化和游戏娱乐可以取代的。随着我国国民受教育程度的提高,科普观念的进步,科普书出版应该更有作为。
关注三类科普书
在林林总总的科普书中,有三类科普书值得关注。
1.由一线科学家撰写的原创作品
原创科普书的成败关键之一在于能否物色到优秀的作者。诚如出版家王云五先生所说:“夫传布科学,似易而实难。一传布者非自身亦为创造之科学家,则不足以既其深。二传布者非淹贯众科之科学家,则不足以既其广。二者具矣,而无善譬曲喻引人入胜之文字,仍未足尽传布之能事。”考察近十年以来的原创科普图书,成绩最好的当算江苏教育出版社的金苹果文库共50种和清华大学出版社等三家出版社联合出版的院士科普书系4辑100册。前者荣获国家图书奖,后者获200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两套书均为中级科普读物,内容通俗易懂。但两套丛书都有白璧微瑕之憾。金苹果文库大多是科普作家所写,文章虽然写得漂亮,但学术上有点底气不足,这类作品应该算二度创作,并非真正的原创。而院士科普书系据传媒披露,一些院士对科普并不重视,只是拟个提纲或挂个名,文章全由助手、学生代笔,百册作品中属上乘佳品者不多。
笔者觉得物色优秀的科普作者是一件十分关键的事,需要我们时时留意,长期积累才行。笔者在《自然杂志》供职十多年,与国内学术界的名家交往甚多。每每发现有潜力的作者,便有意识地保持联系,请他们或撰文,或审稿,结点文字缘,为今后策划科普书稿未雨绸缪。就我熟悉的作者之中,学贯中西、文理兼长的不乏其人。2005年我为约中国科考队测量珠峰高程的稿件,与中国科考队队长张江齐研究员联系。不久收到发来的电子稿,见稿件写得如小说一般,将珠峰严酷的自然环境和艰难的考察工作描述得绘声绘色、真切感人。著名物理学家冼鼎昌院士是我刊老作者,以前我只知道他学术上成果累累,后来收到先生惠赐的访欧随笔《爱丁堡随笔》,内容涵盖了音乐、美术、古建筑等诸多人文和艺术领域,文笔典雅,令我啧啧称奇。我想如有合适的机会邀请这些作者撰写普及科学读物,一定会获得意外的惊喜。
当然,对原创科普书来说,出版社不仅要花力气寻找有实力的作者,还要选个好题目。选题宜选择既能反映当今科学前沿动态,又能激发公众兴趣的内容,最好是万众瞩目的科研项目,如嫦娥登月工程等。另外,也要讲求写法,要有科学知识的框架,也要有可读的情景描述、精美的第一手照片和资料性的附录,以使图书外观赏心悦目,内容新颖精彩,资料系统翔实。
2.实用类科普书
实用类科普书市场需求很大,但需编辑有一双慧眼,善于发现市场的潜在热点。如可以配合国家实行西部大开发的计划,推出系列科技扶贫丛书,针对西部自然环境、生态资源的特殊情况,请专家撰写“作物栽培”、“兽病防治”、“家庭养殖”、“民居建筑”、“太阳能利用”等小册子,文字通俗易懂,办法切实可行。还可以配一些光盘,供有条件的读者另买。
又如现今生活在都市里的小资、白领一族,由于工作竞争激烈,生活节奏快,精神压力大,许多人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而自己还浑然不知。可以策划一套“心理健康问答”丛书,通过介绍心理、病理知识,来帮助他们放松精神,自我调适。书可以做成POCKET BOOK,以供他们在上下班路途中阅读;也可以制成配音的中英文朗读CD或MP3文件等供随身收听。
许多中学生在减负之后,多余的时间究竟玩些什么?这也是一个待开发的巨大市场。笔者见过在欧洲享有盛名的德国CHRISTOPHORUS出版社出版的手工艺制作图书。这些书编得相当好,一是容易入门,因为每件作品都有模板,只要依样画葫芦,即可大功告成。二是内容有趣,每一件劳作都有一个主题,或取材于民间传说或采撷自动物故事,很能吸引小读者。三是成效显著,当小读者按部就班地完成制作时,见到如此精美的“杰作”(其实都是专家精心设计的)竟然出自自己的双手,成就感就会油然而生,对小朋友的身心健康大有裨益。笔者觉得有意向的出版社不妨试一试。
3.有人文内涵的科普书
英国著名学者斯诺说过:“我们今天的社会,包括其教育系统和知识生活,不难发现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两种文化的分裂——一边是艺术或人文学,而另一边是科学。”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斯诺所说的两种文化的分裂现象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以纳米、生物、信息和认知为核心的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即使不用复杂的公式和术语,普通读者也很难读懂和理解。故大多数人对科普类图书有一种敬畏心理,不敢亲近。我赞同江晓原先生的观点,科学要由人文来引导、规范,没有人文关怀的科学是冷酷的。科学与人文之间需要建立一座桥梁,萨顿选择了科学史作为沟通的桥梁,还有科学社会学、科学哲学的研究,也可以构成桥梁。读者对板着面孔说教的科普书已不感兴趣,他们需要融入人文内涵的、有趣的、休闲的科学文化读物。
近年来出版的科学史类读物,我比较欣赏吴国盛著的《科学的历程》。吴先生以哲学家的眼光来写史,内容较有深度。再加上此书篇幅恰当、图文并茂,很受读者欢迎,一度登上畅销书排行榜,并获国家图书奖殊荣。还有梁衡编撰的《数理化通俗演义》,以散文家的笔墨将自然科学知识和发展过程写成章回小说,铺陈故事,讲解知识,褒贬人物,写得波澜起伏、妙趣横生又充满哲理。另有刘兵著《超导史话》,英国朱·霍斯金主编、江晓原等译《剑桥插图天文学史》,都是专业科学史中的翘楚。
科学人物传记也是一个值得开发的品种。科学大师因他的人格魅力和他崇尚的科学精神吸引着众多的读者。同时,科学家的传记都不只是介绍传主的科学活动,还描述他的家庭生活、趣闻轶事,全方位多视角地为公众展现一个真实科学家的形象。丹·奥弗比著、冯承天译《恋爱中的爱因斯坦》(书名不敢苟同,读者往往误读为爱因斯坦爱情生活逸闻趣事的纪录),在爱因斯坦的众多传记中脱颖而出,并入选“世纪文库”。物理学家束星北为人桀骜不驯,一生命运坎坷,他的传记《束星北档案》一时间广为传阅,网上的跟帖多得难以胜数。由此,我得到启发,为中国近代科学做出奠基工作的老一辈科学家许多已年近耄耋,他们的故事也离我们渐行渐远。如能及时整理研究,一定会有新的收获。
最后,我想以鲁迅的一句话来表达我对科普出版前景的期寄,“也有并不一哄而起的人,当时好像落后,但因为也不一哄而散,后来却成为中坚”。
(作者单位:《自然杂志》编辑部)
(责任编辑:鲍莉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