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翻译、编著与知识积累
作者:丁 一
从事笔耕五十年的我,在这一生中大约有15家出版单位为我出版发行了33种书。其中15本是翻译的,其余基本上是辞书。在翻译的书籍中有7种属于科普作品。
我经常在不同的场合对人讲,翻译一本书等于上一年大学。我每当要翻译书的时候,先作精神准备,因为意识到即将进入一段辛苦的历程,主要是在业余时间,靠每天晚饭后7点到12点。坚持两三个月,没有充沛的精力和体力是不行的。其次是要依靠平日从事翻译和编辑积累的经验。
在精神准备中还有两点也很重要。一是既有的知识经验已不够用,要不怕麻烦多查辞典。二是要追求忠实于原文,注重中外文对应,为此要在表述上特别注意汉语环境。
因为我在翻译图书前作了充分的精神准备,这使我的翻译工作顺利了许多,屡屡获得出版单位的赞许。
1986年春,我应允科学出版社翻译一本科普小书,约11万字。书名叫《什么是催化剂》。这是日本讲谈社发行的蓝背科普丛书之一。一着手,我就被书中的知识吸引住了。书首写道,进入20世纪,也就是1914年,德意志帝国因为借助铁系催化剂搞成功了氨合成的技术。只要氨与空气中的氧反应,便能生产制作火药的原料硝酸。而此前,制作火药的原料硝酸主要由硝石与其他特殊材料合成制成,原料缺乏,产量有限。于是德国的统治者威廉二世判断德国生产的催化剂超过了欧洲的总和,这样可以制作大量火药,便下决心发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这是个著名的故事。与此同时,还从这本小书中获得了其他可贵的知识。如过去我只知道催化剂应用于化学合成原料和生产氮肥,现在我懂得了催化剂可以用于节省资源和能源,对环保的作用也很大。尽管我留日在大学攻读的是农艺化学,但原来不具有这么多有机化学知识,这些知识顿时使我的眼界开阔了,我才真正感悟到只花了三个月的晚上做翻译图书的工作比念一年大学学到的知识还多。于是我大胆在许多场合提出翻译一本书等于上一年大学的看法。
追求附加价值
长期的翻译实践使我悟到,如今的工业生产都在追求附加价值,知识劳动也应该获取附加价值。这里也举一个实际例子来说明。1978年初,我应科学出版社约稿,翻译日本岩波书店发行的科普小品《漫活摩擦》,约11万字。出版后的书名叫《摩擦》。由于中学生喜读,印制了六万四千余册。
尽管摩擦是经常发生在生活中的现象,但很少有人能够说清它的事理。我在翻译这本小书的过程中,学到了过去上学时从未学过的物理概念,并且笔录了许多身边发生的有趣摩擦现象,以备日后编写文章应用。事有凑巧,在这本小书问世之前,1978年3月第一次全国科学大会召开,会上我获得了全国先进工作者奖,同时就有中央电视台《科学知识》节目主持人来向我约稿,我应允以《漫谈摩擦》为题供稿。《科学知识》节目每周播放三次,都在午饭期间播放,播放时间为15分钟,所以根据主播人的播放速度,要求字数限定为2 860字。我把许多笔录中的摩擦事理和现象串编起来,大约有6 000字之多,被分成上下篇,用两周播完。据说收听率很高。这成了我一生中写得最成功的科普作品,被科普界认定为佳作,又被几个刊物转载多次,最后收入由山东教育出版社于2000年8月出版的《中国科普名家名作》之中。这也使我在翻译图书中细心做笔录追求附加价值尝到了甜头。
再举一个事例。20世纪80年代伊始,与科学出版社约定,翻译一本科学理论书,书名叫《印刷适性》,约33万字。从此,我取消节假日,主要依靠一年的晚间时间操作。由于居住条件差,我感到特别累,就因为有前面成功之例的鼓励,我还是坚持了下来。本来我已经有从事印刷技术翻译和编写的经验,但是对印刷技术之粹的科学理论即印刷适性却一窍不通。我在翻译的过程中大开眼界,主要的内容属于高分子学科在印刷领域的具体应用。根据以往的翻译经验,我意识到书中内容的附加价值极高。于是在翻译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技术用途,我分别细心笔录下来了许多精彩节段,为日后编写许多技术文章打下了基础。
选题的步骤
要想翻译图书,选题很重要。常言道,编辑是读者与作者的知识桥梁。但想从编辑手里得到选题,要经过沟通,因为每个编辑熟悉的领域,不一定碰巧就适应译者的心思。
我确定翻译图书的选题时,大约分两步。一是由于我朋友多,他们知道我爱看书,纷纷送书给我,于是书源充足,有选择的余地。选定之后,我先到书店,走到读者中间去,看看这类书的“收读率”如何,初步判定,方拿到编辑处阐明我的决策。二是邀请编辑到家里来查看我的书源,因为往往有一百多本新书,一时断定不了先译哪本,就请编辑根据出版需求来帮助选定,这步工作见效比较快。
我选择要翻译的图书,有一个内心掌握的尺度,即书稿的字数在12万字以内,可在3个月内译好,便于出版,书的内容也应在自己的知识水平能及的范围之内。同时,我非常注意书出版后的附加效益,也就是书中的新鲜内容能供我作其他用途。为此目的,我养成了做笔录的习惯,也确实由此收到意料之外的后效益。
翻译文章资料时,情况就不同,我总是不断翻看外文杂志,认定文章内容适合市场需求就动手翻译,或者听从媒体编辑的旨意,从外文资料中选择或编译。一般一篇文章两天即能译完,比翻译图书要轻松得多。
要区别对待一般科技信息和特殊信息
长期的翻译生涯,令我对境外发行的图书和文章的内容非常敏感,积累了不少鲜为人知的经验。
我在翻译图书或资料时,对待术语很认真。对待新出世的术语总是做成卡片,积累100张时,编成精选新词100送杂志发表。对待有特殊涵义的术语,总是附上解释,作为新词解释送刊物发表。待到这两项的术语超过1 000时,便编成简明词典送出版社出版。这项举措频频见效,给我带来无限的喜悦,也给读者带来了许多的便利。
20世纪60年代,在早期的翻译中看到德国印刷杂志上刊登了一条消息——《铅的去处》。我见到后认为这是一条很有价值的信息,请人译出后,我便发挥写出了若干篇文章送报刊发表。大体内容说,铅是熔点最低的金属,又富有弹性,集中起来售给建筑部门,盖高楼大厦时,铺垫作地基可以防震。后来我在日本大学里讲课,也谈到这点,博得师生的认同。
还有一次,我在翻阅境外的杂志时,又看到一条特殊的信息,立即记录下来。大意是全球除中国外,大约有七万家中餐馆遍布三洲。这使我联想到这七万家餐馆的菜单肯定不统一而紊乱,我意识到要编一本可通用的菜谱辞典。2004年初,终于实现了这个愿望。由知识出版社以《中英日对照中华菜肴辞典》的书名出版了,印了12 000册,很受日本、欧美的朋友欢迎。
又一次,我看到一本叫《美容外科的真实》的小书。书中的一句话引起我的注意,即“东方美人是单眼皮”,于是我据此编写了一篇题为《单眼皮和双眼皮哪个美》的文章,送《知识就是力量》于2002年4月号刊出。结果这期杂志增加了销售量,居然要不到存本,我只好复印给索讨者。
以上这些事例都说明,翻译也好,编辑也好,只要养成对待知识的良好习惯,善于积累和运用有价值的信息,就能通过这些信息收到预期的效益。
习得知识的捷经
我由于长期从事文字工作,又身处出版、印刷界,便和许多编辑交上了朋友。我认为编辑是作者的第一个读者,他们能以最快的速度积累知识。
我常把编辑分为学者型编辑、策划型编辑、知识型编辑、技术型编辑,等等。出版社喜欢策划型编辑,报社喜欢知识型编辑,专业刊物喜欢技术型编辑,要是编纂大百科全书和中华大典,就喜欢学者型编辑。不管是哪一类编辑,每天总是作为第一个读者接纳新知识。只要手段讲究得法,便能获取积累知识的捷径,借此还可养成兴趣广泛的性格。我亲身感到在翻译图书和资料的进程中,在获得广博知识的同时,我已成为有强烈求知欲的笔耕者。如今,在我的生活中,已经无法摆脱翻译和编辑的轨道。我虽已年过八旬,但思维非常清楚,记忆力不衰,今天应允写此稿,愿以此文结交同路人共勉之。
(作者单位:中国印刷技术协会)
(责任编辑:耿丽萍)