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城记》:作者与编辑联手打造的精品

作者:张志军




  《城记》是新华社记者王军经过十年深入调查研究撰写的力作。从北京的现实入手,以五十多年来北京城营建史中的历次论争为主线展开叙述,主要选取营城之论、梁陈方案(指梁思成和陈占祥共同提出的《关于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区位置的建设》)、“大屋顶”辩、蓝图初展等几个大的历史截面,以梁陈方案的出台原因、争论过程及现代反思等为阐述焦点,反思北京建筑的成就、失误。
  该书出版后,首先在城市规划、建筑学界获得极大关注,继而其影响辐射到社会各界,先后获得中国出版集团大奖、全国优秀畅销书奖(社科类)、国家图书馆文津奖、北京新华书店发行系统十大最具人缘奖、优秀输出版权奖、台湾吴大猷科学普及著作银奖等多项荣誉。
  如果说,《城记》因其主题、人物和事件在业界获得强烈的共鸣是预期中的话,那么,它在社会各界受到青睐,一度成为社会话题的焦点却是出版方与作者都始料未及的事。该书为什么能激起千层浪,获得各方的激赏和注目?仔细回想和梳理该书的编辑和出版过程就会发现,《城记》的成功主要在于鲜明的主题、清晰的编撰思路、厚重的文本内容、审慎选取的历史资料、冷峻的文体风格、大气而细腻的装帧。正是编辑和作者反复沟通,不断磨合,才终于使屡遭一些出版社和文化公司拒绝的《城记》在“三联”得以出版并获得多种奖项。
  
  一、明确主题
  
  《城记》一书原名《城祭——梁陈方案之历史命运》,作者对那段时期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充满了情感。他在写作中,流露出了强烈的个人爱憎,纵情褒贬;在对历史事实进行描述的过程中,又掺杂了太多历史人物的个人际遇,使得原书发展线索多头,涉及人物众多,给人以中心思想不明确之感。
  对此,编辑向作者提出:本书的主旨究竟是要体现五十多年来北京城建设与规划的过程、经验和教训,还是要表现一代建筑与规划师们的心灵史?很明显,这两条线索无论在切入角度、写作手法、内容安排、情节和节奏的设定以及最终的成书目标上都有着天壤之别。虽然,这些历史人物的际遇与北京城的变迁密切相关,但从更广阔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来看,个人命运的跌宕与多舛更多的是与时代的政治、经济相连。编辑希望作者把原稿纠缠在一起的历史事件和个人命运的两条线索分开,变更为以时间为纵轴、以事件为横轴的叙述方式,重点阐述新中国成立五十多年来北京城市规划的变化和演进,以梳理历史和总结教训。
  编辑和作者反复商讨,权衡原稿的篇幅、历史冲击度和作品承担的社会使命等,最后将主要线索确定为北京城五十多年来的营建史。从改造北京城引起巨大争议切入,再以倒叙的手法,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建筑与规划界营建思想的变化,最后,以北京城市总体规划重新编修作为结束,将北京城营建的问题焦点拉回到五十多年前的历史原点——“新”与“旧”、“拆”与“保”的交锋。
  全书主要线索的确定,也就相应决定了主要事件和主要人物的取舍。主要事件,选取与北京城市建设与规划思想密切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交代清楚各种建设和规划思想的来龙去脉,如理论来源、争论焦点、社会选择和影响因素,等等,力图重现北京营建史复杂的历史图景;而主要人物的选择范围确定在建筑学界、规划设计界、文物保护部门,选择的标准则是参与制订和实施城市规划的关键人物。
  这样一来,全书的主题就明确了,主要事件和人物的写作都紧紧围绕北京城营建史,让本书始终追问:北京城以前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会变成现在的样子?以后它会怎么发展?而在这些大的追问下还埋藏着深层次的思考:改造北京究竟应该“拆”还是“保”?如何“拆”?又如何“保”?
  记录一个城市的变迁,发掘影响一个城市变迁的主要人物和时间,追问一个城市的未来走向,已足够牵动许多读者的心,何况这个城市的名字叫北京。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如何做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面对挑战,五十多年前北京错过一次机会,今天是否能够把握它的未来?这些是读者普遍关心的问题,也折射了《城记》最吸引人的主题。
  
  二、确定写作思路,打磨作品内容
  
  作者有丰富的实地调查经验,采访了众多北京建筑界和规划界的专家,掌握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原稿洋洋洒洒六十余万字就像一部庞杂的社会调查报告。在确定主题、筛选了人物和事件后,编辑向作者提出:本书应区别于一般的新闻调查的访谈文体,也不止于对北京城市建筑的简单描述,而应以学术考据般的谨严展开论述,甄选事件和相关采访内容。文章的建构也应该紧密围绕政治领导人如何处理城市建设事务,他们如何对待专家学者们的意见和建议,专家们面对同样的问题为什么意见会有不同,其依据是什么,北京城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是什么样子,如何变化等问题展开。
  另外,在该书的叙述方式、文笔风格、文献征引等方面,编辑都与作者达成了共识:写作手法,采用新闻体的陈述方式,基于史料,尊重史料,用事实说话,避免引起不必要的争论;作品文风,在文本的表述上,放弃主观判断和评论,将巨大的思考空间留给读者,让读者在真实的材料中还原历史,体会历史的沉重;文献使用,尽量使用公开发表和出版的文献,核实引文,审定出处。事实表明,对阅读群体理解和共鸣能力的信任放大了作品的力度,阅读群体的范围也大大超过了预期的受众设定。
  和明确写作思路相比,内容的调整就显得细碎而磨人。编辑除了对正文文字进行了两百多处的修改外,对原稿在篇章结构、书名、目录、前言、重大史实及资料引用等方面都有重大改动。在六次再版期间,还根据发现的史实失误和不确作过修改。
  该书初稿有四十个章节,每个标题都引用一句话,显得较为琐碎。编辑与作者进行充分的沟通,建议作者选取营城之论、梁陈方案、“大屋顶”辩、蓝图初展等几个大的历史截面,精炼作品。作者经过斟酌,最终把作品压缩成十章,从60万字凝练到24万字,运用四十余个小标题巧妙架构篇章,一事一题,既独立又全面,在叙事进度和阅读进度上给读者留下一定的回味空间,让历史的真实得到深刻的展现。考虑到市场前景,编辑说服作者采用图文书的方式,在定稿中穿插选用三百余幅照片、画作、古城地图、图表,最大限度地考虑了适合阅读的最佳容量,使该书具有了较好的市场容纳度。
  在调整了写作角度和逻辑主线后,原书名就显得有些狭窄,编辑与作者反复探讨,将原书名“城祭”巧改成同音的“城记”,更好地表达了该书的主题。前言,作者三易其稿,在此基础上,编辑根据作品的特点和内容重点对文字又作修改,并添加了一段为作者叫好的文字。而为了让目录精准洗练、朗朗上口,编辑和作者费尽心力,四易其稿。
  
  三、精心装帧设计
  
  在装帧设计人选上,编辑慎重地选择了著名的书籍装帧设计师宁成春。编辑就书稿的主题、写作方法、特色等与装帧设计密切相关的问题与宁老师作了充分的沟通,并把所有的照片、图片和画稿等图样一一请宁老师过目,让宁老师把好图片的质量关,尽力让图片以最佳的面貌出现。另外,编辑就开本、用纸、配色等问题进行了市场调查,并和设计师一起做出详细的成本预算,反复衡量设计样式,请专家审评。
  为表现古城保护的严肃话题,该书的装帧设计在风格上力求体现学术研究的气质,整体品相庄重典雅,结构紧严。在图版处理上,宁老师运用了黑加专的调色手法,突出北京古城的历史沧桑,并点缀一些四彩图版、跨页图版和拉页设计,这些细节的处理很好地体现了北京城的丰韵和内涵。另外,在开本大小、颜色调配、纸材的运用上都围绕着古城北京的历史风貌作了精心的选择。姜黄色的亚光封面,揭示了一段尘封历史的主题,象征着探索北京古城命运的艰难和希望。
  在内文编排上,宁老师也独具匠心,以文章内容演变为主线,相关珍贵的照片、图片、图表、画作穿插其间,每个图版都配以确切的说明文字;正文分列两栏,注释由脚注改为旁注,随文编录,免去读者阅读时前后翻检之劳。这样的设计,使正文形成了两条并行的系列,主次分明,文图相称,有助于读者在轻松中读完这一厚重的历史。
  每本书的成功虽说各有不同的原因,但必然在创意、内容和形式上有其独到之处。《城记》受到各界的喜爱并非偶然。
  
  (作者单位: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责任编辑:鲍莉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